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战国之高氏物语 > 第三章备寇忽闻军令传

战国之高氏物语 第三章备寇忽闻军令传

作者:蓬莱三人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3:19 来源:笔趣阁

天越来越冷,才刚刚立冬便下起了雪来。

从立冬的前两天开始,天气就阴沉下来,尤其是下雪当晚,起了风来,后院的竹林被刮哗啦哗啦的乱响,堂内阴冷,寒风透过门缝与窗缝钻进屋中,冰凉刺骨。若登高向川湖远望,白茫茫的野地上,草庐拥簇,这些草庐便是庄所前些天组织村人,帮流民临时搭建的窝棚。

穿着厚实的寒衣,坐於燃着火盆的屋舍内尤觉冷意,遑论冰天雪地里的流民们了。

高师盛端坐榻上,放下手中的一纸粮食告急的文书,不觉长叹一声。

滨名信光、长田盛氏、大井盛朝、证弘院主、长谷川父祖三人等国人众聚在堂内议事。

证弘院主修持大乘佛法,受莲宗祖赞影响,怀慈悲普渡之心,忧怜乡里的流民,说道:“乡佐前时放粮,三河国八名、渥美两郡的流民闻风纷至,如今小半聚於乡里,放粮虽罢,仍流连不去。百姓虽应乡佐之命,出人相助搭建窝棚,可天寒地冻下,四面漏风,简陋地窝棚怕是无以抵御寒冷,贫僧来时,看见道旁有数具倒毙饿殍无人收敛······”

还未等证弘院主说完,长田盛氏忍不住大声反驳:“这帮子流寇,死不死与我等土著有何关系?难道是俺们求他们过来的不成?要依我看,还是再请郡里请兵马前来,将之通通赶回三河,免得真的穷凶极饿之下,化为群盗,剽掠乡野,那时候悔之晚矣!”

平山乡里长田家最富,听护院回禀,庄院外已不止一次看见有携刀带棍的流民鬼鬼祟祟,徘徊不去,长田盛氏可谓是一日三惊,他大兄返回骏府献礼,带走了不少护院兵甲,庄院现在正是空虚的时候,此回来庄所,更是带了十几名护卫,生怕遭流寇洗劫。

这不是他惜命,而是流民哄抢过路百姓的事情,已经发生了不止一次,有一次甚至将派粮的牛车也抢了个精光,牛也被宰了吃掉,好在没有闹出伤亡,但也让流民和乡里百姓之间,产生相互对峙。

从哪以后,长田家干脆连粥棚都关了,深怕一个不小心,就被冲进庄内。

长谷川元忠蹙眉说道:“若驱赶有用,还至于等到今日不成?三河民风本就悍勇,亦民亦盗,况且入冬之后,每隔三两日就能听到盗寇活跃的消息,劫掠乡里为祸······郡守虽是乡佐舅父,但又监护半国之重任,恐怕也没有余力关照我等,大雪一下也不是全无好处,积雪深厚,隔绝道路,流民数量却是不会在增加了。於今观之,只要看管好三沢聚的流民,不引发大规模的贼乱,来年开春,这些流民自会散去。”

“那岂不是要将流民活活饿死!”证弘院主闻言大惊失色,看管之说简直是掩耳盗铃,现下天寒,连赈济的粥棚的关了,每三天才派兵送粮,按人头给粮一合,就是熬粥都不够,照这样下去,再过几天怕不是连派粮都要停下,真到了来年开春,怕不是活人都未见得能剩几个。

“比起流民饿死,更该害怕的是他们会合为一气,来围攻各村夺取粮食。禅师须知,今在乡里的流民已然不下千数,即便剔除老弱妇孺、羸弱病残,也能料得精干壮勇数百,这些人整日无所事事,又忍饥挨饿,其中必然有胆大妄为之徒,说定现在已经有人在串连······不可不防,应该早做戒备才是。”

长谷川元忠说完,立刻赢得各家国人众的附和支持,平山乡各村人口都不算多,长田家、滨名家好歹还有个院墙保护,剩下的村惣国人,就只能靠村子外的那道矮木墙防卫,真遇见数百流寇洗劫,绝对是万难抵挡。

“元长大人所言甚是,以老大人之见,该如何戒备才好?”在场众人中,唯有长谷川元忠资历最深,虽然没当过郡吏,却是最见多识广,高师盛很是倚重,之前招收流民替代百姓服劳役,换取口粮的法子就是他提出来的。

“还是之前的老法子。”

“哦?”

