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四百八十八章 军队调动

明帝国的崛起 第四百八十八章 军队调动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早春的辽西走廊上,顺着笔直的官道,一队队的步卒高举着红色苍龙旗往广宁中屯卫而去。

正是张昭率领的新军营部队。

春天已至,温度回升。燕山山脉的道路变得通畅起来,物资运输变得便利。

张昭已经开始调换防线。镇守赤峰城一个冬天的辅兵二团回撤至开平休整,训练。

同时撤回的还有驻守大宁的五团,驻守兴州府的辅兵三团,驻守古北口的三团,驻守喜峰口的六团。驻守在兴州府各镇中的蓟镇军李秀部、孟平江部,卫信部。

令新军营主力二团守赤峰,新军营一团守大宁,新军营七团陈康所部守古北口,新军营八团方贯所部守喜峰口。

令已经整训四个月,由新军营派出的军官、军法官混编而成的蓟镇军第一师(5600余人)驻守兴州府中的兴州,美林镇,锦山镇等地。面向鞑靼右翼永谢布万户,以及位于兴州城西北方向锡林格勒大草原上的哈喇慎部。

需要特别一提的是,张昭的大舅哥李廷德选择进入蓟镇军第一师中担任军官。

新军营调出来的军官除开在与朵颜三卫的老哈河会战中立功正常的朝廷封赏、升职外,还要再升一级。

这没办法,谁让新军营是老师、蓟镇军是学生呢?李廷德因此官授百户。在蓟镇军中单独带一个连队。

令蓟镇军第二师负责宽城镇,松亭关、富裕镇,青城,以及兴中城的治安、安全。

蓟镇军第二师下辖三个团,同样是整训后的精锐士卒。军官组成是原本在大明皇家军事学院中学习的优秀毕业生和新军营抽调的军官以及军法官。

在老哈河会战中表现极其出色的陈文杰申请外调,任第二师中的千户。

第二师驻地在大凌河边的兴中城。主要是遮掩大宁城的后路,以及拱卫辽西走廊,并负责剿灭山中的盗贼。

蓟镇军的整编,目前只完成两个师的火器军队整训。其余的部队、琐事还在处理中。

整编、整训的地点分为两处。西边诸军、堡寨汇聚在顺义城,也就是原营州左屯卫的驻地,以及现在的大明皇家军事学院所在地。距离京师约六十里,方便就粮。

东边的诸军、堡寨各部全部前往开平城整训。这里的资源就不必多说。物资充裕,训练科目多。作为蓟镇军的招牌,第一师所部便是在这里训出来的。

同时,张昭令大明皇家军事学院中学习近五个月的学员全部毕业。成绩好的军官调入第二师中。

剩下的这部分毕业生的素质就不大行。有的人还想着官位大小,或者事故军事思想不过关,统一调配到还只是个半成品、名额不满的第三师中。

不过,这些人毕竟是因为支持张昭对蓟镇军的整编而选拔到大明皇家军事学院中学习。张昭不会苛待他们。

如果再整训几个月,能跟得上要求,就呆在第三师中。跟不上要求的军官,接下来还要组建两万名额的守备军。这里,会有他们的位置。

需要特别指出:因为新军营出战恐怖的消耗,庙堂诸公以及明军的勋贵、高级将领们早就发现火器军队特别费银子。不管是训练,还是出战。

因而,蓟镇军这两万名守备军,不是按照新军营的标准去配给的。而是按照十二团营的标准去配给的。即军中设有神机营(火器)、三千营(骑兵)、五军营(步兵)。

这样既保证战力,又少一些消耗。

大明的守备军队,将会按照这个标准去改革。当然,这只是第一轮的军中改革。等到大明富裕起来,守备军肯定也得全部换成纯火器部队。

李秀、孟平江、卫信所部共计约四千余人听令返回开平整训。

军官、士卒中表现优异的,该提拔的,全部都进入大明皇家军事学院学习。这是军事学院第二期的学生。

剩下的百战精锐士卒是准备补充到第三师中。以及对第一师、第二师战损的补充。

按照张昭的命令,李秀带着他的四十名亲卫,在燕山山脉中的兴州城以卫指挥的官职统帅蓟镇军第一师。

孟平江同样是带着一个警卫排,在大凌河旁的兴中城,以卫指挥的官职担任蓟镇军第二师的军事首官。

这是张昭对他们的提拔、照顾。真要去大明军事学院回炉学习几个月,这两个师的首官位置搞不好就不是他们的。

接下来还要打仗啊!军情如火。

两人将会一边带兵训练,一边学习新的战法。

而在搜索朵颜卫的王子察乌尔之战中表现卖力的卫信得到机会前往军事学院学习。他的未来,现在还不可知。

张昭推荐,但是朝廷没有批准的蓟镇副总兵江懿统帅第三师。张昭对他兢兢业业的态度还是很认可的。目前,还未成型的第三师驻扎在开平。

张昭前往辽东之前,还和江懿谈过一次。两人在张昭的住处大院中吃着火锅喝着酒。

江懿早从各种渠道打听到,张昭推荐他出任大宁总兵。但是朝廷诸公不同意。

“唉…”江懿举着酒杯苦笑一声,道:“大帅的恩情,下官铭记在心。下官没升上去,和大帅无关。”

张昭拍拍他的手腕,平静的道:“老江,来日方长。不要急于一时。”

江懿点点头。

二月初三,张昭率新军营一个师经辽西走廊,前往广宁中屯卫(锦州),准备推动辽东都司的改革、整训。

其下辖的是李逍遥的九团、刘二狗的四团,辅兵一团。

他首先要推动的是辽西走廊这里废除卫所、裁撤、整训军队的改革。

届时,山海关要留一个团驻守。辽西走廊这边预估只会留五千人的守备军负责治安、弹压地面。

其余的军户、部队,将会进入大宁都司,支援那里的建设,防务。准确一点说,就是去赤峰城。

从防守、后勤补给的角度来说,大宁城扼守要道,靠近长城,这是很理想的首府地点。

但从开发、防御的角度而言,赤峰城更适合做大宁都司的首府。

在张昭抵达广宁中屯卫时,整个辽东都司都已经开始沸腾起来。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