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三百五十六章 庆贺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三百五十六章 庆贺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张昭日常使用的马车由四匹骏马拉动。装着单向玻璃,马车内的环境宽敞、舒适。再放着冰块降暑,夏季出行并不算难受。

张昭邀请焦芳、王华、柳渊三人坐马车同行。其余的亲卫、吏员、各人的长随或是骑马,或是坐马车前往城东十里的美食镇。

马车先出正阳门,再折向东面,避开崇文门南的商业市场,顺着城东八车道宽的水泥官道直抵美食镇。

美食镇入口是一座牌坊。类似于现代高速路下来后“X县欢迎你”。这个牌坊的北面就是美食镇的管理委员会。负责镇中各种事务的处理。包括不限于:缴税、治安、裁决等。

张昭的马车从美食镇入口过去,在管理委员会三层楼东侧的办公室中,一个身姿挺拔的侍女手里拿着报纸,正好看到。张昭马车后面跟着十几名亲卫。十几匹马跑起来,声势很大的。

“小姐,张伯爷的马车刚刚过去。估计是去知行酒楼吃酒。你去不去见他?”

陈夕凤穿着轻薄的丝绸长裙,白底水粉色绣花。勾勒着她曼妙丰盈的身姿。她正坐在房间中的檀木椅中,喝着加冰的绿豆汤,十根手指的指甲涂成红色。

一头青丝盘起来,头戴金凤金簪。俏丽白皙的鹅蛋脸,丹凤眼水汪汪的。二九年华的小娘子,妩媚无端。

陈夕凤没好气的白自己的俏丫鬟浮萍一眼,道:“我见他干嘛呀。快念报纸。”

屋里另一名俏丫鬟穿着掐牙背心,对襟褂子,低头吃吃笑着。小姐这是“恼羞成怒”。明明心里想的很,却不好意思。那美白的方子可是天天用。

浮萍可不大怕自家小姐,嘀咕道:“小姐你发展美食镇有功劳嘛。在他面前表功有什么?”在陈夕凤明艳的丹凤眼瞪她之前,赶紧念起真理报上张昭的文章。

陈夕凤的容貌、风情、才华都是一流的水准,但她不识字。美玉微瑕。

浮萍站在窗户边,念道:“那些高声叫着天朝脸面的人,是什么人?是读了圣贤书的人。换言之,他们是不缴赋税的。国家养士一百余年。这些人就学会慷他人之慨。

这不仅仅是不要脸,他们连屁股都不要了。朝廷的赋税都是大明百姓所缴纳。圣人说,民为天。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这些人是崽卖爷田不心疼!”

“咯咯…,骂的好。”陈夕凤倚在木椅中咯咯娇笑,花枝乱颤,慵懒又妩媚,风情美丽。

浮萍没好气的白自家小姐一眼。

美食镇分区,占地约两千亩。而镇中的美食街呈一个“井”字形。知行酒楼就在西北的那个十字路口。

张昭几人在知行酒楼二楼要了间临街的雅间,边吃边闲聊着。

快到中午,美食镇中人气颇高。不时的能见到一些穿着短褂的青壮过来吃饭。这些青壮都是附近府县来京中打工,为美食镇的娱乐区搞建设的工人。

建设公司的建筑队伍早就分成三波:张昭的新府邸建设、美食镇外的球场建设、美食镇东南方向一里处。

因谈判落定,京中的舆论也转过来。此时张昭心情轻松,要酒菜后,慢慢的品着。最近真理报直接印刷两万份,把论道报打的找不着北。

但这应该差不多到极限。等“骂战”完,销量肯定会回落。京师两三百万人口,识字人口也就这么多。报业想要大兴,还得等基础教育的成果。

京师职业技术学院目前已经在招生。这不同张昭在南口村办的私塾。也不同于新军营初级学堂。这里培养的是产业工人。确切的说是印刷工人和纺织工人。

其主要作用就是扫盲,并能够进行简单的读写。学制为一年。学费目前是免费,但毕业后要在指定的工厂中干满三年作为对学院的补偿。当然,工作期间工资照付。

第一学期招聘的学生数量为500人。年龄最小为十五岁,分男女班。张昭可不想招十六岁以下的童工。这有一点矫情。按照明朝的情况,他把招生年龄设定为十二三岁最合适。

俗话说,半大小子吃穷劳资。如果有这么一个免费养儿子的地方,大明的百姓肯定会踊跃的送孩子过来。而女孩,以明朝的世情,十五岁嫁人的大把。

但是,张昭终究是一个现代人。别人招不招童工,他目前管不着。他自己的工厂还是要讲究一点。

京师职业技术学院在真理报上打广告后,目前已经招满。男生约450名,女生约50名。还有一大批人排队等着进来。盖因真理报、论道报两家报社的印刷工人月薪不低,比种地强。

这座学院,将来比张昭之前创办的私塾、新军营初级学堂对明朝社会的冲击要大得多。

张昭想到这里,内心里推敲着。这时,焦芳吃着糟肉,看着楼下的市井景象,感叹道:“美食镇越来越繁华啊!以后礼部对外的谈判,要都是伯爷这样谈,那可轻松得多。”

鸿胪寺卿柳渊借过话头,奉承道:“焦老大人说的是。下官先在这里恭喜伯爷。”

大明朝虽然文武殊途。而且存在着一条鄙视链。但是,鸿胪寺卿也不是什么清流职位。柳大人拍拍张昭这个当朝红人的马屁,也没什么心理障碍。

张昭笑着举杯,和三人共饮一杯,道:“现在还早。咱们几人要论功行赏,得等鞑靼使团回到草原后,税务司开始收税后。大概要到八月份去。”

几人商业互吹,说着朝廷论功行赏会派官位,还是其他。而后,张昭问王华道:“王学士,东宫近日在做什么?”他最近有点忙,差不多小半个月没见朱厚照。

王华一脸无奈的表情,也不好明说,道:“东宫前些日子在宫里胡闹,被陛下责罚。正被杨学士督促学习。”

张昭笑着点头。这几天事务繁忙,没顾得上小朱同学。等明天大朝会后要去见见朱厚照。看看他最近的情况。

六月十一日清晨,弘治朝的百官在奉天门进行大朝会。

鞑靼使臣要在朝会中接受朝廷颁发的旨意,将两国的互市协议带回草原。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