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两百八十九章 激辩(一)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两百八十九章 激辩(一)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乾清宫中,宫女们帮弘治皇帝穿衣、洗漱。看天色,今天早朝自然是有免掉。

其实,明朝自成化皇帝之后,皇帝不上早朝不是什么稀奇事。弘治皇帝在早朝上早开始懈怠。阁臣每次劝谏,点头而已。只是,弘治皇帝每天都会召见大臣,没人会说他不勤政。

弘治皇帝在东暖阁中吃着早餐,清晨的阳光在宫殿檐角斜斜的照射来。太监萧敬在餐桌边侍立着,顺着天子的意思,讲着最近宫内外的一些“趣闻”。

“殿试结束后,士子们在京中交游。基本都是在议论新秦伯张昭关于废除天下卫所的议论。”

弘治皇帝喝着燕窝粥,神情温和,不疾不徐,“王承裕的折子递上来了吗?”

“还没有。”

弘治皇帝点点头,“嗯。这样也好。事情一件件的来。”

自去年西北大胜后,本来今年开春以后就非常轻松的。他每日只是照常处理政务即可。最忙时就是二月份免掉河南灾税粮。可自打张昭回京后,他倒是忙起来。

忙一点无所谓,能解决问题,让皇明蒸蒸日上,他并不介意。

其实,是否和鞑靼人互市,他本来只打算和三位阁老、兵部尚书马文升商议。

但是,在御前会议中,首辅刘健和次辅李东阳意见不符。刘健持反对态度。而李阁老支持张昭的提议。谢阁老又是另外一种意见。

他不得不下令廷议此事。他个人内心中,还是倾向于张昭的方案。

早饭后,弘治皇帝消消食,看了几本奏章后,就往武英殿而去。

昨夜小雨,到二十日上午,云消雨霁。

皇城东南的文渊阁中,首辅刘健交待服侍他的中书舍人几句,离开公房,往武英殿而去。

沿途的官吏,纷纷避让在路旁。和刘健有关系的,则恭敬的行礼。

稍后,李东阳,谢迁两人纷纷从文渊阁中出发。

而此时,参加廷议的文武官员已经陆续的从东华门、或者西华门进宫,往武英殿汇聚而来。

张昭上次来武英殿还是前年。因为,他教朱厚照踢足球,被刘健等人知晓,谢迁令人弹劾他荒废太子学业。

当然,这件事的本质,是文官集团中的某些人想把他从太子身边清除出去。

当时,在武英殿中的群臣规模要小得多。毕竟,涉及到皇太子的学业、名声。只有重臣在。

而现在张昭走进武英殿中,就发现足有三四十人。或是绯袍,或是青袍。青袍很好理解,这是科道。十三道掌道御史,六科都给事中都有廷议资格。

张昭的便宜岳父,新上任的户科都给事中王承裕就在殿中。不过,他最近挨骂比较多,正闭目养神,并没有和同僚们交谈。

绯袍自然是阁臣、尚书、侍郎们。外加都御史戴珊,通政使秦云舒,大理寺卿。

相比于文臣们豪华的班底,武臣们就只有寥寥数人,俱是五军都督府的都督。这还是和军务有关议事的廷议。若是人事议题,武臣就不用来了。

大殿之中,以御座坐北朝南为基准,文左武右。张昭走到武臣班列的末尾站着。

张昭刚一进来,各种目光就冲着他看过来。

满朝文武大臣,见过张昭本人的不少,没见过他的一样不少。甚至几个科道言官在奏章上骂张昭骂的狗血淋头,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正主。

张昭倒没什么好怯场的,目光平静的站在自己的位置处。正好在镇远侯顾溥下首。

随后,净鞭三响,弘治皇帝在随行的太监们簇拥下出来。

“臣等参见陛下!”

武英殿中群臣在建极殿大学士刘健的带领下躬身行礼。明朝和“我大清”还是有区别的,不是每次见到皇帝都要下跪。大臣们有一定的体面。

“平身!”弘治皇帝坐到御座上,俯视群臣,目光从武臣班列末尾的张昭身上扫过,开始议事。

张昭关于和鞑靼人贸易的那本奏章,内容早随着邸报传遍朝堂,十三布政司。但是这本被内阁票拟后的奏章,还在弘治皇帝手中,此刻弘治十二年的状元、翰林编修伦文叙充任读本官,朗读张昭的奏章节略。

等中年大叔模样的伦文叙朗读完,弘治皇帝环视群臣,徐徐的道:“诸卿对张爱卿此议有何疑虑均可提出来,让他解答。”

武英殿中出现短暂的沉寂。

今日议事的主题,群臣当然都是知道的。只是,最敢言的科道言官们最近都集中精力骂张昭搞的废除卫所的事。关于边贸互市,都是些老生常谈的观点,总不能在御前乱开口。

户部尚书侣钟道:“张都督,本官有一事不解。何谓国内生产总值?天下之财九分,有其定数。按照张都督的观点,天下的财富是可以增长的?”

侣钟够不上名臣的坎儿,但也算是能臣。在明朝有一种财富观点很盛行:那就是天下的财富总值是定数。

朝廷收税也好,赈灾也好,都是在分配天下的财富,而不是创造出财富。

至于说,每年税赋的多寡,这是因为在各个环节的开支增长、浪费,还有就是缴税百姓在减少的缘故,更多的财富、人口被缙绅们隐匿、获取。

所以,这就有造成两种方法。第一,要求节俭。社会风气奢华往往会被士大夫们认为世风日下。第二,增加更多的在册百姓,增加税赋来源。

王承裕在西北试点,废除卫所,给国家增加数万可以缴税的百姓。所以在废除卫所还没有定论的情况下,就给其酬功升职。

至于说为什么不去清丈土地,清查人口?这个别问,问就弄死你。

新军卫晋升为新军营,张昭是以伯爵的身份担任新军营都督,拱手道:“侣尚书,在下认为是的。劳动创造价值。具体到边贸这件事上来,核心思想就是两条。第一,朝廷只收税,交易完全由民间商号去完成。

第二,交易的物品要作出限制。用日常消耗品、奢侈品去交换战马,毛皮。”

张昭根本没和户部尚书争辩,而是直接往贸易问题上带。去阐述劳动价值论,他疯了才干。他理论水平没那么高!

户部尚书侣钟当然知道贸易的好处,他干的财务工作。他只是担心搞互市搞得亏本就麻烦。现在听张昭这么说,朝廷只管收税,点点头。

这时,另外一人出声。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