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两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两百九十七章 弘治教子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这十几天的时间过去,担任美食街总经理的陈夕凤已经选好一块区域作为美食街的地址。

从法华寺一带的青楼往东行10里,这里人烟相对稀少,只有两个村落,约几十户人家。剩余都是大片的荒地。

陈夕凤正在动用股东们的人脉,在大兴县衙的主持下购买荒地。十万两白银的启动资金已经陆续到位,落在大明新军发展银行开设的户头上。

镇远侯府出资8千两,占8%的股份。驸马都尉崔元出资一万两,占10%的股份。陈夕凤个人出资占2%的股份。陈记出资一万两占10%的股份。

董朗代表董家出资,占5%的股份。英国公府占2%的股份。长宁伯府占5%的股份。

张昭作为大股东,出资五万八千两,占58%的股份。婉儿给他留的6千两白银全部投入进去。他以个人的名义向大明发展银行借贷5.2万两白银。

且不提张昭新秦伯的身份,他在京中任何一家钱庄都可以贷出大笔的白银。当然,京城中没有一家银行能在短时间内拿出这么多白银罢了。

他个人做为大明发展银行的占股90%的大股东,这笔银子就可以很轻松的贷出来。不然,后世那些商业财团为何要控制银行?金融操作是以银行为基础的。

当然,这笔银子拿出来,张昭是要付利息的。

太子朱厚照跟着张昭、驸马都尉崔元来看了一圈,就返回宫中求见弘治皇帝。主要是目前这一片都是荒地,连建筑图样都没有,朱厚照兴趣不大。

弘治皇帝正好在西苑中休息,把他召进含元殿中。

朱厚照刚进宫中,就见父皇正在大案前作画,母后在旁边看着。被母后视为掌上明珠的永嘉公主并不在这里。

朱厚照行礼后,和弘治皇帝说起今日的见闻,问道:“父皇,张昭说用报纸教化读书人,这是什么意思?”

弘治皇帝手里拿着狼毫笔,上面吸饱墨汁,正沉吟着。张皇后担忧的将朱厚照拉过去看他受伤没有,“皇儿,你怎么偷偷的跑出宫去,出了事怎么办?张昭真是胆大妄为!”

由不得张皇后不紧张。朱厚照是她唯一长大的儿子。这是她下半辈子的依靠。

弘治皇帝早就知道。张昭和朱厚照约好出宫,他就得到消息。而他默许此事。显然,张昭给太子灌输了些新的东西。温和的笑道:“皇后不必紧张。京师这里很安全。”

说着,挥挥手,让侍奉在含元殿暖阁里的太监、宫女都退下,再对正被张皇后折腾的朱厚照道:“那皇儿觉得读书人需不需要教化呢?”

朱厚照一脸的问号。读书人教化个什么?略微一下,感觉有点头绪,但一下子抓不住。

弘治皇帝微微一笑,见手里毛笔的墨汁滴到宣纸上染成一个墨团,一副画都要毁掉,但他并不心疼,而是继续教导太子,“外朝的御史是不是读书人?他们整天给朕说,这是祖制,那是祖制。这不许做,那不许做。朕是天子,还是他们是天子?

再比如,这次京中的舆论风波,朝野都在弹劾张昭,说他废除卫所,是要祸乱天下。真的如此吗?”

朱厚照大约有点明白了,但是十二岁的小正太还是很难用语言去总结他的感受,直言道:“父皇,这天下是我们朱家的天下!不是御史的天下。”

弘治皇帝满意的笑起来,一副老父亲的慈祥表情,孺子可教也,道:“嗯,你能这样想,朕心甚慰。回去再好好想想。不过这些话,就不要对先生们说起。”

他执政十五年多,早就发现大明的权力架构、运行流程是怎么回事。皇权和相权存在着天然的矛盾。

所以,太祖皇帝留下遗训,敢言立宰相者,杀!

但是,皇帝的经历是有限的。不是谁都有太祖、太宗那样的精力。阁臣们的权力逐渐增长,文臣势大。而宣德皇帝让司礼监批红,创办内书堂,来抗衡外朝。

皇权,由相权分散开的文臣集团,宦官。这是大明最基本的权力结构。厂卫就是皇权的利器。

他执政以来,并不喜欢用太监干预国政,也不喜欢用厂卫。前朝往事足以为戒。他信任、依赖他的老师们,让他们担任阁臣,治理国家。所以,有些事情他会退一步。

但是,有些东西得教给太子。

文臣们既然掌权,就不希望身家性命寄托于皇帝一念之间。他们抗衡皇权的办法,其中之一便是掌握着舆论!上书骂皇帝,迫使皇帝屈服。

之二是辞官。国家是无法离开大臣们治理的。否则就会出乱子。

朱厚照受到父亲的鼓励,心中振奋,躬身行礼道:“是,父皇。”告辞退下去。

弘治皇帝扭头对张皇后笑道:“皇后,不要生气。张昭是忠臣。”

教化读书人,这小子是真敢说啊。他真的只有十八岁?连权术的东西都看的这么清楚?

张皇后本来是张昭有点不爽的,擅自把太子带出宫。这成何体统?而这两天她弟弟又在她面前念叨张昭的不好。

“娘娘,他张昭区区一个伯爵,怎么就敢在京西郊占三千亩良田。简直是持宠而娇!”

“娘娘,臣也想要三千亩良田。给父亲、母亲多添一件衣裳,多添一道菜。”

张皇后虽然当时把弟弟寿龄侯给骂了一顿,但心里对张昭还是有点看法的。

她很清楚事情的经过。天子是酬功,赏赐他一栋府邸。派司礼监跟着他去挑。结果张昭在京西北郊外划走三千亩地。说是荒地,难道不能为良田?

所以,她觉得张昭胆子很大,借着有军功胡来。这次带太子出宫给她的感受一样如此。

不过,弘治皇帝亲口“求情”,张皇后固然能拿捏住丈夫,但不愿意为点小事而争吵,忽而展颜一笑,将脸上的阴霾都收掉,娇声道:“陛下如此说。臣妾自然是信的。呀,陛下,画染墨了。这大半天的功夫白费。”

张皇后虽然年过三十,但忽而做小女儿形态,娇媚多姿,引人心动。

弘治皇帝“哄好”老婆,教好儿子,心中很畅快,哈哈一笑,“不妨事。朕回头再画就是。”

弘治皇帝教子时,张昭回到小安镇中。稍后,准备出使鞑靼的梁储来访。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