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48章 悲喜

大明匹夫 第48章 悲喜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拜见督师!”

襄阳巡抚衙门大堂,文官武将,一起向进来的杨嗣昌肃拜行礼。

杨嗣昌由其子杨山松搀扶,后面跟着一文一武,一路走了进来,他目不斜视,丝毫不理堂中众人,目光锁在左侧第二位的王泰身上。

他快速上前几步,向王泰伸出手去,王泰赶紧迎上一步,和杨嗣昌的双手握在了一起。

仅仅一年多不见,杨嗣昌满头白发,容颜憔悴,笔直的身子已经是弯腰驼背,苍老憔悴,老态龙钟。

“督师,你可是憔悴多了!”

王泰心中难受,不由自主脱口而出。

杨嗣昌刚刚年过半百,正值壮年,却是如此苍老,难道真的如历史上所说,已经是重病缠身,甚至是病入膏肓?

“处之,多亏你了!”

杨嗣昌眼神真挚,目光中都是欣慰。

“王泰,父亲听闻你带兵入了襄阳,杀了献贼,一路快马加鞭,三日就到。”

杨嗣昌的长子杨山松,在一旁轻声说道。

“督师,还是保重身体要紧! 河南的战事,就交给下官吧!”

王泰看杨嗣昌面如金纸,眼中都是血丝,心中难受。

杨嗣昌拍了拍王泰的手,百感交集,转身上了正座坐下。

“王大人,你立下大功,本官也会在圣上面前为你轻功。”

杨嗣昌后面的清瘦文官走上前来,向王泰拱手行了一礼。

“处之,这是军中的监军万元吉万大人,你们认识一下。”

杨嗣昌坐下,喝了点水,似乎恢复了些元气。

“王泰见过万大人!”

王泰赶紧还礼。这万元吉历史上有些名气,抗清失败后,投水自尽,也是位志士。

“王大人,客气。你那一首?卜算子.咏梅?,在下可是欣赏的很!”

万元吉哈哈一笑,低声道:

“王大人,等到剿灭流寇,天下靖平,咱们围炉夜话,青梅煮酒如何?”

王泰赶紧回道:“雕虫小技,不值一提。大人忠心为国,下官佩服之至。若能国泰民安,在下扫榻以待!”

王泰说完,二人都是哈哈一笑。

后面一中年魁梧武将上来,头戴红顶缨铁盔,身荷人字甲云肩,里穿红袄,外罩号衣,雄壮异常,他眼眶微红,向王泰抱拳行礼。

“下官猛如虎,见过王大人!”

“王大人,猛如虎是军中总统,开县和献贼一战,军中副总统刘士杰、游击郭开、猛将军的子侄全都阵亡。”

万元吉收起了笑容,向王泰解释。

“猛将军,节哀顺变!”

王泰肃然起敬,赶紧回礼。

猛如虎与虎大威都是蒙古人,二人从塞外过来归附大明,延绥巡抚给二人改名时称曰“猛虎二将”。历史上,猛如虎驻军南阳,被李自成团团包围。崇祯十四年,南阳城破,猛如虎力战殉国。

“王大人日后若有所托,下官赴汤蹈火,万死不辞!”

猛如虎郑重其事,王泰拍了拍猛如虎的臂膀,也是满脸严肃。

“将军,好说!好说!”

郧襄兵备副使张克俭和襄阳知府王承曾上来,向着杨嗣昌,一起肃拜。

“阁……部,献贼破城,都是我等不察,还望阁部恕罪!”

“望……阁部……恕罪!”

看到二人,杨嗣昌的脸色,一下子阴沉了下来。

“督师,献贼狡诈多端,又得了官军的军符和文书。襄阳之陷,事出有因,督师身

子要紧,要不还是斟酌一下?”

王泰不想杨嗣昌动气伤身,赶紧上前劝道。

杨嗣昌看了看王泰,又扫了一眼王承曾和张克俭,轻轻点了点头。

“要不是王大人带兵灭了献贼,你二人恐怕已经人头落地。给圣上的奏折,我会斟酌。不过,襄阳城失陷,你二人罪责难逃,还是上奏朝廷,告老还乡吧!”

失藩之罪,不要说王承曾和张克俭,就是他杨嗣昌,恐怕也要获罪于身。虽然有王泰力挽狂澜,但襄阳城的守城官员,不可能独善其身。

“多谢阁部,多谢王大人!”

“多谢阁部一片苦心。多谢王大人!”

王承曾和张克俭对望了一眼,各自擦了擦汗水,肃拜退下。

鬼门关上转了一圈,能够全身而退,已经是莫大的恩惠了。

一众官员分开坐下,王泰上首的湖广巡抚宋一鹤也是向王泰拱手,恭维了起来。

“王大人立此大功,剿灭献贼,保襄阳城免遭涂炭,保襄阳百姓平安,名震华夏,天下震动,在下感激不尽!”

王泰微笑回道:“宋大人巡抚湖广,驯化牧民,百姓安居乐业,在下也是佩服,佩服!”

他带兵进襄阳,见百业发达,百姓并不像河南如此困苦,可见这位巡抚还是勤政,是以印象不错。

宋一鹤是杨嗣昌一手提拔,为忌讳杨嗣昌父亲杨鹤的名讳,其向杨嗣昌呈公文时署名往往为宋一鸟,为许多后人不齿。

王泰却觉得可以理解。杨嗣昌是宋一鹤的恩主,宋一鹤此举有投桃报李之意,况且这宋一鹤官声不错,并不是欺上瞒下之辈。

历史上,崇祯十六年(1645年)正月,李自成攻克承天府,宋一鹤“下城巷战,挥刃击杀数贼死”,忠贞不渝,大节不亏。

难道非要像那些所谓的清流一般,迂腐固执,置国家大事于个人意气之前,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于公于私,于国于家何益?