“继续赈济灾民,让他们不至于真的作乱,待天放晴后在招用他们为劳役,消磨其心气体力,然后选派得力足轻,日夜巡视窝棚,防止彼等串连生变。”

“一切依老大人所言。”高师盛从善如流,虽然这些都算不上什么治病良方。

“在令各村备置锣鼓,抽调青壮组成番众队把守乡道,与庄所足轻内外呼应,一旦有事,立刻鸣鼓聚众,守望相助,还要严禁流民随意外出,这样即便有乱,也不至于波及全乡,以一乡击其一隅之地,足可以轻松应对。”

“你等可都听明白了?”高师盛眼神扫过各村村惣,严厉警告道:“介时我会派武士前去约束,若有敢推诿军役,不服调遣者,一律按作乱处置!”

各村村惣知晓这是为了自家安危,满口应承,绝不敢违抗军役,而且保证,一定动员全村老少,来帮助看管流民。

“另外,最好再派人去郡治求助,一则看看,能否求来郡兵协防,缓解乡里人手不足的问题。二来,也可在郡里购买些杂粮,见到有粮车入乡,不论多寡,总能稍安流民之心,不至于让其铤而走险。”

“诸位,可还有何异议?”

在场众人都是寻常国人,没读过什么书,本身也都是见识短浅之人,长谷川元忠又将该讲的都讲了,自是没有其他意见。

证弘院主迟疑了下,说道:“乡佐,贫僧有一计,或许可以稍解流民骚乱,侵害百姓之事。”

自从受高师盛等裹挟,参与伐害人命之后,证弘院主就很少再来庄所,即便过来,也是只听不言,很少再参与进讨论中,表达自己的看法,这回突然献计,高师盛很是吃惊,却也是愿意听取,一个博学的大和尚,总比在场这帮子文盲的话更有道理,问道:“请禅师教我。”

“此前有流民来我院中乞食,贫僧听其所言,有不少人都是我净土真宗的善秀寺的信众,於今落难在外,又有许多饿殍冻毙,贫僧愚见:可否由我手书一封,以宽免矢田坊官为条件,请他们派人过来接收流民,再不济也可以换些粮食,渡过难关。”

矢田坊官,即宗论案中杀人后潜逃回三河的矢田作十郎。

逃亡之后,虽说在三河国依旧逍遥法外,大摇大摆的出入寺院,为信众开坛**,但谁能保证今川家将三河国人家臣化后,不会将矢田作十郎搜捕出来,问罪处刑,眼下正好骏府困顿,趁着无力赈灾的时候,以钱粮赎买罪责,也好让善秀寺的师兄弟们能够解除骏府禁令,重新回到远江,开院宣法,不至于自己一个人孤立无援。

“以矢田作十郎自赎免罪,来换取钱粮?”

高师盛微微沉吟,询问长谷川元忠和滨名信光的意见:“元忠大人、清兵卫,你两人以为呢?”

长谷川元忠答道:“矢田坊官躲在三河国内,骏府对於追捕他实在是鞭长莫及,有力未逮,照这样看来,恐怕再过二十年也未必能够将之捉拿归案。”

言下之意,表示赞同证弘院主的说法,骏府对捉拿人犯是有时间规定的,超过二十年未能归案的人犯,骏府便撤销对其的官方通缉,当然同样并不阻止民间私自复仇,若是梅川院的和尚们在通缉撤销后,再将矢田作十郎杀死,也是不会被问罪的。

滨名信光亦点头说道:“元忠大人所言在理,不妨先由证弘院主出面请善秀寺的僧人过来接收部分流民,至於到底能不能宽免罪行,要看骏府的意思,我等也只是代为上书请求,就是没有得到准许,也并非是我等的过错。”

高师盛也不犹豫,当即拍板向证弘和尚许诺道:“若善秀寺真能助庄所解决流民之患,我必然请求舅父为其说项,不让禅师难做!”

