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五百二十章 李勇教授抑郁了

“老许,你还没明白吗?”

这一句话就像是一把刀子捅进他的心里。

这一刻,许晨阳心灰意冷了。

原来只有他一个人是这么想的……

“可是……”许晨阳嘴唇颤抖,一股情绪在身体里涌动着。

“可是,那是我们的祖国啊!”

“那里有我们家人、有我们的同胞……”

恽之玮眉头一挑,似乎有些诧异地看了许晨阳一眼。

“老徐,你没事吧?纯理论的科学家无祖国,因为他的成果属于全人类。所以咱们的关注重点应该是在理论数学研究上。”

“你不要夹带个人情感,你就说在美国这里是不是比国内更适合做纯理论数学研究?”恽之玮语气平静地问道。

“美国这里的确适合做纯理论的研究,但光华大学那里不一样!”许晨阳解释道。

“怎么不一样了?光华我也有关注,但他们连数学系都没有,你怎么知道那里有数学生存的土壤?”恽之玮淡淡地说道。

“……”许晨阳想要反驳对方,但好像又没有可作为辩论的支撑数据。

光华的确是一个神奇的学校,但只有去过的人才能体会到。

他微叹口气,眼神逐渐黯淡。

他知道自己已经尽力了。

许晨阳没说话,反倒是恽之玮劝起他了。

“倒是老许,你说咱都40岁,老婆孩子都有了,你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他们考虑一下!”

恽之玮是2011年结婚的,妻子之前是南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计算机系助理教授,后面因为恽之玮被耶鲁大学引援过去,连带着也把他妻子办理了入职,成为耶鲁大学的一名教职工。

这次麻省理工学院将恽之玮挖过来,同样也解决了家属的工作问题。

许晨阳听了对方的话一怔,眼神有些复杂。

接着上上下下地把恽之玮看了一遍,似乎是要重新认识这个人。

“之玮,你变了。”

“当我对何莹说我要回国的时候,你知道何莹是怎么回复我的吗?”

“你说。”恽之玮说。

“何莹只说了一句话,她说:一日为中国人,终生都是中国人!”

许晨阳眼眸仿佛在闪着某种耀眼的光芒,他的声音洪亮到发人深省。

“数学不抛弃我,我就一定不抛弃数学。中国不抛弃我,我也绝不抛弃中国!”

恽之玮听了默不作声,至于一旁的张伟已经在掩面哭泣了。

许晨阳已经放弃恽之玮,他转头望向张伟。

“老张,我就问你一句话,回还是不回?”

恽之玮出生于汉东省常州市,家境还算不错,但张伟不一样。

张伟是天府省达州人,出生于大竹县的一个农村。

他是家里的老二,还有一个哥哥和一个妹妹。父母都是农民,兼做点小生意勉强维持一家人的生计。

家庭十分普通,甚至有些寒酸。

张伟的小学前四年在村小读书,到了五年级转入到大竹县天城乡小学。正是从那时候开始,张伟的数学天赋便开始显现出来。

在小学数学老师的启蒙下,张伟对数学由兴趣转而痴迷,随后参加全国小学数学竞赛并获得一等奖,从此开始了他的开挂之旅。

在大竹县中学时期,参加全国数学物理化学竞赛,并荣获一等奖。

接着在老师的告知下,知道有同学因为获得国奖被蓉城七中录取,于是张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写了一封自荐信,当时也不知道该把信寄给谁,就写了“七中校长收”。

没想到后面真的收到了蓉城七中副校长杨能生的回信,并成为1997年蓉城七中招收的五名外地生之一。

也因为自己的乡下方言,张伟跟同学之间的交流有障碍,几乎没有什么朋友,也就偶尔跟旁边的同桌聊几句,其余时间基本上都坐在座位上,不停地演算数学题目。

上高二的时候,张伟大病了一场,加上他的家境不太好,难以承担医药费,还是蓉城七中全校师生对其募捐,才得以减轻不少负担。

后面便是高中毕业那年,张伟作为天府省代表队参加了全国数学冬令营,由此获得了保送北大数学系的资格。

再从北大毕业后,张伟按部就班地前往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攻读博士,直到取得今天的成就。

毫不夸张地说,是数学改变了张伟的命运。

不然今天的他,可能就在大竹县乡下的某片田地里,举着父辈传下来的锄头,擦着额头上的汗珠,仰望着炙热的太阳。

但也是国家的一些政策,才能让张伟顺利完成学业。

国家对得起张伟,但张伟今日……

他把黑色边框的眼睛摘下,手抹了下眼泪,把头偏向一旁,不敢直视许晨阳。

“老许,我跟你们不一样,我能走到这一步,付出了太多太多,我输不起……”

许晨阳眼睛闭上,满怀遗憾地叹了口气。

他站起身。

“没事,我尊重你们的选择,只是我仍感到遗憾,曾经我以为我们是有共同志向的战友。”

他摇摇头,脚步动起来。

“原来只有我一个人是这么想的。”

同样从北大数学作为起点,随后三人来到美国开始攻读博士学位。

他以为大家走的路虽然不同,但就像起点是北京大学一样,最后终点也会回到北京大学或者去国内其他院校、研究所任教。

但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

他懂了。

所以,也不再劝了。

你可以叫醒一个睡着的人,却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

“走咯,有机会再见~”

看着许晨阳孤单离去的背影,张伟的胸口像是被重物狠狠地捶击了一下,疼痛是那般的清晰。

他嘴唇动了动。

最后还是没有说出那两个字。

……

身躯麻木地行走在麻省理工学院校园里。

他不知道为什么当年发奋图强的少年会变成今天这个样子,变得他好陌生,完全认不出来。

过去不回国他能理解,毕竟国内的科研环境的确不太行。

中国基于国情,对基础研究这种投入大、周期长、收益不可期的科研工作仍然没有美国重视。

这也是基于现阶段国情的无奈之举。

加上现在的环境也跟上个世纪50年代比不了。

那个年代,人民对于科学、对于科学家都是十分崇拜和尊敬。

但现在呢,一个明星手擦破皮的新闻可以盖住一位为共和国奉献终生的科学家逝世消息。

不过这两年,国内舆论肉眼可见的在变好。

资本家被打压,明星的新闻也会被奥运会、被科学家给盖住。

在基础科学研究上,中国也在逐渐重视。

尤其是光华大学那里,让他有种在普林斯顿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感觉。

以科研、学术为尊,重视科学家、重视科研,并且不是嘴上空谈奉献精神,是实打实地在支持基础科学。

“即便这条路只有我一个人在坚持,我也不会放弃!”

许晨阳咬着牙说道。

正这时候,一个呼喊声从身后传来。

“老许!”

ps:查资料看得头疼,并非诽谤恽之玮、张伟这两位大家,仅为小说创作,若有雷同,纯属虚构。

下一章会晚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