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春秋大领主 > 第556章:我为元戎!

春秋大领主 第556章:我为元戎!

作者:荣誉与忠诚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30:10 来源:笔趣阁

贵族从来都是骑墙派,不要奢望谁谁谁说要跟某人是一伙,真的傻乎乎以为发生什么事情都能力挺。

如果中行吴在吕武的支持下获得卿位,范氏对阴氏马首是瞻是最为基础的回报。这种关系到底能维持多久,则是真的不太好说了。

所以,中行吴只是答应要对吕武形成一种“泛从属”的关系,等于什么都不想付出。

年纪不大的中行吴表现出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

那种成熟并不单纯是得到良好的贵族教育,看似大部分是来自个人的天赋?

吕武还发现中行偃的突然死亡并没有造成荀氏和中行氏内部出现问题,荀氏和中行氏的族人以及家臣以极快的速度对中行吴形成效忠。

那一点从中行吴仅仅是一个眼神就能制止族人或家臣就能看得出来,说明中行吴平时就已经在参与各项事务,并且得到了荀氏和中行氏族人、家臣的认可。

谈妥之后,中行吴带着一众族人和家臣离开了。

吕武刻意地将他们送到家门口。

说是“刻意”,当然就是在做给其余家族看。

用意有二,其一就是表明阴氏对荀氏的开价很满意,不出意外荀氏归吕武照顾了;其二则是用这样的方式证明荀氏相信刺杀与阴氏无关。其余人信不信,反正荀氏和阴氏都信了。

某种程度上来说,侧面证明不管刺杀是不是阴氏干的,荀氏都决定跟阴氏玩到一块。

这样也行???

说行就行!!!

揣着明白装糊涂这种事情,不就是虚与委蛇,再抓住机会报仇吗?

刺杀真不是阴氏干的,时间会证明这一点。

而荀氏在中行吴的领导下理智到可怕,他们没有第一时间追究到底是谁刺杀了中行偃,要的是保证自家仍然拥有一个卿位。

根据吕武所知道的事情,同样失去领导者的智氏已经乱了起来。

在智氏的混乱中,阴氏很隐秘地帮了一下。

事实上不止是阴氏,卿位家族有一个算一个都不会放过那样的机会,乃至于中小贵族都会眼巴巴地盯着智氏,看看能不能抓住机会咬一口。

吕武还察觉到了国君的手笔。

国君大概是想肢解掉智氏,指使祁奚带着公族在暗地里行动,祁奚则是找了一些中等贵族盯上智氏。

说到底,智瑩曾经干过太多不地道的事情,遭人恨非常合情合理,再加上智氏的继承人太过于年幼,不遭人惦记才是一种怪事。

最先扑上去咬智氏的是程郑,他在智瑩尸骨未寒时就动作频繁,尝试接管智氏却失败了。

智起扛住了来自程郑的第一波扑咬,随即被不知道什么个情况,在某一天的夜晚消失得无影无踪。

智氏自己干的?应该是了。

在那种特殊情况之下,智氏的戒备绝对很森严,外人哪怕能悄悄地进去干活,怎么让智起消失得只能找到几根毛呢?

那个“几根毛”是真的毛,头发来着。

谁都刻意忘记智起存在过,没人再提起有过这么个人。

“家主过世前曾有交代,唯阴子可保智氏。”雍培这个智瑩的心腹说得无比诚恳。

这句话吕武很熟!

根据中行吴的说法,他的父亲中行偃在弥留之际说过相同的话。

这是什么个情况,怎么荀氏和智氏都觉得吕武人畜无害?

其实,那并不是出于信任,现有的几个卿位家族当中,阴氏崛起的时间最短,跟各个家族没有什么根深蒂固的仇恨或无法化解的矛盾,也就非常适合作为一个中间人的角色。

另外,荀氏和智氏只要还有聪明人,他们能够判断范氏不想出现“木秀于林”的现状,也就等于士匄不会就任元戎。

一旦士匄不愿意成为元戎,以顺位制度和实力可不轮到吕武去当元戎了吗?

吕武超大概率会成为元戎,阴氏的实力也不差,最主要的是阴氏刚刚大大地扩张了一轮,现阶段的阴氏有点吃撑了,属于扩张**最低的时期。

一系列的原因就造成了一种局面,吕武有那个能力去帮荀氏和智氏调解与其他家族的仇恨或矛盾,保证荀氏和智氏至少不会覆灭。

“你可知国君与众家欲对智氏如何?”吕武问道。

雍培没有睁眼说瞎话,直接表示很清楚智氏面临着什么样的危局,最后说道:“我家只存‘智’、‘虞’两地,余下尽归阴子安排。”

说实话,吕武没有感觉到任何的意外,甚至必须赞赏智氏目前能做主的那些人着实聪明。

扒拉老能手智瑩前前后后弄了很多封地,他起家的封地当然是“智”,其余是为“卿”和担任元戎时期搞手段侵占或是合理获得。

这一次一样是失去了家主,荀氏能够保证上下团结,再找到比较强力的“卿”结盟,能够恐吓其余人扑上来咬;智氏连最为基本的内部团结都做不到,自家扶持起来的程氏直接翻脸,他们已经没有那个能力去保住所有基业,自行瘦身才是最为稳妥的选择。

而想要安全地进行自我瘦身,智氏不能直接躺下,他们必须找到一个靠谱的操刀人来主持分食智氏愿意抛出去的封地和人口、财帛等等。

吕武沉吟了一小会,问道:“为何寻我?”

