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反击开始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三百二十七章 反击开始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四月二十二日,张昭在西苑广寒殿中被弘治皇帝召见。他所想推行的国子监改革,乃至后续的教育改革就此停止,偃旗息鼓。

面对弘治皇帝的“敲打”,实际上一个暗流汹涌的陷阱,张昭涉险过关。

在失去某些东西时,他同时测试出一些底线:第一,他仍旧受到弘治皇帝的信任。为此,弘治皇帝赏赐一万盐引给他,避免被外界误读他的态度。

第二,弘治皇帝对他的定位是武将,不允许他涉足朝政。

那么,就当前的局势而言:农户闹事、报纸怒骂、御史弹劾,张昭进宫找弘治皇帝解决问题,这不是常规操作吗?

给弘治皇帝敲打,道理上讲的通,滋味不好受。但事情该怎么办还得怎么办。

五月初九上午,在乾清宫外一大片朝堂大臣们羡慕的目光中,张昭插队,被弘治皇帝召见。

等候在门厅中等着面圣的朝臣们忍不住议论起来。按照常理来说,面圣之前,众官员的心理压力都很大,没谁在乾清宫的门厅里闲扯。但是…

想想看,武英殿里搞“杀人不见血”的政斗,那气氛多紧张啊?一帮子老油条都敢当吃瓜群众,何况此时!实在是最近张昭被骂成京中舆论的头条。

“按照真理报上的说法,新秦伯所在的地方就是新闻点。哈哈。圣眷之浓国朝罕见啊!”

这话是扯谈。不过没人往皇帝身上扯。有人继续接腔。

“新秦伯鱼肉百姓,才占人家不到半亩的院子,这水平实在不怎么高?”

“嗨,袁大人,这背后有人推动的。以在下估计,此刻新秦伯面圣的消息传出去,定国公府里有人要吐血。千算万算,没算到新秦伯这一招啊!”

“哈哈。”

一帮子文官议论武勋,不说怪话怎么可能?

“定国公府最近有些活跃。科道里有些人想跟着搞个大新闻。”

“吕纪先和金陵魏国公府走的近。新秦伯要废除天下卫所,惹人不痛快。”

“你们说说,张子尚要多久?”

这话说的一帮二品、三品、四品的官员们都是一阵哀叹,目光巴巴的看向乾清宫的庭院。张昭这小子属于插队啊!他们都是排队的。

不知道里面谈的怎么样?天子究竟会以何种方式来帮他解决这个问题。

“臣张昭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昭给一名小太监带着进西暖阁中,大礼参拜。

弘治皇帝本来就住在西暖阁中,用叶子门隔开,里面是卧室,这外间相当于是客厅。

弘治皇帝正在书案前处理政务,穿着红色的龙袍,盛夏之时,纵然有冰块降暑,额头上还是有汗。

“平身。”弘治皇帝拿着朱笔,在一本奏章上御批,写完最后几个字,将奏章合上轻轻的搁在书案上,拿起消暑的绿豆汤喝着,问道:“张爱卿,今日进宫来见朕有什么事?”

司礼监太监陈宽和另一位司礼监秉笔王岳侍立在一旁。他们在这里协助弘治皇帝处理政务。

张昭来见天子为什么事,他们是心知肚明。对张昭直接用这“无赖”的招式解决问题,也只能夸他一句机灵。

外头看着声势浩大,只要天子不处罚张昭,谁能动得了他?无非是再被人骂几句罢了。

而也只有张昭敢这么玩!为这点小事就敢来求天子帮忙。圣眷这么不值钱吗?其他人谁不是在关键时候才动用私谊来求天子?

张昭站起身,道:“臣名下有一家银号,原来是给新军营的将士发饷银用。叫做大明新军发展银行。最近想要在北地发展业务,臣恳请陛下赐名,以增其信誉。”

“哦?”弘治皇帝饶有兴趣的放下碗,一名小太监捧着银盘接住白瓷碗,他转过身来,笑眯眯的道:“银行?就是去年你让人送到宫中发行银票的那家银号?”

张昭为什么而来,他大致也猜的到。真理报、论道报他每日都是要看的。可以了解到各种市井信息。倒不想张昭竟然是提出这么个要求来!

“是的,陛下。”张昭没废话银号和银行的区别。

弘治皇帝点点头,沉吟半响,哑然失笑道:“朕处理半天的政务,脑子都僵住,一时半会竟想不出好词。这样吧,朕先想想,明日派人去你府中告诉你。”

张昭“大喜”的躬身行礼道:“谢陛下隆恩。”他这幅“大喜”的模样自然是装出来的。这是属于不得不表演的时刻。他不至于为弘治皇帝答应赐名而狂喜。

银行的发展,有皇帝赐名的加持当然要增几分名气和保障。没有,一样也能往前走。

张昭之所以提这个事,是为接下来要说的话做铺垫。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张昭作为他的心腹爱将,这点面子还是要给的,道:“起来吧。不必拘礼。”

张昭“感激”的道:“臣遵旨。近日京中纷扰,有百姓状告臣在建造美食街时侵占其屋舍。御史弹劾臣不法,鱼肉百姓。臣愿请大兴县衙审查此案。令真理报、论道报全程报道此案首末。”

弘治一愣。

他其实做好安抚张昭的准备。张昭这不过是小错。不法的勋贵比他着严重的多了去。还不是呵斥两句就算了?但不想张昭竟然主动提出让有司介入,而且让报纸跟着报道。

这…

弘治皇帝有点模糊的感觉,似乎要抓住张昭这么做的用意。

张昭直接解释道:“陛下,目前京中舆论沸腾,即便是朝廷作出决断,外面未必肯信。那就让舆论去监督,形势自然就会慢慢反转过来。日后,朝廷遇到这类事,都可以如此操作。”

之前,丁国公府算随便欺负他,靠的不就是舆论先天同情弱者吗?他一直隐忍着,没有反击。

直到昨晚拿到陈夕凤给报告,对事情的来龙去脉有了解。这个时候自然要做舆论公关。

而在此之前,他“试探”了弘治皇帝一次。就是“赐名”的事。还是那句话,不鱼肉百姓的勋贵不是一个好勋贵。他只有知道弘治皇帝的态度,才好继续操作。

弘治皇帝可以说待他亲厚,还有点待子侄的意思。且弘治皇帝为人是很不错的。但他要真将弘治当长辈,那估计得悲剧。

自从上次被敲打之后,他现在心中非常谨慎。这是真实的生活,而不是看历史书。他不希望再出错!

弘治皇帝听完,心中放松。本以为要为张昭担一些科道言官指责的。现在张昭自己就能处理,笑道:“准爱卿所奏。”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