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三百零九章 勾兑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三百零九章 勾兑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李幽,表字子远。时年二十四岁,在顺天府府学中读书。担任着张昭和李东阳之间的沟通桥梁。

张昭治军严谨,没有让李幽进新军营。在营中巡视一圈,和吴臣、林文宁、孙启栋等军中将校交流情况,然后,在新军营外的小镇中和李幽见面。

京营的驻兵营地位于京城北十里。新军营当初不受重视,被分配在营地的最西端。

这一年来,新军营不断的发展,不仅仅是士卒增多,更重要的是从兵部要来了大批火器制造工匠,锻造燧发枪。

因而,营地早就开始扩张。修建工厂、兵营、家属宿舍区、学校、训练场等等。

主要是向北,向西,向南圈地,然后营建。其实张昭新划去的三千亩荒地,距离新军营的驻地就不远。只有不到一里路。

新军营向南建设有一个约500人的家属宿舍区。这是最早一批到新军卫的工匠的住所,逐步扩建而成。这批工匠们的待遇自不必说,家属们每日都要消费大量的物资。

在家属区五百米处,正好是一处交通要道,慢慢的行成一个小镇,名叫:新军集。

傍晚的夕阳在天际燃烧得通红。就仿佛如今京中如火如荼展开的废除卫所试点工作。

张昭在一间茶铺外招待着李幽,“目前王老大人在国子监毕业生中和吏部等着选官的人中抽调了一批人手,官吏约八十人,在朝阳门外设衙。

叫做试行改革卫所司。

将卫所土地核查,和人口核查一起进行。优先登记、更改军户的户籍。和顺天府诸县的官吏一起编造成册。土地赎买,这一块可以稍稍推迟。”

李幽有段时间和张昭没见面。他的形象倒是打理过,奈何自身条件不佳,看起来还是有些獐头鼠目。

李幽喝着粗茶,看着新军集中来来往往的百姓,微微一笑,道:“子尚兄,你何必诳我?王老大人就算想推动赎买土地之事,恐怕也难。就我所知,京中大量的权贵涉足其中。

英国公、成国公、定国公三家都在其中。这是国朝最顶尖的一批勋贵。而且,寿龄侯张鹤龄、长宁伯周彧也都卷在其中。你想收钱,可不容易。

寿龄侯生性吝啬,试行改革卫所司敢去收他的银子,他必然会去宫中闹腾。”

李幽之前和张昭有心结。这段时间他担任沟通的桥梁,和张昭接触几次,那根刺淡去很多。主要是,张昭卖李教谕的人情,拉了他一把。他心中感恩。

所以,此时他直接把话说透。

张昭就笑,道:“李子远还是那个李子远啊!”

李幽这个人,性情狷狂。他第一次见李幽时,李幽就是一边喷人,一边端着酒杯,仰着脖子猛灌美酒。

此时李幽这样说话,倒不是对他有意见,而是其一贯说话的方式。甚至反而可以说,这是其亲近的一种表态。若是心里提防,李幽焉敢如此?

李幽说的事,他当然知道。他的老泰山王承裕最近没少为此事发愁:寿龄侯就是个搅屎棍啊!

李幽听的出张昭话里敲打的意思,配合的收敛起脾气,压低声音道:“子尚兄,你考虑不考虑杀鸡儆猴?都察院江西道御史吕纪先就是很好的一只鸡。”

他没有详细的说明,但他相信张昭听的懂。

吕纪先阻扰废除卫所试点失败,声望大跌。而且和他搅合在一起的勋贵都放弃他。失败者没有人权。

张昭也有足够的理由整治他。怎么,当今天子面前的红人,国朝的名将就随便你骂吗?不付出点代价?

这可以通过李阁老去操作。

张昭悠然的一笑,喝着茶铺里的茶水,道:“这没有必要。反对者,什么时候都有。我难道能一个个的去打倒?专心做事就好。正所谓: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一个吕纪先只是利益集团推出来的代言人而已,他打掉一个,将来还有另外一个。譬如现在张鹤龄就被推出来。

他的眼光不能那么肤浅,只关注到个体身上,而是要考虑如何肢解、消灭旧有利益集团。这样才能成功。

李幽一愣,他没想到张昭给出这么个答案。这和他设想的完全不符啊!

张昭的性格不是有仇必报吗?

张昭笑笑,他内心里对李幽并不是特别信任,进入正题道:“阁老让你来传什么话?”

李幽回过神,说道:“阁老着我问你,税务使的人选可曾考虑好?”

张昭沉吟着道:“阁老中意哪个人选?”

李幽也不隐瞒,透漏道:“户部郎中徐贵。”徐郎中是李阁老的得意门生,和李阁老走动的很紧密。算是他夹袋里的人。唯一的问题是,徐郎中曾在弘治十三年把张昭坑惨了。

张昭奇怪的道:“徐郎中才只是正五品。担任正三品的税务使有点难吧?”

李幽解释道:“朝廷现在是试行互市。只开榆林和宣府两个点。李阁老的意思是先让徐郎中升一格,以正四品的税务司副使的身份主持此事。”

这他娘的还能这么操作?李大佬玩的真是溜啊!

至于说徐郎中如何由正五品升正四品,这就是京官的优势。京官正五品,外放一个宣府的正四品有问题?完全没问题。

张昭道:“我没有意见。新军卫最近正在开采铁矿。我希望兵部分一半冶炼矿石的工匠给我,还有剩余的全部火器制造工匠。以后兵部的火器由我提供。”

李幽想一想,道:“我会回去和阁老说明。问题不大。”一个主导互市贸易的税务司副使换一堆工匠,这谁不会算账?

张昭笑道:“说起来,我倒是忘了问,兵部尚书的人选定了吗?”

张昭固然是宠臣,且把手伸到边境贸易上,但他在朝堂上的职业定位还是个武将。六部这种大佬级别的人事,内阁和天子不可能去问他的意见。

原兵部尚书马文升升任吏部尚书后,这个位置便空着的。暂时由左侍郎熊绣署理。

李幽倒是知道些内幕,道:“李阁老中意右都御史,两广总督刘大夏。此事很有可能会在最近定下来。”

张昭和李幽谈完,目送他离开。自有长随和茶铺会账。张昭翻身上马,望家中而去,心中有些感慨。

弘治十三年,徐郎中一句话就让他从青龙镇中的明理书院“辍学”。现在,他一句话就可以决定徐郎中的仕途。

这要在玄幻小说里,他都可以吼一句:“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莫欺少年穷!”

不过,他和徐郎中的恩怨已经了结。他没那么大的杀气。当时站在徐郎中的立场,也不能说他做错了。

当然,他心里还是可以有些得意的。奋斗两年,他总算不是草民了!

而刘大夏的到来,是一个变数。张昭对这位弘治名臣的印象很不好。据说,郑和下西洋的海图就是他烧的。此人是否会给废除卫所改革造成困扰呢?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