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大明匹夫 > 第39章 用心良苦

大明匹夫 第39章 用心良苦

作者:浮沉的命运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40:32 来源:笔趣阁

王泰的目光在守门的几个军士身上停留片刻,终于收了回来。

“大人,天地下的官军都是这样,你就看开些吧。”

刘朝晖看王泰面色难看,赶紧劝阻了起来。

王泰眼中寒光一闪,刘朝晖不敢直视,赶紧低下头去。

“作战时畏敌如虎,非逃即溃;对百姓就拳打脚踢,如狼似虎。这等禽兽败类,横行不法,死有余辜!”

“大人放心,等灭了张献忠,小人拿这几个狗贼的人头来见!”

刘朝晖心惊肉跳,赶紧低声听令。

王泰点了点头,忽然开口。

“其它城门口的兄弟,没有消息吗?”

“大人,应该没有,否则他们早就来禀报了。”

杨震低声回道,警惕地打量着周围。

王泰看了看周围,正要离开,眼光扫向城门口,几个守门的官军又开始兴风作浪,调戏起进城的女子来。

“去南城!”

王泰铁青着脸离开,一行人匆匆跟上。

南门处因靠近襄王府和襄阳府府衙,算是襄阳城的正门,守门的军士要规矩些,不过依旧是懒洋洋,无精打采。王泰都怀疑,张献忠不用偷袭,直接夺城即可。

王泰也记得清楚,历史上,张献忠和罗汝才就是由此门,率两千献营精骑进入襄阳城。不知道,历史会不会来一次重演?

“客官请进!”

看到王泰几人过来坐下,茶棚的掌柜赶紧上前,满脸笑容,把几人迎了进去。

茶棚里另有“雅间”,虽然简陋,只是隔着竹帘,但里面显然要隐蔽的多。

“李无疾,今天有没有可疑情况?”

刘朝晖看了一眼周围,低声问道。

“回大人,回刘指挥使,今天又进去了两拨,假借是贩粮的商户,整整96人。加上前几天进去的,已经有整整400人!”

李无疾不敢怠慢,恭恭敬敬回道。

王泰刚入河南,南阳卫募兵,李无疾破落军户,第一批加入,仅仅五个月后,杨嗣昌督师湖广,他就被派到了襄阳,蛰伏已经有一年之举。

“做的好!”

王泰赞赏地点了点头,温声道:

“李兄弟,这一次不管成功与否,你都要被调回军中,另有他用! 好好做,我不会忘了兄弟们的。”

“多谢大人! 小人一家安安稳稳,能衣食无忧,全都拜大人所赐! 大人之恩,小人没齿难忘,小人一定会尽心尽力,绝不会辜负大人的期望!”

李无疾言词恳切,想要跪下,却被王泰托住。

“非常时刻,不必行礼,这是你自己做的好。”

李无疾告退出去,顾绛忍不住说道:

“大人为对付张献忠,真是处心积虑,此等隐忍,下官佩服之至!”

王泰摇了摇头,沉声道:“是大功告成,还是功败垂成,相信很快就见分晓。”

南城外一马平川,要想格杀张献忠,必须是在城中,襄王府自然是最好的选择。除此之外,还要在城外大军围困,从各门进入,方能万无一失。

目光扫过城门,在吊桥上停下,王泰的目光变的阴冷。

“大人,城门口有异动!”

“赶紧派人前去探查!”

李无疾进来禀报,众人都是精神一振。

李无疾出去安排,王泰带人来到墙边,透过挂帘间的空隙,向着南城门口望去。

襄阳城南城

门口,一堆明军将士打扮的骑士气焰嚣张,大声斥喝着守城军士。

而在这些明军骑士的身后,数百步卒铁甲铮然,队列整齐,刀枪雪亮,一看就是百战强兵。

“狗日的,老子奉的是杨督师的军令,还让老子等,是不是不想活了?”

“再不让开,老子拆了你这城门!”

骑士们气势汹汹,不过,若是仔细打量,12个人里面,有些人眉宇间,掩饰不住的焦躁不安。

不过,那些个守城门的官军,显然都已经被骑士们的狐假虎威所迷惑,满脸赔笑,连连点头哈腰。

也许他们早已麻木,丧失了荣辱之心,即便是流寇来了,又与他们何干?除了欺压百姓、捞够油水,什么国家黎民,礼义廉耻,又与他们何干。

骑士们趾高气扬,领头的军官李定国,不,张定国却是不动声色,甚至有些游离。

此时的他还叫张定国,巨寇张献忠的义子,年方弱冠,高大威猛。此刻,张定国站在骑士们队伍前面,望着高大的襄阳城墙出神。

崇祯十二年(1641年)五月,张献忠和罗汝才分别在湖广谷城和房城起事,在大明督师杨嗣昌围剿之下,虽有玛瑙山大败,但元气未伤。见官军来势凶猛,献军和曹军挺入四川,千里大游行,不仅拖垮了官军,更是让官军内部分崩离析。

官军一盘散沙,张献忠和罗汝才趁机各个击破,从容出川。

正月十三日,张献忠部在开县黄陵城大战官军。明军主力左良玉部先溃,其他各部乱成一团,明军游击刘士杰当场被击毙,猛如虎之子猛先捷、游击郭开、李仕忠丧命疆场,猛如虎的侄子猛忠矢尽弦折,拔刀自刎。猛如虎率牙兵奋力拼搏,中军马智挟猛如虎冲出重围,只顾逃命,马仗、军旗、军符丧失殆尽。经此战后,明军元气大伤,左良玉由于对杨嗣昌积恨甚深,对军令置若罔闻。张献忠即将由四川东出湖广时,左良玉竟率军开往陕西汉中。这样,张献忠、罗汝才部毫无阻拦,一马平川,顺利进入湖广。

