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春秋大领主 > 第586章:来吧,开打!

春秋大领主 第586章:来吧,开打!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0:10 来源:笔趣阁

翌日。

两个阵营的在凌晨时分就埋锅造饭,军队规模着实太大,以至于生火造饭时不但烟柱密密麻麻,天空的云朵也倒映了地面的火光。

天微微亮的时分,两个阵营的辕门几乎在同一时间打开,战车与步兵鱼贯出营,再停在自家营寨前方进行整队。

“下军位列‘前茅’,中军摆于‘中茅’,上军分列于左右翼。”吕武再次强调阵型的布置。

中行吴带来的部队折损较大,仅剩下三个“旅”再多一点,跟其余中小贵族凑一凑还能凑出一个“师”的有效战斗力。

暂时归入下军的公族被摆在了最前面,他们的封主拿出了所有的家当,好好犒劳麾下士兵,进行了新一轮的装备加强。

昨天夜里公族的贵族很活跃,少不了各种开会。

羊舌肸像是取代了祁奚的位置,成为公族的领头羊。

他私下找过吕武,谈了些什么事情,外人就不得而知了。

公族临时会议上,他将事情讲得很清楚,接下来的交战再不出力,没死在战场上后面也难逃一死,要求每一家都要倾尽全力,哪怕是战死也要争取立下功劳减免家族损失。

有些公族在开完会后去找晋君姬周哭诉。

他们以往就很喜欢找国君各种哭,鉴于打折骨头连着筋的关系,大多数时候哭起来很有用。

带着极大期盼的公族被晋君姬周泼了一头冷水。

晋君姬周很明确地告诉他们:即便是元戎愿意手下留情,他也不会再放纵公族了。

公族长久的懈怠已经滋生了侥幸心理,有便宜就占,演变到有困难就溜得比谁都快。

这样的公族根本无法给予国君任何助力,相反变成了极大的拖累,再不得到改变当代国君会很艰难,下一代或再往后几代的国君还是不是曲沃一系会很难说。

晋君姬周倒是没想过某天晋国的国君会被臣子篡位,想到最坏的下场是他们这一系失去国君宝座,以前的大宗“翼”那一系再上位没可能,猜不到会是哪一宗。

说“曲沃代翼”的那家“翼”不可能再上位的理由太现实了。

毕竟,目前晋国很多家族是在“曲沃代翼”之后发家,他们怎么可能会让“翼”上位来进行清算?

后路被堵死的公族,不管他们是什么心情,又有什么小机灵,各方各面的压力都在逼迫去进行拼命。

平时被藏得很好的各种东西被拿出来,来自阴氏的甲胄与武器,用来给自己享受的酒肉,士兵们可算是能沾沾光了。

吕武得知公族干的那些事情,心情颇为奇怪。

当前的封主没有义务或责任帮麾下的“士”和“徒”进行武装,纳赋份额内进行的服役也不需要负责供应粮秣,什么东西都要“士”和“徒”自己准备,倒是“羡”因为亦兵亦农的关系需要封主来承担武装与后勤。

不管是临时抱什么脚,公族瞅着就是进入到人类的最终阶段,玩起了共产分配啦!

摆在“前茅”位置的公族部队,大约十分之三的战车是阴氏出产,第一排和第二排竟然一个个都身穿阴氏出产的铁甲,手里的家伙也是阴氏的战戈。

以纵列来看,公族那边至少列装了一千两百套阴氏出品的装备,几乎是所有参与纳赋中小贵族的三分之二了。

根据公族的尿性,他们肯定还藏了一批。

那么就是说,不将卿位家族纳入统计,公族从阴氏采购的装备或许比中等贵族还要多?

关于这点吕武手里有数据,能够很负责任的打包票,公族一家家真的非常有钱,买东西也阔气,就是买了没有进行利用,喜欢藏起来落灰。

晋国公族的体量并不小,晋君姬周也没有观察错误,时间太长的懈怠已经快让公族变成废物,再不赶紧地挽救一下,不但他自己指望不上,下一代、下下一代的国君极可能品尝到苦果,第三代想再尝试苦味都可能没有机会。

必须明说的是,栾氏、郤氏、韩氏……等等很多家族,他们尽管是公族的出身,家族却在某个时间段从公族摇身一变成为卿位家族。摊开来讲就是,他们不再拿自己当公族啦。

如果那些家族依然当自己是公族?晋国非公族的那些贵族,他们其实只有乖乖当忠臣的份,哪有资本上蹿下跳的。

从栾书那一代起,又或者说从智瑩得势开始,晋国已经迎来了新局面。

吕武算起来很幸运,他成为“卿”的阶段恰好是晋厉公之后,公族以飞快的速度在走下坡路,要不哪有现在的风光。

一阵阵的战鼓声已经开始被敲响。

晋军这边率先列好阵势,大军在有节奏的鼓声中缓慢向前推进。

他们能够趁着这个时间差,来抢占有利的地形。

比如,大军开到高坡之上,等一下好居高临下面朝楚军。

“晋下军?”楚君熊审是一个很刚的君主,每战基本乘坐战车位于前方,今次也没有例外。

恰恰因为楚君熊审太刚,每每由他亲征都能让楚军保持一种打不打不得过都很莽的姿态。

子囊面露羞愧,说道:“正是晋下军。”

这里,子囊有些没搞明白状况,晋国怎么会是下军充当“前茅”呢?他们的损失明明非常惨重啊!

