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我在大学当校长 > 第五百一十九章 老邓,对不起

电话接通,传来许晨阳懒洋洋的声音。

“老师,您怎么大清早就打电话过来啊……”

田柔气不打一处来,冷哼一声,阴阳怪气地说道:“我要是不快点打,怕是等你到光华后就没时间打了。”

对面沉默。

随后一道叹气声在空旷的屋子里响起。

“老师,我很抱歉辜负了你的厚望。做出这个决定的确很令人匪夷所思,但是我不后悔。”许晨阳坚定地说着。

到了他们这个智商的人,一般考虑问题会做很多种设想。

而加盟光华大学,就是那个最优解。

选择光华,自然不是脑子一热做出的选择。

田柔脸色一滞,有些不可思议的问道:“光华大学是发展的还可以,但跟北大那是天壤之别!完全没有可比性,你选择去光华,这只会荒废你的天赋!”

“那去北大?”许晨阳反问道。

田柔犹豫了下,然后说道:“呃……即便不回北大,也可以去清华或者复旦。”

许晨阳知道自己的这位老师,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数学会理事长,本事自然没话说,但仍然有些毛病。

“老师,不是我说话难听,您提的几个学校,在某些方面还不如光华。”许晨阳淡淡说道。

“哦?”田柔教授被气笑了,“除了钱上面,我倒挺想听听还有哪些方面?”

光华大学的那位,除了有钱还有有啥优势?

他们北京大学和光华大学,就好像是一个优雅的士绅和暴发户的区别。

“老师,您真想听吗?”

“洗耳恭听!”

许晨阳忍不住摇摇头,冷静地说道:“钱多的确是光华的一个特点,但重点不是这个钱的总量,而是使用。”

“北大没钱吗?有!北大的财政拨款不少,有的课题组甚至高达上千万上亿的资金,但下面的研究生呢?”

“漂亮国这里开个会,研究生去参加的基本能报销全部,几个会开下来领域里有谁,水平怎么样都一清二楚了。”

“咱们国内公立大学对研究生的报销您也知道,基本报销不了多久,路费也就是动车二等和卧铺,连个机票都不行。”

虽然许晨阳已经不是研究生身份,作为曾经北大教授,报销这些事情自然是没问题,但在国内读书的他,是深知道国内研究生的苦逼之处。

有时候从北京到深圳开个会,因为不能报销机票,只能坐**个小时地高铁。

别小看研究生,牛人都是从研究生阶段就会standout的,既清闲还没啥教课,也不用写基金申请之类的破事,可以专心看书找题目做,说是创造力最高的阶段不为过。

但国内对研究生的待遇,也就中科院、国科大等少数学校还可以。

“且不说北大的排资论辈这些,就北大的后勤和行政上,问题实在事太多。”

会议起那个画面,许晨阳深呼吸了口气。

“应该是13年的时候,那时候我刚回北大不久,在学校的一次场合上,我听到一位行政事务上的校领导对着学校的几个博士后,非常不屑地说:你们这帮家伙就是在美国混不下去的博士后……”

田柔听到这些话,默不作声。

许晨阳说的这些情况他都清楚,这种事情无论是哪个学校都会有点存在。

田柔想开口辩解,但是话到嘴边又止住了,光华那里的确可以减少这类的问题。

私立大学比起公立大学来说,制度上实在灵活太多,公立大学很难说开就开除一个人。

“北大还有……”

许晨阳还在接着叙述一个个事实,就像国内著名公司阿狸一般,谁也不敢想阿狸的破冰文化是那般的不堪。

基本上许晨阳每讲一个,田柔的脸就要黑上一分。

最后化为一声幽叹。

他已经释怀了。

但他还是想问一句。

“晨阳,你要是愿意回到北大,你提的几点我们可以一起携手去改革,去旧迎新。”

然而等来的是许晨阳毅然的声音。

“老师,对不起。北大虽然很好,但那里不适合专心做学问研究。”

“光华大学,才是最后的净土!”

……

当电话挂断后,许晨阳脸上有些惆怅,又或者说是一股莫名的伤感。

北大是他的母校,他又何尝不想回母校任教。

但理智告诉他,只有光华大学那里才是最适合他的,也是国内唯一能够让数学学问生根发芽的地方。

更别提那里还有一个陆舟等着他。

陈灏有一句话非常触动到他。

菲尔兹奖不缺华人,但中国却需要一块菲尔兹奖!

他已经错过时间了,但是陆舟年纪还小,可塑性和成长性非常大。

想到陆舟,许晨阳想到光华大学。

离职手续已经在走流程了,倒是在回国前,他还是想再试一试。

想到这个,许晨阳一扫脸上的倦色,重新打起精神。

他今天,还要去游说两个好友。

也可以说是学弟。

……

“老许,对不起,我没回国的打算。”

“我也没回国的打算,老婆孩子都在美国稳定住了,而且国内的科研环境的确不太行。”

说话的是两个人,分别叫做恽之炜和张伟。

北大数学有四大天才,分别是恽之炜、张伟、许晨阳和朱歆文。

但如今呢,作为中国最杰出一代的青年数学家,这四人都在美国。

朱歆文在加州理工学院任职教授;

恽之炜之前在耶鲁大学任教授;

张伟之前则是在普林斯顿大学任教授。

然后有趣地是,2018年麻省理工学院大力度引援,一下子挖了三个来自中国的年轻代数几何领域的45分钟报告人,也就是许晨阳、恽之炜和张伟三人。

其主要原因还是因为两位菲尔兹奖不幸的离世,加上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系老化得很厉害,至今教室里仍有有很多老教授还在授课。

再加上之前的邓夏、黄旭以及其余几名华人数学家,俨然占领了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的半壁江山。

听着两人的对话,即便许晨阳早有准备,但还是有点失望。

恽之炜和张伟的水平与他相仿,只是略微有些差距。

要是能够把这两人给说服带到光华去,那光华的数学系绝对是全明星阵容了!

ps:求推荐票,求月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