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两百六十六章 不待见(上)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两百六十六章 不待见(上)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湖面上的寒风阵阵,湖波荡漾。

“絮雪,别理会那个傻逼。以后啊,这社会终究会打破程朱理学对女子的种种约束。”

张昭走到侧面,帮王小娘子戴好斗篷,搂着她将吹来的寒风挡住,微笑着说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程朱理学对女子的禁锢有点过了。当女子可以自食其力时,整个明朝社会就会发生深刻的变化,而相应的,这个时代的哲学也会变化!

他是很看好王守仁的。

走在身旁的秋月忍不住插嘴,掩嘴笑道:“少爷,你在骂人呢。”她觉得曾秀才有病。对小姐还有想法。

瑶琴眼波流媚,看着张昭的侧脸,刚才一幕真是心情愉快。为张昭辩护道:“那曾秀才就是该骂啊。”

王小娘子清廋、明艳的脸蛋浮起绝美的笑容,感受着夫君的体贴、细心,心中如饮甘泉。微微仰头看着他,清声道:“我才不会为这种人生气。相公,那个玄幻小说是什么?”

张昭嘴角微微翘起来,和三人一起前行,细说道:“玄幻小说是一种小说类型。里面家族的势力无比庞大。而一个修士被开除出家族,基本就意味着没有修行前途、完蛋。

但是,国朝可不是如此啊!我是说,对曾复哲的处罚太轻!”

王小娘子禁不住娇笑,道:“你这样说,曾二叔怎么听得懂?相公,你要为我大动干戈,指不定外头会怎么传我的流言呢。”

张昭就笑,“红颜祸水、绝代妖姬?絮雪,你不是这样的风格啊!”和三人笑闹一回,道:“平凉府那里,曾家是清查卫所土地的主要阻碍。总要杀鸡给猴给!就拿他们家开刀吧!总要叫我心中出这一口恶气!”

王小娘子轻轻的浅笑,感受着他的那份情意,清声道:“嗯。”

也没在湖边吹多久的风,走一圈便算了。张昭、王小娘子带着丫鬟们坐马车回去。

坐在檀香袅袅的精美马车中,张昭和王小娘子、瑶琴、秋月逗趣着。话题么,自然是不会缺的。有太多可以聊的东西。张昭的经历,王小娘子在西北地面闯出名号的经历。

瑶琴、秋月两人虽然没有和张昭到最后一步,体检却是都被张昭做过。

如镜子一般的湖水、树林、书院渐渐的消失在地平线中。

张昭的三原县的行程至此告一段落。

其实,关于玄幻小说,他还有一点没和王小娘子她们说。一般的套路是,主角在历经艰险终于取胜,夺得宝物后,需要要装一波逼,来证明宝物之厉害。

曾秀才,就是被打脸的对象。

但张昭其实并不在意这个。以王小娘子在西北的名气,他纳其为妾,不甘心的人肯定会有啊!

他是在想,他和王小娘子不算曲折,但却于平淡中逐渐浓郁的感情之路。

他在韦州血战之后,将西北的“明珠”摘走!

十一月的冬季中,张昭带着美妾、俏丫鬟、亲卫们于十二日启程,带着车队迤逦的离开三原县。

经由关中平原、凤翔府、固原、红城堡、宁夏中卫一线,北返灵州。

这是因为,张昭的车队中,不仅仅有王小娘子日常起居的用度,她喜欢的器物,书籍,衣裳,饰物等,还有她的嫁妆。同时,还有最后一批发给新军卫的物资。

林文宁第二次来王家采购,采购额是两万两白银。其中一万两采取银票支付的方式。其余则是现银(战场缴获的物资卖不少银子)和以张昭个人名义的借贷。

这批物资都是走张昭现在回去的路线。因为黄土高原中是不可能大规模运输物资的。

张昭走这条路线也是要和他的便宜老丈人、清查土地的钦差王承裕见面。

王承裕率先动手的不是最容易成功的宁夏为,而是采取先难后易,一开始就在查甘州卫。稍后,平凉府的曾家就被牵扯进去。真以为两家是亲家,一点牵扯都没有吗?

张昭并没有调远在灵州的新军卫前来固原城,而是将周豫的奋武营八千精锐调来坐镇。

十一月底,风雪弥漫在固原城中。秦纮秦总督加固、扩建固原城的工期在大雪来临前就暂停。民夫们被解散回家。

张昭从王家的府邸中出来,带着王小娘子,到城中的驿站去见王承裕。

王承裕继承着王恕的衣钵,颇有名臣风范,这次出京任钦差办事,没有住在王家在固原城中的府邸(便宜张昭了),而是住在驿站中,以示只有国事,没有私谊。

马车在雪中平稳的行驶着。水泥如此利器,固原城中自然是铺水泥路。大雪纷飞,道路湿滑,马车也不敢提速。

“相公,没事吧?”王小娘子握着张昭的手,有点担心。她怕张昭和父亲的关系处理不好。这是张昭第一次去拜访她父亲。她自然是去过很多回。

张昭给她一个安心的眼神,“没事。”

一行人徐徐的进驿站中。早就随从去通报。这边亦有驿卒过来照料马车。张昭和王小娘一起穿过仪门、庭院,到驿站中最好的院落中见王承裕。

张昭这个人有点“便宜岳父不待见”体质。方晶的爹如此,王小娘子的爹依旧如此。倒是婉儿的爹,他正宗的岳父,还能闲扯几句。

不过,换过来想,要是他养了十几年的女儿给人做妾室,估计他也想打人。

王小娘子到后面陪她姨娘说话。张昭和王承裕在前厅里枯坐。

抛开翁婿的关系,身为王恕的继承人,三原学派的领袖,王承裕在明史中留了一笔。而且,是和王恕在一篇传中。当然,他的功绩主要在学术著作上。

三十八岁的王承裕时任兵科给事中(从七品),面容和王恕相仿,坐姿端正,穿着淡青色的文士长衫,面无表情的拿着白瓷茶杯喝茶,对张昭很看不上。

他一代文章大家,三原学派的领袖,关学的重要人物,随口问几个经义上的问题,张昭都答不上来,这如何让他满意?

弘治八年,他在三原讲学,亲自讲授,师道自居甚严,弟子咸知敬学。张昭这种读书人,在弘道学院基本上要被开除。连他女儿的水平都比不上。

张昭沉吟一会后,懒得再和王承裕谈经义,拱手道:“王大人,我到固原城有几日,准备雪停之后继续北返灵州。这固原镇的事情,得定下来了。”

说是固原镇,其实就是对平凉府大族曾家、甘州卫一帮蛀虫的发落。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