楚君熊审转头看向郑军那边,笑呵呵地说道:“如此,郑军迎战。”

晋国下军连续两次击败子囊,看着不弱呀?

他们跟晋国的风格不一样。

如果说晋国是因为不信任盟友才喜欢自己亲力亲为,楚国则是很喜欢拿盟友当垫脚石或肉盾。

管它打不打得过,小弟赶紧地先上,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消耗晋军的体力去呀!

得到楚君熊审命令的子耳懵逼了。

拜托,两个霸主都在场,哪有郑国抢风头的份嘛!?

碍于胳膊拗不过大腿,子耳心里千万个不愿意,还是下令刚刚列阵完毕的两个郑国“军”推进。

而晋军那边,一帮公族看到是郑军向前,一颗提起来的心可算是落了下来。

羊舌肸大大松了口气,朝着不远处的董王大喊:“于我对阵者乃是郑军,攻势不可缓!”

叫啥来着?董王???

现在取名没有需要避讳的地方,爱叫什么名就叫什么。

只是这名字嘛……

这一刻,很多公族都觉得自己简直好运。

下一秒,后方敲响了冲锋的鼓点,刚兴奋起来的公族封主大喊大叫让冲锋,同时发表即兴演讲。

大多数公族封主喊的是他们必须一雪前耻。

会那么喊,主要是新军上一次在郑国跟郑军打了一个五五开,然而晋国是霸主,郑国只是一个二流强国。

战车打头,徒步的步兵尽力跟上。

事实上,牛拉战车还好,步兵还是能够紧紧跟随的;一旦是马拉战车,驰骋起来的战车很快就会跟步兵拉开距离。

晋国并不缺马,甚至可以说马多到过剩的程度,不像同为霸主国的楚国大多是牛拉战车。

是这么一回事,位处北方的诸侯国一般不会缺乏马匹,位置越靠南缺马的现象就会越加明显。好些南方诸侯国跟北方诸侯国的贸易,马的交易占了很大的份额。

而以当前的时代,中原腹心都还有各种戎人部落或狄人部落,靠南的区域其实也有不少,偏偏无论是哪个区域的游牧部落都不缺战马,说明不是“一方水土”带来的制约。

或许,是养马的技巧存在区别?

晋公族部队与郑军发生接触,战场之上不但尘烟弥漫,各种杂声也是猛然间变大。

先是两军战车的较量,很快进入到步兵抵近拼杀。

双方的士兵各自排列成为战列线,并不是那种冲上去混成一团的态势。

他们手持战戈相隔约两米左右,士兵要眼疾手快刺出战戈再往回勾,又或是速度极快地由上从下啄,以至于战戈木杆碰撞声十分密集。

这样的交战模式很比拼胆略,打起来失去生命的士兵遗体会排列得很整齐。

战列线的交战模式看着有一种美感,同时也更容易区分出到底是哪一方占据优势。

郑军跟晋军打起来,渐渐发现对面有点眼熟。

不是某个郑人认出某个晋人,纯粹是晋国公族的表现没有卿位家族那种“轻松惬意”的味道,相反能品味出一种“气急败坏”的影子。

“阴卿。”

吕武被招呼转头才发现晋君姬周不知道什么时候上来了。

晋君姬周看着已经爆发交战的场地,说道:“我只两‘军’,楚郑合兵约二十四万。”

什么意思?

是觉得这一战很难获胜,还是觉得输定了?

晋君姬周又说道:“一切拜托阴卿。若有需,寡人亦可冲阵。”

嚯哒?

这才像样!

要不,已经开打还来说些敌军兵力比己方多得多之类的话,不止是显露自己怂了,还打击指挥官的信心。

吕武看着郑军被挤压着不断后退,一边说道:“中军着甲者过万,上军亦是此数。国中一‘军’三‘师’已在路上,列国诸君亦在前来,君上勿忧。”

公族争气啦!

他们先是有局部向前压,逼迫郑军只能步步后退,随后郑军整条战线还是往后退,形成晋军全面压上的局面。

晋君姬周都顾不得公族争气。

他在笑,只是笑得略略有些勉强,心想:“什么个情况?!寡人没下达任何命令,仅是单凭元戎印,能征召来军队,还能召唤列国之君带军队过来???”

这,不对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