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五百四十三章 新的兵种和军制

明帝国的崛起 第五百四十三章 新的兵种和军制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夜晚时分,军营里吃饭的号子响过约半小时后,明军的将领们慢慢的齐聚到阿城新城区正中的官署里。

这间官署和沈阳、春城那里是一样的,将来要当做布政司衙门使用。

官署正堂中,将星云集。

张昭十天前点将让李博涛率两万明军出征,已经把抽调的部队都安排得妥当。

主要是宁远军、辅兵二团、辽东新兵、仆从兵。

其一,将辽东新兵补充到三千宁远军,直接扩军到一万人。按编制就是两个师。

现在明军的新军制,火器军队自不必说全部参照新军营的标准。一个团是1400人,主官是千户。一个师是5600人,主官军衔是卫指挥,可能是游击将军,也可能是参将。

一个军约为2万人,主官军衔为都指挥,下辖三个师外加各种辅助兵力合计约2万人。

张昭当然不在此列。他是二等伯爵,任新军营主官,下辖十二个团,其中九个主力团,三个辅兵团。再外加各种辅兵。朝廷定额给的1.5万人。他这里略有超标。

这正是他回头要给弘治皇帝提的事情。经过辽东战役之后,他明显发现新军营在兵种上设计的缺陷。

首先,新军营在骑兵上偏弱。一直在使用辽东的军队和仆从军骑兵作为补充。但这并不能作为常态。

火器军队不可能总是在国境线内作战,或者总是身边有辅兵,或者是防守反击。到时候拉出去进攻,为大明开疆拓土,一个军里面没有骑兵的缺点就会无限的放大。

现在还没到淘汰骑兵的机械化时代啊。事实上,英国人建立起全球殖民帝国的日不落帝国时代,龙虾兵中就配置有大量的骑兵。而一直到二战,骑兵都还在广泛的使用。

所以,在弘治十六年,也就是西元1503年时,骑兵部队就代表着机动力!而机动力又往往代表着战机,和战场主动权。

其次,新军营的后勤部队需要再细化。这一战暴露出非常多的问题。

在新军营中,主力部队就是步兵,再加上在去年底大规模使用的炮兵。炮兵都是宝贝疙瘩,属于全军学历最高的兵种。没有数学知识根本就玩不转炮兵。

新军营中现在就是四个兵种:步、骑、炮、辎重。但是这远远不够啊!

随着火器的出现,对后勤的要求成倍的提高。仅仅只是一个辎重营来保障大军的行进和作战这是非常困难的。必须要进行细化分工和扩编。

所以,张昭准备在辎重营的基础之上,再扩展出两个营来。其一,工兵连。这是要确保大军前进道路通畅和防守时能构筑堡垒的工兵。

其二,通信兵。现在没有电报、电话之类的装备,但是通信依旧是大问题。要把密码本和密文搞出来。

其三,医疗兵。战地医疗兵和战时医院的重要性就用不多说。

所以,最终新军营应该下辖以下几个兵种:步兵、炮兵、骑兵、辎重、工兵、通信兵、医疗兵、斥候(侦察兵)八个兵种。

这是后续军事改革的方向。

火器军的编制是一种,守备军的编制则是另外一种。

火器军将来主要是作为野战军来使用。守备军的主要任务是驻守边关和国内的重地。

正所谓: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这是各自的作战任务不同所决定的编制不同。守备军就是目前大明军中最流行的三个兵种配置:神机营(火器)、三千营(骑兵)、五军营(步兵)。

具体编制标准参照此时明军中的精锐:十二团营。即1.5万人为一营,分三个都指挥(5000人),下面再设千户等官职。

在张昭的军事改革之后,以五千人为一个师,其中下辖三个团。骑兵团定额为一千人,步兵团定额为两千人,神机营一个团为1400人,再加其余辅兵600人,合计五千人。

三个师为一个军。

蓟镇十万大军改革之后的编制就是三个师的火器军,四个师(两万人)的守备军。

宁远参将李博涛率部扩军至两个师,这只是守备军的编制。将来返回来,还是要往火器军转型的。

广宁军也扩展到一个师的兵马,在阿城下游500里处横扫关外诸堡、寨。

这都是精锐兵马和老部队,当然是要给他们野战军的待遇。

其二,李博涛除开率领自己扩编的宁远军之外,还加上辅兵二团1400人,其余兵额全部用仆从兵补充。

这些仆从兵将来是回不来的,要安排在三江平原上屯垦。

所以,此刻张昭的大堂之中,除开李博涛、丁四娃、古节、博多衡奥(叶赫部)、丁之阳外,其余将官全部都在。

这可不是将星云集么?

张昭把众将召来,径直说事,这是他一贯的风格,“辽东战役至此已经全部结束。征讨奴儿干城的战事还要些时日,我今天找大家过来,主要是商议长城内外行政区划的问题。以及各自的驻军安排。我准备在过两天就启程返回春城。等朝廷的封赏下来后就回京。大家都说说看,有什么想法?”

庞泰、李逍遥、刘二狗、王武、方兴、杜声、江马、库门,丰生额、江马等人都是低声交谈起来。

张昭议事,没有采取如今明军主流的议事办法。而是按照他喜欢的那样,搞一个椭圆形的会议桌,众人围坐着开会。还可以在背后挂地图,会议桌中放沙盘。

当然今天没有挂地图和放置沙盘。虽然议题重大,但氛围还是比较轻松的。

张昭的核心幕僚赵师爷补充道:“大帅的意思,行政区划主要是要考虑军事方面的要素,以及治理上的要素。大家从军事的角度去说。另外驻守的想法,各位可以畅所欲言。最终还是要尊重大家的意思。”

张昭喝口茶,准备洗耳恭听。

他原本的想法是划分三个布政司、一个都司。也就是:辽东、渤海、松花江布政司、奴儿干都司。

但是,从军事的角度而言,这样还是有些弊端。毕竟大兴安岭这一带面临着鞑靼人强大的军事压力。分割成两个布政司接壤,再加上大宁都司,就显得特别难以协调。

他要听一听手下将军们的意见。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