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梦回大明春 > 573【明武帝】

梦回大明春 573【明武帝】

作者:王梓钧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6:06 来源:笔趣阁

内阁大臣,六部尚书,六科给事中,都察院与五寺、六军、宗人府主官,全部被皇贵妃招来汇聚一堂。

皇贵妃戴着面纱,拿出一份诏书:“此为陛下遗诏。”

皇权交接,有两份文件最重要,一为皇帝遗诏,二为新皇即位诏。

明代皇帝的遗诏字数不多,大概在200到600字左右,但却字字精炼、不得含糊。内容主要分为八个部分:回忆政绩,检讨缺失,宣告将死,认定嗣君,嘱托嗣君,叮咛大臣,规定丧葬,抚定地方。

遗诏首先请内阁、司礼监、制敕房、礼部和三司验证,须确认其真伪,再给大臣们宣读。

众臣听完,神色各异。

朱厚照回忆政绩的时候,把自己的文治武功都海吹一遍。同时又承认错误,说他不该重新宦官佞臣,致仕天下沸腾、叛乱四起。告诫太子要吸取教训,叮嘱大臣悉心辅佐新君,特别指出王渊是托孤重臣之一。

还说自己的葬礼,不必搞得太隆重。但陪葬品当中,必须有成吉思汗的遗物,必须陪葬一门火炮、一支火铳、一副千里镜,还得是最新式的产品,不要拿老式玩意儿糊弄。另外,将来皇贵妃去世了,可以送进帝陵与他合葬。

遗诏宣读完毕,朱载堻被请来,众臣行礼叩拜嗣君。

杨廷和主写即位诏书,这玩意儿得尽快公布,昭告天下新君已经即位,防止出现不必要的混乱。

先皇的葬礼,也要以嗣君的名义安排。

第二天,朱厚照的遗诏,朱载堻的即位诏,同时发往全国各地。

但新君不能立即登基,要把先皇的葬礼处理完毕。就算是葬礼结束,还得臣子劝进,三劝三辞,以彰显孝道和仁厚,估计得拖到明年春天。

在登基之前,朱载堻只能算嗣君。

两道诏书发出去后,嗣君诏书立即发到王家。拜王渊为文渊阁大学士,预机务,王渊终于入阁为辅臣。宋灵儿、黄峨的诰命也获提升,而且升得不能再升,直接是正一品夫人。夏婵、香香、绮云三位妾室,全部封为五品宜人。

同时,这次大捷立功的将士,也以嗣君的名义进行封赏。

就拿立下头功的袁达来说,升龙虎将军,拜上护军,封定北候。

王渊入阁之后,第一件事,就是处理先皇葬礼。

按照先皇遗诏,葬礼不要太隆重,交给礼部照章办理便是,但皇帝的庙号和谥号却得认真讨论。

蒋冕说道:“先皇庙号可为‘武’。”

王琼立即反驳:“不妥!”

皇帝一死,内阁就开始争起来。

王琼属于帝党出身,怎么能容许朱厚照的庙号为“武”?

谥号为“文”、“武”很牛逼,比如汉文帝、汉武帝。

但庙号为“文”、“武”,是非常恶心人的。“文宗”暗指文弱无能,至于“武宗”嘛,只能说明这个皇帝,生前比较喜欢打仗。而喜欢打仗,往往意味着穷兵黩武,多少都含有讥讽之意,明褒暗贬的程度仅次于“神宗”。

很多文官,就是这样看待朱厚照的,在他们心目中,朱厚照确实穷兵黩武。

但为了完美谢幕,杨廷和不想横生枝节,看向王渊说:“若虚有何意见?”

“中。”王渊吐出一个字。

杨廷和、毛纪、蒋冕,尽皆愕然,这评价也太高了。

中宗,中兴之主!

其实,以朱厚照的各种事迹,庙号“宣宗”、“宪宗”最合适。有功有过,但功不可没,可这两个庙号都已经有了,宪宗还是朱厚照的爷爷。

仁宗、圣宗、孝宗、睿宗,这四个庙号都是明君,朱厚照又明显不配认领。

毛纪皱眉道:“先皇若为中宗,置孝宗皇帝于何地?”

蒋冕附和道:“于礼不合。”

既然是中兴之主,那么朱厚照接手的,必然是个烂摊子,前任也应该是个昏君。可朱厚照的老爹,庙号又是“孝宗”,属于最高级别的贤明之君。如此岂非前后矛盾?

毛纪弱弱来一句:“真宗如何?”

毛纪说道:“我看合适。”

确实挺合适的,玄宗、真宗、理宗、道宗,这四个庙号表示皇帝太复杂,功过难以评价,贤明或昏庸也难以讲清楚。

王渊斩钉截铁道:“中!”

必须是明中宗,国库丰盈,开疆拓土,开创一副中兴盛世。只有如此盖棺定论,才能凸显王渊的臣子功绩,因为大多数事情是他辅佐皇帝做出来的。

虽然,这个皇帝死前几年,还遍地饥馑灾荒,全国叛乱四起。

毛纪还是那句话:“置孝宗皇帝于何地?”

朱厚照若为中兴之主,那他爹必然是昏君,这事儿圆不过去啊。

杨廷和知道王渊的心思,也不愿在这节骨眼儿上争执,提议道:“睿宗如何?”

仁圣孝睿,四大贤君,朱厚照也只能跟“睿”沾边了。

王渊想了想,点头说:“可以。”

王琼说道:“庙号便为睿宗。谥号呢?”

王渊懒得听他们争论,直接说道:“武帝,其他你们自己加!”

杨廷和欣然同意,他已经想通了,不管朱厚照如何荒唐,反正可劲儿的吹捧便是。皇帝评价越高,他这首辅评价自然越高,青史之上可为他的贤相加分。

众人讨论好半天,终于定下庙号和谥号。

朱厚照,明睿宗,承天隆道英肃刚明昭德显功弘文思孝武皇帝。

中间一长串都是虚辞,真正的关键是“睿”和“武”。一般叫做“明睿宗”,如果按照汉代的称法,也可以唤作“明武帝”。

王渊不仅把嘉靖的皇帝给弄没了,还把嘉靖他爹的庙号“明睿宗”也抢了。

一个啥事儿没干的藩王,只因为儿子做了皇帝,就能追赠庙号“明睿宗”,那荒诞放浪的朱厚照为什么不可以?

嗣君还未登基,皇后和皇贵妃,暂时不能升级做太后。

朱厚照的庙号和谥号商定之后,皇贵妃和朱载堻都很满意,给内阁诸臣各赏银一两。

接着,朱厚照停灵七天,嗣君朱载堻率百官扶灵出殡,送去早就修好的康陵入葬。皇帝陵墓名称没啥说法,明清两代,皇陵皆用单字美称,文官不会跟皇帝在棺材板上计较。

明代皇帝驾崩,各种礼仪都已简化,遗体基本放七天就下葬,嗣君也不用守孝三年。

当然,三天还是得有,至少要做做样子嘛。

之后三请三辞,抢在新年元旦之前登基,朱载堻登基那天都已经腊月二十六了。

次年,改元绍丰。

这年号没有别的意思,正德在位二十五年,几乎年年都有自然灾害,百姓生活苦不堪言。谁知朱厚照驾崩之年,也是新君即位之年,居然风调雨顺,大臣们希望能一直风调雨顺、国泰民丰下去。

于是,杨廷和建议改元“顺丰”。

王渊:“????????”

在王渊的强烈要求下,年号改元“绍丰”,即“延续丰顺”之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