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四百八十九章 辽东总兵的讨论

明帝国的崛起 第四百八十九章 辽东总兵的讨论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三百里辽西走廊,新军营三个团只花费五天的时间就抵达。

而随着张昭抵达,位于沈阳城的真理报辽东分社立即开始发声,宣扬征虏前将军,充总兵官,总督宣府、辽东、蓟州、大宁、奴儿干都司五镇,新秦伯张昭的改革措施。

福余卫首领阿鲁灰的脑袋还没有拿来,张昭的总兵官和将军印都还没有缴还给朝廷。

千言万语,汇聚起来就是一条:辽东镇的卫所、军事改革参照蓟镇!

这是毫不留情,不做任何让利的改革方案。

按照真理报的报道:辽东镇的军官们可以在奴儿干都司中购买土地。现在的辽东诸卫所土地将全部均分给辽东二十五卫的军户。

张昭下属的后军都督府和国泰商行,对辽东的人口没有一个确切的估计。预估辽东的军户人口可能在一百五十万左右。

对于辽东上下大小将门的利益,张昭没有做丝毫的考虑。

谁给你们的权力把大明卫所的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谁给你们的胆子驱使卫所士卒给自己种地?

而这个强硬姿态下面表露出来就是张昭的态度是:不服气的,可以搞兵变。

我欢迎。

辽东都司所在地辽阳。

二月初十,江南已是春暖花开。而北国大地还是早春时节,河流方才解冻。

辽阳城中,夜色徐徐的落下。

新任的辽东总兵郭令正在总兵府中的后堂里和心腹幕僚、将校们饮酒。

正统元年辽东就设有巡抚。但是,辽东都司的情况和大明内地不同。这里没有府县,只有卫所,所以辽东巡抚的职权是非常有限的。存在感也不高。

辽东这里还是辽东总兵说了算。万历年间的辽东总兵李成梁在辽东这里就搞的和东北王差不多。

所以,辽东总兵府中幕僚是少不了的。麾下的卫所同样需要管理。指望识字不多,打仗靠武勇的将军们来做管理那不现实。

郭令的心腹们有八人。他家世袭定辽前卫指挥使,手里当然有心腹将校。

当下,九人坐在温暖的后堂小厅中饮酒说话。

首席幕僚陈师爷是个方脸儒生,身姿挺拔,目光犀利。一看就知道是那种才智人物。

他坐在八仙桌边,分析道:“大人,如今张大帅来势汹汹,我等不可擅动。还是静观其变为好。”

一名二十多岁的小将极其不满的道:“呵,陈师爷,非是我吕列不尊重你。姓张的这是把刀架在脖子上了,我们还等?再等下去,大家都像蓟镇那帮傻子喝西北风去吧。”

数名定辽前卫出身的中级军官纷纷附和。

“就是啊。陈师爷,您赶紧想辙啊。别说静观其变的话。看看蓟镇那帮人的结局啊!”

“姓张的,悍然清洗了前总兵阮兴的部属。接下来不听他招呼的,有几个落得好?”

“在清理空饷、裁撤士卒中不出力的,消极怠工的,卫指挥同知、佥事给他借口新军衔改革,直接给撸到千户、百户,然后被退役。世袭千户、百户值什么?”

“是啊。家里的土地一分,仅仅靠一份千户的俸禄够吃什么?那帮人不敢闹啊。老老实实的去兴州府买几十亩地生活。嗨,想想就可怕。”

“就是配合他的,也没得到什么啊!”

“嗯。屁的好处都没有。蓟镇十万大军,整编到最后只有约三四万人。再用军衔改革一套,官职都得降下来,而且以前能捞的油水,现在都捞不了。”

陈师爷岿然不动,拿着酒杯慢慢的喝酒,仿佛没有听到这帮武将的叫嚣声。

说句实话,蓟镇军的军官们跟着张昭走,拿到好处了吗?乍一看没有。

想想,空饷吃不了。走私、关卡的好处费消失,以前能支使卫所里的军户“免费”种地.,现在就只能管着手下的兵专注于打仗。

油水不厚,但是好歹有一些。

但是,仔细的想想,真的没有拿到好处吗?第一,军饷的提升。警卫(家丁)的费用是朝廷支付的。这解决最大的一个支出项。

第二,蓟镇军的将领可以在兴州府买地。价格便宜的令人发指,只要稍微有点积蓄就能拥有百亩地,变成地主。

更别说有些立功的军官直接能把地买在长城以内。

第三,前途。

蓟镇军整编之后,难道就是吃白饭吗?很明显是要上战场的。这就是军功啊!

张昭虽然不喜欢军中搞世袭那一套。但是有军功在手,把官升上去,这难道不好吗?真的没有隐性的福利吗?

当然,这些福利、好处和辽东镇的各卫所军官们相比,那是差得太远。

辽东镇这边,土地肥沃,粮食收成好。各卫所的军官日子本来就不难过。再加上,紧邻着女真各部。军官们都在经商。家里有商号,这里面的好处一大把。

都是几千亩地的大地主,谁愿意变成几百亩的小地主?而且,幽州商行会垄断掉主要的贸易。张昭还要征商税。

这谁甘心?

辽东总兵郭令长相粗犷,四十多岁,说话很粗糙,但是心细。这时道:“陈先生,你得给大家伙出个主意啊!”

陈师爷见主将如此,就叹口气,道:“大人,张大帅在京中颇得圣宠。咱们闹出多大的动静,恐怕都没用的。朝廷挺多不痛不痒的训斥他几句。

所以,大人,一动不如一静呐。张大帅天纵之姿,野心勃勃。他能在辽东待多久?最多三五年。而不管什么制度最终肯定是有空子可以钻的。”

郭令微微沉思着。武将用来逼宫最常见的办法就是“闹饷”,搞兵变。

他们各有心腹在军中,要搞出动静来不难。

但如陈先生所说,闹出有何用?朝廷令张昭平息就可以。

张昭手里有兵,有钱,有粮。什么“兵变”镇压不下去?这真是叫人头疼啊!

叫“吕列”的年轻小将呵呵一笑,轻蔑的道:“真的吗?陈师爷,如果建州女真叛乱呢?

去年张昭在大帅岭杀掉建州女真苏护部首领之子图辉,苏护部上下可都是非常不满。

福余卫的残部真的很难剿灭吗?我看是海西女真四部不愿意尽力吧?都杀掉了,哪里来兵器?哪里来好处?

我们都知道,张昭身边带着三个营。新军营战斗力为天下之冠。但让他们出兵数百里作战,真的没有风险?

呵呵。”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