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三百六十七章 教育改革(中)

“根据我的了解,漂亮国目前的教育模式分为三档:底层应试教育、中产素质教育、顶层精英教育。”陈灏想了想说道。

作为麻省理工的高材生,有时候也和朋友探讨过这种问题。

教育的阶级分层与固化,在漂亮国那里展现的淋漓尽致。

穷人的孩子几乎就是穷人,大学之前的教育也是在公立学校进行。

国外的公立中学和国内的公立中学那是两码事!

像常青藤名校,录取的中学生几乎都是私立高中升上来的,公立中学的太少了!

为什么?

因为他们的公立中学都是靠当地洲财政拨款的,存在的价值仅仅是为了拉选票和减少犯罪率。

快乐教育指的也是这种,像私立高中学费可不低,在里面学习的都是中产以上的阶级。

而漂亮国社会底层接受的应试教育,说白了就是把漂亮国底层民众的孩子变成一个有用的社会工具,也可以说是韭菜,根本就不是在培养一个人才。

但对底层来说,应试教育也是最好的教育,因为至少可以让后代够上一个饭碗。

而中产的素质教育更多的是素质特长或者更多的才艺培养。比如唱歌跳舞、画画,还有独立思考的能力、口语表达的能力、社会交往的能力、组织人群的能力和探索问题的能力等。

应试教育把知识一味灌输给学生,文章纯靠死记硬背,而素质教育让你以自己的方式去做,再告诉你为什么要这样做,这样就避免了应试教育把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给扼杀的后果。

至于顶层的精英教育核心只有一条:就是培养他们的决策能力。

这样的学校往往也不讲究什么纪律。

为什么?他们的观念是:你是你的船的主人,开快开慢你自己决定,他要教的是学会怎样决策你的快慢。

在这样的学校,你要上历史课,老师就不会布置拍什么电影了,那都是中产阶级娃的事,老师往往会引导这样的讨论。比如说在博罗奔尼撒战争期间,伯利克里他犯了什么样的错误,而雅典公民又犯了什么样的错误,这样的讨论可能持续一天,这种教育的核心使命,是要让孩子学会怎样选择和改变世界,这才是顶级精英的教育。

三种不同的教育模式下的孩子,最后都会集中在一起,只是身份不同。精英教育的孩子成为了老板,素质教育的孩子变成了中层管理者,而应试教育的孩子则是底层员工。

“你说的不错,这是漂亮国三中教育模式最明显的分层,但也不能说底层的应试教育就是不好,而是要看合不合适。”黄虹教授看着陈灏,笑着说道:“去年高考前夕,白岩松在一次媒体采访中回答了一份对高考名校的态度,我觉得白的回答还是很中肯的。”

黄虹教授模仿着白岩松的语气说道:

“毛坦厂中学它有相当大的比例是打工家庭的孩子,上万人守着大客车,送孩子去参加高考。在这样的人浪中,寄托的是一个又一个普通甚至卑微家庭的梦想。所以,我对毛坦厂中学充满理解,特别是当你了解到这一个又一个毛坦厂中学的孩子的背后是哪样的家庭。我们不一定完全认同这里涉及到的教育体制、应试教育等等东西,但是我愿意用温情去面对毛坦厂中学。我祝福这些普通的家庭。

但是世事有时候并不是非黑即白,【应试教育】有它的短视和弊端,但也有它暂时存在的土壤和空间,让每一个孩子都能通过奋斗实现社会地位的提高,给他们一个出人头地的机会,我想,这就是应试教育存在的最大意义。”

陈灏听着忍不住点点头。

白岩松这个人有人吹有人黑,口碑有些两极化,但是针对白在这里回答,陈灏还是极为赞同。

国内的应试教育也许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至少国内的现代教育可以改变底层人民的命运。

“国内整体的教育制度其实是有弊端的,但谁都知道,可是一直为什么没有去改变?因为在过去几十年里,这是最适合华夏的教育制度,只是现在国家的实力变强了,发展到现在有些不太适宜。国内现在的教育改革是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过渡阶段,所以才有了阶层固化的言论。”

说到这里,黄虹教授叹了口气,颇有些无奈,“谁都知道素质教育好,但是普通老百姓家里怎么供得起?那些语言班、兴趣班收费可不低,这样就会导致不少家境不太好的孩子会在高考中竞争力不如中产以上的孩子。归根到底,阶级固化的本源是教育固化,穷人越穷、富人越富罢了。”

过去还能听到一些故事:一个贫苦人家的孩子,通过自己的踏实、勤劳和努力积累,终于完成了人生的逆袭。

等阶级慢慢固化后,这种故事就不再会出现,穷人的逆袭天路也到此为止。

“黄教授,国内现在中学不是在减负,提倡快乐教育,这是不是……?”陈灏说着,抬起头望向黄虹教授。

见对方点点头,他的心里就好像被什么东西给堵住,闷得慌!

其实还有一点黄虹教授没有说出来,不然就更令人绝望。

知识改变命运背后,其实是一场关于家庭和视野的较量。

到了中产阶级后,“学校教育”的作用会越来越小,更重要的是“家庭教育”,家庭和学校联手合作,才能让这个孩子变成一个更优秀的人,来等待社会的挑选。

看着陈灏情绪有些低落,黄虹教授安慰道:“眼下咱们国家,社会分层还没有最终形成,教育分层还很遥远,所以这是一个大好的时机,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每一个人都可以通过提升自己的认知,从而超越自己的阶层。”

“黄教授,您说的对,至少眼前的华夏,每个人都还是有机会的。”陈灏深吸口气说道。

“教育改革,大学之前的讲完了,现在给你讲讲大学之后的。”讲到这个,黄虹教授有些笑了,对着陈灏调侃说道:“我知道你们光华大学的光华学院在搞通识教育,这个方面我一直都在关注,那你对国内有些人说:通识教育绝大多数是一些正确而无用的知识。对这种观点,你怎么看?”

“怎么看?我觉得这种人的理解是非常片面和粗浅的,通识教育我觉得是目前高校改革的重点!”陈灏皱着眉头回答道。

目前国内进行的是专业教育,计算机专业只学习计算机的,不会学习文学、艺术、管理等专业内容。但如果是通识教育,那么你的主力学习是计算机,但是除了计算机之外也要学习。

这样很多学生就受不了了,我一个学计算机的为什么要学习文学?

我一个管理专业的,为什么还要学习物理?

这是很多国内学生的不理解,但是这种教育制度比起专业教育,总体上还是占优势的。只是国内一直不实施是因为牵一发动全身啊!

体量太大了,不好调头!

方向对了还好,万一错了那可就麻烦了!

只是下一句黄虹教授的话,让陈灏当然愣住了。

“但你有没有发现,你现在实施的通识教育也是有问题的?”

ps:无聊的同学可以去看看英国BBC曾拍摄的纪录片《50UP(人生七年)》,纪录片了14个孩子、50年的人生轨迹。

求月票!

还有一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