二十五日,张献忠部攻克兴山,杀死官军守将吴国懋、知县刘定国,探得襄阳城守备单薄,乃定计奇袭。

张献忠想要攻克襄阳城,不仅因为这里是杨嗣昌的大本营,粮食辎重尽集于此,这里还关押着他的智囊潘独鏊,以及他的妻妾,这些人在玛瑙山一战被俘后,一直就关在襄阳府大狱。

张献忠军一路急行军,沿途破坏驿站,抢在杨嗣昌之前,到了襄阳府地面。他们撕去杨嗣昌在各地张贴的告示,重新刻印假告示,假借杨嗣昌的名义发布军令:“献忠已死,余党皆散。闯贼猖獗日甚,调襄阳守将,速领兵下河南援剿闯寇。”

几天后,襄阳守军果然尽撤北上。同时张献忠让将士混进每天进进出出的人群,潜入襄阳,探听虚实,充当内应。

张献忠占据当阳,离襄阳300多里。地势低平,适合骑兵行进,张献忠早上从当阳出发,当晚即可到襄阳。真可谓朝发夕至。碰巧,在通往宜城途中,意外截获了杨嗣昌派往襄阳领取军饷的官员,收缴了有关的公文和兵符。

喜从天降。张献忠当即决定派义子张定国带11名骑兵、300勇士,诈称督师衙署的差官,拿着调兵文书入城;又让另外一个义子张文秀率部扮为商人,把武器混入货物中,随车运进城内。

此刻,面对这慵懒的防务,张定国都怀疑,自己率这300勇士,也能摧枯拉朽,拿下这襄阳城。

不过,军令如山,内外并举,拿下襄阳城,似乎更为稳妥。

“都给老子住嘴! 谁要是再敢污言秽

语,军法从事!”

张定国回过神来,一声怒喝,其他正在咋咋呼呼的骑士们,一下子鸦雀无声。

一旦口不择言,漏了马脚,坏了大事,谁能承担责任? 义军奇袭襄阳,除了城中如山的辎重粮草,还要震慑杨嗣昌,敲山震虎,让皇帝知道,他义军不是想剿灭就剿灭的。

张献忠四个义子中,以张定国最得将士敬重,作战也最勇敢,“万人敌”的称号绝非浪得虚名。他一出口,众军禁口不言,城门口顿时安静了下来。

“你们是杨督师的部下?”

郧襄兵备副使张克俭出了城门,在张定国等人马前停下。

“小人杨放,杨督师标营副将,奉杨督师军令,前来解压饷银。这是公文和兵符。”

张定国赶紧下马,把公文和兵符递了上去。在这些文官面前,他可不敢有似乎的跋扈,以免惹起不必要的麻烦。

茶棚之中,看着张克俭核对兵符,看完公文,官军让道,张定国等人施施然进了襄阳城,众人一时寂静无声。

众人看着王泰,似乎并没有觉察到什么不妥。

“大人,小人听的清楚,这些官军是杨督师的的部下,是来领军饷和转达出兵的公文的。”

很快,李无疾进来,低声禀报。

“大人,看样子,张献忠是不会袭击襄阳了!”

刘朝晖吐了口气,言语中似乎有一丝不甘。

“刚才和官员说话的军官,说的什么口音?”

王泰毫不理会刘朝晖的言语,低声问道。

“大人,此人说的是陕西口音。还有那些后面的步卒也多是西北方言。”

李无疾思量了片刻,这才回道。

“这就对了!”

王泰脸色阴沉,似乎要渗出水来。

这些人肯定是张献忠的老营精锐,而张献忠,应该就在明日进城。

历史还是一成不变,张献忠,终于要出现了!

张献忠自四川入湖广,由南而来,历史上也是由南门而入。到时候,河南卫从北门进入……

“大人,襄阳城六座城门,要想留住张献忠,恐非易事。”

襄阳城六座城门,东门“阳春”、南门“文昌”、西门“西成”、小北门“临汉”、大北门“拱宸”、东北门“震华”。

除了两座北门临江水,其它四门外都是平地,可以从容逃脱。

“张献忠入城后,东、西、南六座吊桥,都给我炸了!”

王泰目光阴冷,令众人都是心寒。

“大军分三部,一部大军从汉水上游过河,从临汉门、拱宸门进城;一部从东北,由震华门进入,骑兵巡弋城外;最后一路控制城外东南西各屯兵城。”

王泰低声叮嘱,众人都是面色凝重,心头沉重。

王泰这样的做法,是要毕其功于一役,瓮中捉鳖啊!

怪不得,他不顾李自成纵横豫西,只留下一万多将士,却带了两万多大军潜入襄阳周围,真是用心良苦。

“各位兄弟,这是我河南卫成军以来第一场硬仗,到时候,就拜托各位兄弟了!”

众人一起抱拳领命,刘朝晖离开时,王泰郑重异常。

“刘指挥使,城中形势千变万化,一定要随机应变。大事就拜托你了!”

“大人放心就是! 小人必不辱军命!”

刘朝晖心神荡漾,躬身一拜。

名扬天下的良机,他一定会牢牢抓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