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三百九十九章 战争债券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三百九十九章 战争债券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张昭给弘治皇帝、朝廷所描摹的前景:覆灭朵颜三卫是为斩断鞑靼人在东线对大明的牵制。

而要覆灭朵颜三卫,朝廷并没有银子。所以,张昭说服朝廷,将北直隶军户迁往辽东屯田,积攒钱粮作为军资。

按照正常的逻辑,张昭这个计划需要三五年的时间。碰到天灾,指不定需要十年。

但是,就像不久之前,刘健、谢迁准备“赖账”收回张昭的兵权,把张昭踢到辽东去种地一样,张昭在一开始压根就没想靠种地积攒钱粮。

粮食,他准备通过海运,从东南沿海购买。直接运到开平中屯卫(唐山)的码头储存。

购买粮食的银子和军饷,他准备通过对高丽、东瀛的海贸去解决。

最多一年,他就会发起对朵颜三卫的攻势。

真当他会傻兮兮的在辽东屯田啊!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

在张昭的计划中,解决朵颜三卫要分三步走。这个计划他给老泰山王承裕讲过。

第一,将开平中屯卫(唐山)建立成为反击的基地。

第二,从古北口、喜峰口两路出塞、夹击位于承德的朵颜卫,然后在松嫩平原上取得据点。即原大明朝的大宁城!

第三,依托大宁城囤积各种物资、兵力,择机横扫松嫩平原上的泰宁卫、福余卫。

在这三步走的计划中,有一个很重要的节点,就是他出兵塞外,需要向朝廷禀报,取得许可之后,方才能出兵。

这么做无可厚非。历代王朝,战争的发动权必然要控制在朝廷手中。绝不能让大将擅自动兵。否则,让枪指挥朝廷,后果不堪设想。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东瀛。

战争最终是要为政治服务的。

换做张昭在朝堂中执政,他也不会允许麾下大将擅开边衅。

只是,张昭现在为大将,这对他而言是一道“枷锁”。不过,现在朵颜三卫突然攻打古北口,这是把机会送到他面前来。他直接要把这道枷锁砸掉!

张昭提出要报复朵颜三卫,乾清宫西暖阁中顿时有点热闹。群臣的感受各不相同,但总体而言气氛还是振奋的。张昭发出的是时代转变的“强音”。他们怎么可能没有感触呢?

弘治皇帝坐在铺着黄绸软垫的塌椅中,神情微微的兴奋。张昭这口号很对他的胃口。

弘治皇帝这个人其实很爱脸面的。这主要体现在有些事情他明知道是错的,但当时一定会把脸面圆上。其他的,事后再说。

比如:在原本的历史,弘治十四年保国公朱晖率军往西北作战,劳师无功。他依旧奖赏“有功”将士一万余人。朱晖、苗逵、史琳都受到封赏。但是,随后朱晖、史琳都被雪藏。

然而,此时户部尚书侣钟一句话是如同一盆凉水浇在弘治皇帝和群臣的心头。

五月份和鞑靼使臣谈判时还说没有银子开战,现在八月份就有银子?夏税还要几天才进京,而且都有用的地方。

弘治皇帝脸上微微兴奋的情绪都低落下来,轻轻的握着塌椅扶手,注目着场中群臣们的讨论。

张昭道:“下官有办法。下官请户部发行战争债券。这批债券期限为两年,收益率为5%。以国家赋税作为担保,由大明皇家银行作为承销商,在京中公开募集白银五百万两,作为此次覆灭朵颜三卫的战争经费。”

“不可。”

“不行。”

张昭话音刚落顿时遭到一片反对之声。包括李东阳、马文升。寅吃卯粮这是执政的大忌。

战争债券,这个名词属于新名词。但是此刻在西暖阁中的诸公,智商绝对属于大明朝最顶尖的一拨人。稍微听张昭描述一下,就知道张昭说的是什么意思。

打白条嘛!

只是,增加了一些其他的说法忽悠人去买。比如,拿税赋做担保。每年给5%的利息。

李东阳道:“张昭,此事不可行。我不担心对朵颜三卫的战争失败,关键是你打赢之后,用什么来偿还这笔银子?难道真用每年的税银去偿还?那朝廷还运不运作?非得搞的天下大乱不可。”

其一,朝廷的赋税要给天下的官吏发俸禄,还有给军队发军饷。不给,这两个方面都会出乱子。

其二,敢借钱给朝廷的都是些什么人?肯定是自持有一定的讨债能力。这帮人闹出起来,绝对会出事。

户部尚书侣钟道:“李阁老所言极是。”

左都御史戴珊道:“此例不可开。”

张昭道:“那下官以后军都督府的名义发行两年期收益率为5%的战争债券。以大宁都司旧地中的金矿、银矿作为抵押。在北直隶和南直隶共募集八百万两白银作为战争经费。”

这才是张昭真正的目的。

他其实并不想以户部为主体去发债。户部代表朝廷,这发的相当于是国债。

他可以借户部发战争债券,其他人难道不能借户部发个什么建设债券之类的?长期下去,户部的信用肯定会坍塌。这其实不利于国家治理。

李东阳、侣钟两人就是一愣。感情户部发债就要拿税赋担保,你后军都督府就可以用大宁都司旧地里的矿产抵押?

工部尚书曾鉴问道:“新秦伯,大宁都司旧地有金银矿?在何地?”

曾尚书也算是能臣。不过相比前面那几位来说,地位要低。所以对张昭比较客气。主要是张昭刚刚喷的半个朝堂不和他说话啊。矿务,正是工部的范畴。

大明朝的矿业,可以这样说一句,全都是朝廷的。但是,因为种种原因,目前是官矿和私矿并行。反正,朝廷很难从矿业中收到税。

张昭要拿还没有占领的地方上的金矿、银矿做抵押,朝廷也没理由阻拦他。

张昭肯定的道:“朵颜卫的地盘上肯定有。具体何处回头请工部的工匠去勘测就行。”

曾尚书一阵无语。考虑到张昭的政治信誉,姑且信他吧。

李东阳想一想,拿户部去给张昭做担保风险太大。现在金矿、银矿还没看到。向弘治皇帝道:“陛下,臣以为可试行之。若能募集到钱粮,则兵出古北口、喜峰口,灭朵颜三卫。”

弘治皇帝见问题解决,心中隐约有点担心张昭“忽悠”不到足够多的人去买“战争债券”。但又隐约有点期盼。毕竟可以解决战争经费的问题。朵颜三卫无故犯皇明,他为天子,难道不应该“报复”他们吗?

“准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