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三百六十六章 教育改革(上)

“陈校长,我知道你,只是你是怎么知道我的?”黄虹有些好奇地望着陈灏。

毕竟她只是鹭岛财经大学的一名普通教授,不说在外,光是在鹭岛地区知名度就很一般。

“是钱老向我推荐您的。”陈灏回答地同时也在悄悄打量着对方。

“钱和安钱老?”黄虹脚步稍微一顿,随后又接着走道。

“对,钱老说要研究高校的教育问题,整个鹭岛最清醒的莫过于鹭财的黄虹黄教授了。”陈灏笑着说道,“所以才有了我今天这趟上门,望不吝请教。”

之前从斯坦福、北大取了通识教育的经回来,但是他总觉得这改革的还不够深刻,好像只是动了一个微创手术,对光华大学并没有一场车头彻底的改变。

既然他鼓足勇气要大开刀,那肯定要把问题给解决掉!

“钱老真是太过誉了。”黄虹苦笑一声,不过态度也发生了不少改变。

对着陈灏温和说道:“既然是钱老推荐的,那我也不好让你败兴而归,前面有家咖啡厅,过去喝杯咖啡?”

“行,我没问题。”陈灏点头。

路程也不长,步行十分钟不到。

在快到咖啡厅的时候,陈灏好奇地丢出了一个【洞察】技能。

虽然这位中年的黄虹教授是钱爷爷推荐的,但他还是想看看对方是否真有点料。

“姓名:黄虹

阵营:中立

潜力值:86(一流人才)

能力:哲学(86/92)、教育学(83/90)、文学(74/83)、关系学(74/80)……”

别的不说,光就这个哲学和教育学就相当厉害。

看完这些数据,陈灏心中的质疑瞬间烟消云散,果然钱爷爷推荐的人都不俗。

一个不太具有知名度的普通学校里,也能出现这样的大才。

片刻后,咖啡厅里。

两人入座。

“陈校长有什么问题尽管问,我知无不尽。”黄虹教授坦诚地说道。

“好,那我就不客气了。”本来此趟就是来请教的,陈灏也不觉得不好意思,直接把心中的困扰一一道出来。

听完陈灏的话后,黄虹陷入沉思当中。

直到几分钟后咖啡上来。

“谢谢。”黄虹结果咖啡,对着服务员报以微笑。

她轻轻喝了一小口,然后放下后,对着陈灏开口道:“你的问题是高校教育制度该如何改革?要怎么改革?”

她轻轻叹了口气,继续道:“这个问题不光是你的问题,也是国内很多教育工作者的问题,很多人都在思考这个问题,都在寻找药方。而摸着石头过河,何其难也!”

“如果你要是向我求一个答案,那很抱歉,我也不清楚,不过我可以把这二十年的观察分享给你。”

“愿闻其详!”陈灏脸色一正,这么难的事情他也没抱着一下子就能找到答案的想法。

看着陈灏的态度很谦虚,黄虹对陈灏的评价也上升不少。

头偏向右侧,透过玻璃望着外面的校园景色,似乎陷入了回忆当中,声音则是缓缓响起。

“20年前,我从武大博士毕业后入职鹭岛金融学院,也就是今天的鹭岛财经大学。也就是从20年前,利用着教师和班主任身份,我开始了对学生的多年观察。”

“通过观察我发现:教育扩招就像一道流水线,很多学校复制了一批又一批找不到工作的毕业生,最后将这些普通的大学生推向社会。”

“而在扩招中,身为985、211的顶级名校或重点大学倒还好,依旧享有“天之骄子”的待遇。反倒是这次扩招产生的大量二本院校学生,却面临着“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境地。这些学生作为最普通的年轻人,他们的信念、理想、精神状态,他们的生存空间、命运前景、社会给他们提供的机遇和条件,以及他们实现人生愿望的可能性,是这个国家最基本的底色,也是决定一代人命运的关键。”

“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追求、寻找一个问题的答案:在就业层面的个人命运走向到底和大学教育呈现出怎样的关系?”

黄虹说到这里,停顿了下,端起咖啡喝了一口。

陈灏听着很有感觉,因为光华大学的现在所处的地位就是私立二本,二本的地位却是尴尬。比上不如985/211,比下胜于三本/专科。

陈灏关注地问道:“那黄教授您通过这些年的观察,有什么发现吗?”

“这里就要提及【教育产业化】了。”黄虹教授感慨一声,然后问下陈灏,“对于教育产业化,你的认识是什么?”

“学校科技成果直接转化为生产力?比如漂亮国的斯坦福大学与硅谷的关系。”陈灏脑海中下意识出现硅谷。

硅谷与斯坦福大学时相辅相成,不仅实现了教学、科研与产业的互动,也为教育提供了可观的经费来源,还给学生的求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属于双赢。

黄虹教授听了却摇摇头,“你这里的举例是斯坦福大学,那你知道在教育产业化之下,国内二本,乃至一本大学真实情况是什么样子吗?”

“不知道,黄教授您请讲。”

黄虹教授长叹一声,声音中无比沉重。

“在我的那个大学时代,教育目标指向的是为集体(祖国或社会)培养“人才”,而到我的学生,却变成了培养成为找到工作的就业主体,以温铁军老师的话,就是【把人变成资本化的一个要素】。”

“具体的体现我觉得可以这么理解:高校或者说学校就是工厂,学生就是流水线的产品,教师就是工人。工人制造产品,但是不清楚产品在社会中的销路如何,因为这不是他们关注的,但是工厂需要,否则工厂不会被社会认可,产品长期质量偏低,会被主管机构(教育部门)要求停止生产,这就是教育产业化的原理。”

“从进入校门开始,还没来得及感受高中老师曾描绘的美妙大学时光,就被辅导员告知就业的压力,可以说,刚刚卸下高考的重负,就崩上了找工作的弦。整个大学过程,不过是教育产业化后被学校锻造为专业‘流水线’上的一个规整产品,并被冠以‘人力资源‘’的工具化表述。”

一直认真听着的陈灏,只感觉自己的认知宛如翻天覆地般的改变!

简单的言语,听起来却这么触目惊心!

关注着陈灏反应的黄虹教授轻轻一笑,“是不是觉得打破了你的认知,觉得太不可思议了?”

“是,到漂亮国读书后,我身边都是MIT或者哈佛的朋友,对于教育产业化的认知我还停留在斯坦福与硅谷之间的关系上。”陈灏承认地点头说道。

“因为环境不同,换成清华北大的环境也不会这样,主要体现在非985、非211大学上,尤其是二本这种居中的学校最为严重。”黄虹教授也没有说什么肉食者鄙这种话,陈灏的反应很正常,就像很多城里的孩子对交不起学费而放弃上大学的机会去打工感到惊讶一样。

这年头,一年几千的学费都有人交不起?

但实际上……还真有,而且不少!

接着,黄虹又抛出一个问题。

“对于应试教育、素质教育以及精英教育这三种教育模式,据我了解你之前在漂亮国读了8年的书,应该有所了解吧?”

ps:查了一下午资料,看得作者菌头晕眼花,感觉都能写出一篇论文了,真是醉了……

最后,求下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