“王大人,谬赞了,谬赞!”

宋一鹤见王泰彬彬有礼,不同于一般武将,心中也是暗暗诧异。原以为河南卫军骁勇善战,这王泰必然是个莽夫,今日一见,知书达理,却是位谦谦君子。

杨嗣昌轻轻咳嗽了几声,众人一起肃然不语,堂上寂然无声。

“处之,献贼真的被你擒杀?”

杨嗣昌看着王泰,语气急促,迫不及待。

这张献忠就像一个恶魔,又是他挥之不去的梦魇,他一路快马加鞭赶来,自然要先见群僚,然后再查战果。

如此问,也是想确认一下。对于王泰,他还是相信的。

“督师,不但献贼被杀,曹贼也未能走脱。更有献贼和曹贼下一般寇首,老营精骑,皆已伏法。”

王泰施了一礼,肃拜道:

“督师,要不要去堂外一观?”

杨嗣昌急不可耐,重重点了点头。

“处之,扶我去堂外!”

王泰赶紧上前,扶住了杨嗣昌,同时向着大堂外面,大声喊了起来。

“把献贼、曹贼,还有相干流寇匪首的尸体都抬上来!”

堂中之人,看到王泰和杨山松扶着杨嗣昌,都是羡慕嫉妒恨。

谁都知道,杨嗣昌是当今天子的左膀右臂,王泰和杨嗣昌形同父子,又立下如此大功,官路亨通,是不可避免了。

众人到了大堂外,很快,军士们抬着一具具血肉模糊的尸体,从外面抬了进来,在大堂外一排排放下。

“督师请看。各位同僚请看!”

王泰向杨嗣昌和一众官员

将领介绍了起来。

“这是张献忠,这是曹操罗汝才,这几个分别是张献忠的义子张可望、张文秀、艾能齐,这是张献忠手下的匪首白文选、马武,这是罗汝才手下的匪首……”

杨嗣昌在儿子和王泰的搀扶下走了过来,一个个尸体仔细打量,最后在张献忠血肉模糊的尸体前看了片刻,眼含热泪,恨声道:

“献贼,你也有今日! 你也有今日!”

杨嗣昌说完,剧烈地咳嗽了起来。杨山松和王泰赶紧抚摸和轻拍杨嗣昌的背部,让他平息下来。

杨嗣昌剧烈咳嗽完,不由自主,地上梅花点点,众人都是惊诧,王泰也是惊骇。

杨嗣昌心中悲伤。虽然张献忠已死,但他恐怕是病入膏肓,活不了几天了。

“献贼啊!献贼!”

猛如虎也是满脸泪水,儿子和侄子因此贼而丧命,如今终于大仇得报,但死的人却再也活不过来了。

其他官员看着张献忠和罗汝才等巨寇的尸体,人人都是面色激愤,有人长吁短叹,有人不由自主、流下泪来。

崇祯八年,张献忠攻破中都凤阳,掘高皇帝朱元璋之皇陵,砍光皇陵数十万株松柏。

崇祯十二年,张献忠降而复叛,中原刚刚稳定下来的大好形势毁于一旦。

崇祯十四年二月,张献忠奇袭襄阳,差点做下逆天大案,幸亏王泰率兵来援,否则……

临出京时,皇帝亲自践行,言张献忠挖掘皇陵,罪不可赦。武将跋扈,文官百无一用,以至于张献忠差点破了襄王府,焚了襄阳城。

“督师,国事艰难,内忧外患,你要保重身体啊!”

王泰看杨嗣昌脸色煞白,整个人萎缩憔悴,心惊肉跳之余,赶紧在一旁劝道。

“督师,只要安心修养,不要操劳,身体自然会安然无恙。督师不可操劳动气,下面的事情,就交给下官这些人去做吧。”

杨嗣昌这样的身体,实在是令人担忧。

杨嗣昌凄然一笑。不过,他看得出来,王泰对他的关心发自肺腑,这也让他很是感动。

“督师,献贼、曹贼部的贼众,已经被诛杀殆尽,督师可以放心了!”

宋一鹤上来,轻声说道。

“鹤峰,快快带路,老夫要一睹这胜景!”

杨嗣昌情急之下,连宋一鹤的字也喊了出来,完全忘记了避讳自己的父亲之名。

王泰暗暗摇头。杨嗣昌有时候过于睚眦必报,其性烈如火,负气用事,也可见一斑。

东城护城河边,遍地都是尸体,层层叠叠,密密麻麻,不知多少。更有许多残肢断体,肠子内脏等人体器官到处都是,地上血迹斑斑,可见厮杀的惨烈。

“处之,厮杀的惨烈吗?”

杨嗣昌一边看着眼前的战场,一边问道。

“大人放心,总计只死伤了不到两千将士。城外一战,还不到千人。”

王泰的话,让杨嗣昌猛然停了一下。他看了看王泰,眼中的惊诧变为欣赏,轻轻点了点头。

“处之,你很好。没有让老夫失望。”

“处之,你领兵有方,部下勇猛精进,但是缺马。此次缴获的战马和铠甲,就归你河南卫军了。”

王泰喜出望外,赶紧肃拜了一下。

“下官多谢督师了!”

他正在打算怎么向杨嗣昌禀报缴获,兵器和其它金银之类,包括铠甲,他倒不在乎。关键是这战马,确实是难得。

缴获的战马足有上千匹,划到河南卫军,王泰所部的机动能力将大大增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