如果雍培继续说什么智瑩临死前咋咋咋地,别怪吕武以更蛮横的方式分食智氏。

大家都是贵族,相信有纯好人的存在,想要侮辱谁的智商呢???

雍培沉默了一小会,无比诚恳地说道:“现如今,范氏有求阴氏,魏氏势必仰仗阴氏,国君需与阴子和睦以求为国谋利。余下众家,不足道也。如我家当舍弃多也,唯阴子得利为妥。”

大粗腿,您就让俺抱住吧!

俺现在只求生存,不敢奢求其它了。

吕武看了雍培几个呼吸,不发一语地站起来,径直给走了。

经过智瑩的经营,老智家的封地大大小小将近二十块,就是分得非常零碎。

“智”地是智氏的老巢,也是开发程度最好的一块封地,位于晋国的西境。

“虞”地是智氏在灭掉栾氏和郤氏之后获得,是晋国不多的产粮地区之一。

现在不看封地的面积,看的是除了主城之外,余下的“邑”和“邦”分布情况,再来计算一块封地的面积到底有多大。

雍培在吕武走后露出了劫后余生的表情,坐在原位大口地喘了一小会的气,带着轻松回去复命。

那是吕武没有拒绝,代表答应保住智氏。

而智氏能不能保住“智”地和“虞”地还有待商榷。

吕武在刺杀事件发生后,作为第一个入宫的“卿”谒见了国君。

他在入宫之前,其实是先分别见了士匄和魏琦,进行好了私下的交易。

“卿如此忙碌,竟有空闲前来面见寡人?”国君这是在讽刺吗?

这一次入宫,吕武没有带太多的武装人员,仅仅是带着两百名护卫,其中乌龟流的甲士五十,灵活轻便的技击之士八十,剩下的都是弓弩手。

封地是怎么样,作为都城的“新田”这边又是怎么样,比如是不是会在遇袭之后翻脸,需要国君好好猜。

“君上无需如此。”吕武根本没有任何被讽刺后的尴尬或什么情绪,一副有事说事的态度,说道:“中行吴与智伯心腹先后寻我,求我庇护于他。中行吴求卿位,我以为荀氏不可失卿位。智氏愿予众家分食,仅留‘智’、‘虞’两地。”

国君问道:“士匄愿让贤?”

是的呀。

吕武能庇护和作为操刀人来分食智氏,前提就是上位成为元戎。

他以一种当仁不让的态度,说道:“臣与魏氏两家便击败秦国,使之不能背击我国。此功劳,何人能比?臣与众家并无大仇,能使国中和睦,集全力与楚争霸,元戎舍我其谁?”

大佬,认清楚现实吧!

老范家的士匄摆明了就不想担任元戎。

大佬如果选择让老魏家的魏琦当元戎?阴氏和魏氏的联盟必然破裂,别怪阴氏与范氏成为哥们,再带上荀氏、中行氏、智氏、韩氏、赵氏、解氏……等等一大堆家族一块搞魏氏,再来弄大佬你啦。

俺要武力有武力,要实力有实力,要威望有威望,甚至还获得了范氏、魏氏、荀氏(中行氏)以及众多家族的支持,连带手握分食智氏的庞大利益,哪一家脑抽了会现在来招惹俺?

俺能团结那么多的家族,一直以来对大佬也很尊重……,不尊重的地方,大佬发现又能怎么样,昂?

所以了,当前的局面之下,除了俺能让局势稳定下来,大佬还能指望谁?

大家一块互相妥协,好好地分食智氏让出来的利益,再团结起来跟小楚同志愉快玩耍,不好吗?

脑回路要正常,别学晋厉公,或是其余那些脑子有病的列国之君,要不场面会搞得极度的血淋淋呀!

国君定定地看着吕武,看眼睛的瞳孔焦距,显然是在不该失神的时候却失神了。

吕武一句话已经将所有“精华”给概括完了,没想再多讲废话,安静地等着国君做出抉择。

良久之后,国君问道:“阴卿可有卿位人选?”

吕武今天过来就没想有半点的客气,拿出早就拟定好的名单。

寺人接过名单,转交给了国君。

那是一张纸,上面写着:

元戎吕武,中军佐士匄

上军将魏琦,上军佐士鲂。

下军将中行吴,下军佐解朔。

新军将祁奚,新军佐赵武。

没将兼任哪些职位写进去,完全是给国君面子了。

国君拿到纸张,看完了没有任何的表态,反而扬了扬手里的纸张,问道:“此为何物?”

大佬,能不顾左右而言他吗?很容易引起误会的呀!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