证弘院主见自家的方法得到高师盛采用,并得了许诺,心中大为欢喜,面上谦虚不已,连连表示肯定会说服善秀寺的住持。

说道矢田作十郎,高师盛想起了净空和尚,问道:“内藤光秀和净空和尚三人在你寺中,住的可算习惯?”

证弘院主答道:“净空每日在禅房里修行,自称能逃过牢狱之灾,已经很庆幸了,不敢多做奢求,倒是内藤施主两人,对於落发剃度很是抗拒,不过倒也不似刚来时那样,总想着逃跑。”

高师盛带兵回来的时候,顺便就将净空和尚三人一并带回来,交由善光院看管,善光院地窖,修建了好几间静室,专供关押犯戒的门徒或者供僧人参悟用。

见三人无事,便不在外人面前多谈,高师盛一一传下命令,让大井盛朝把适才做出的几项决定抄写几份,交给各家国人,令北庄万次郎、长谷川隼人和守在流民窝棚内的小野忠明负责安排,具体行事,并让长田盛氏、证弘院主遣人去郡治和善秀寺,将这些事情告知,顺便筹措粮食。

正当要散会之际,守门的新津孙一郎悄然将扇门拉开,弓着腰快步进来,禀报:“乡佐,郡里派人来了!”

诸人循声看去,见几名蓑衣斗笠,脚踩草鞋的足轻,冒雪进院,在廊外略停了下,相互拍打着积雪,解下蓑笠后,才脚步匆匆地径往堂内进来。为首那人中等身材,肤色黝黑,正是板仓重胜。

板仓重胜进得堂内,高师盛赶忙命人将他让到火盆附近,问道:“大雪封门,四郎匆匆来庄所寻我,莫非是有郡里有令传下?”

板仓重胜是高师盛外祖父家臣的幼子,在郡治城下町跟吉良氏争斗,长田盛氏等人也都与他见过,因此之故,对他的到来都很热络,北庄万次郎更是出门,帮他拿了一件厚衣御寒。

其余人等虽然对这个同心众没有什么印象,但碍于乡佐的面子,都做出十分客气的模样,板仓重胜急于公务,也没有时间客套,开门见山的说道:“回禀师兄,两日前骏府下令点兵,征发远江十三郡之军役,北上信浓支援武田大膳,迫退川中岛的长尾越后。”

一言既出,在场众人无不吃惊。

青木大膳霍然起身,厉声道:“武田军吃了败仗,跟骏府有何关系!”

因忙于传信,板仓重胜也顾不上跟许多,应声道:“郡治刚刚得到消息,上个月长越后上田众出阵,由长尾越前守率军支援上野原,真田弹正、山本军师等率兵击之,反被所破,协防葛山城的村上旧臣小田氏、若槻氏受村上羽林调略倒戈,攻杀落合氏一族,重新拥立村上羽林为主。长尾越前以村上羽林、须田满亲传政寝反,又接连招降大仓氏、花村氏等多家国人众,形式逆转,现下武田军侧翼以失,骏府应武田所请,决意出阵支援!”

真田幸隆、山本晴幸,均为关东名军师,连续败於越后军之手,尤其是葛山城失守无异於给了正在川中岛对峙的武田军,莫大的压力。寥寥几句话,可见北信弄得情势,岌岌可危。

北信浓的豪族,长久以来在武田、长尾两家之间摇摆不定,特别是村上旧臣,多次与旧主暗通曲款,一揆频起不断,武田家多次征剿,因为其背靠高梨氏以及越后长尾氏而始终不能将此大患一举荡除。上次犀川之战,今川家便发兵三千远江众,支援武田镇压信浓叛乱,虽然当时平山乡未在应募之内,但也是听说过,合战的惨烈程度。

却未料到,此时远江国内灾患刚平之际,骏府就征兵去信浓。武田家如何,与平山乡的国人无关,但眼下流民徘徊不去,这时候哪里敢冒险去服军役,出阵北信。

高师盛并不惊讶,川中岛合战的大名他可以说的上是如雷贯耳,早就知道会开打,也有预感骏府可能会抽调远**壮去北信作战,他起身走到门外,转手遥望北方,直到层峦起伏的群山隔绝了他的视线,心道:“川中岛合战已经是第三次了,这离桶狭间又近了一步,这么说来,骏府说不准明年就会发兵尾张·····”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