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两百四十九章 祭拜、计划、闲聊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两百四十九章 祭拜、计划、闲聊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数百人名士兵外加数百名民夫的默哀,这一幕令每一个人身在其中的人有所触动。

稍后,张昭又率众人到城外明军的埋骨地祭拜。鞑靼人清理明军的尸体,并非是因为文明,而是要避免瘟疫。花马池是他们大军进出的明长城的通道。

城东两里的沙地里,坟地已经得到加厚,免得给野狗、狼把尸体吃掉。但谁是谁已经没法分出。都指挥使王泰的首级据说还在小王子手中作酒器。

张昭沉默的看着眼前如一座小山的土坟堆,“刘将军,用水泥在这里修一座烈士陵园吧。不要让人来打扰他们长眠。”

“嗯。就怕鞑子又来。会毁坏陵园。”

张昭断然的道:“那就让他们再也打不进边墙来。我回头上书朝廷,让你部精锐都转为燧发枪兵。我在西北这几个月把你们训练出来。”

刘雄知道在这里不合时宜,但还是忍不住脸上露出喜色,躬身行礼道:“下官谢张相公。”

他手握数千燧发枪兵,在边镇的地位会大幅提升啊。前途无量。一想起这个,他对张昭的吩咐就更加上心。

当然,朝廷如果决意在陕西、三边建立一批燧发枪兵,肯定不会只有他这一部。回头张相公那里还有的扯皮。

张昭不以为意,做个手势示意刘雄起身。谁还能是圣人不成?有名利上的追求很正常。眺望着黄沙漫漫的平野和绵延的明长城、关卡、城池。

花马池城这里极限是驻扎五千人。粮草、饮水这都是大问题。但如果把这五千人里换成两三千燧发枪兵,摆二十个连队在长城下,这种平原地形,抵挡四五万鞑靼骑兵不在话下。

其实,真要说防御,他和新军卫留在西北这里,把弹药、枪械补充足,等新兵训练完毕,他立即就能把河套、东胜卫收复。打到归化城下都轻而易举。

但是,打下来之后呢?

明朝之所以退守九边,就是因为归化城这些地方难守。这地方无法屯田,难以驻扎大军。距离边墙又远,辎重运输困难,大量的损耗国库钱粮。

所以,张昭现在的目标,应当是把燧发枪和战术教授给明军,将战略防御阶段转化为战略相持阶段。而不是跳过这个阶段,直接转为战略进攻。

步子太大容易扯着蛋。

他现在出塞去打鞑靼,很有可能会出现明成祖那样的旧事,把草原上的大佬们揍的嗷嗷叫,但是始终无法占据这片土地。草原上变幻大王旗。

张昭要的,是将漠南、漠北都囊括进明朝的版图。沙俄能驱使哥萨克骑兵为其开疆拓土,明朝为何不能照搬这一模式呢?

本质上,还是要国力增强才行。

这是他不愿意此刻留在西北驻守的原因。接下来,推行完边军轮换、退役和预备役制度试点后,他会随着大军返回京城接受朝廷的封赏。然后,他会为增强明朝的国力而努力。

这个时间可能会是四五年。其实就是在弘治朝改革、积蓄,在正德朝征战。

届时,他会亲率大军出塞,灭鞑靼、瓦刺,饮马翰海,封狼居胥。一举解决困扰中国千年的北虏难题。

简单的祭拜,表达哀思后,张昭率领着众人返回花马池城休憩。等汇合下午时来的新兵二团,他们就准备返回灵州城。

此时,刘雄已经把修建纪念碑和陵园的事情安排下去。

走在回城的路上,一行人骑着马,心里都是有些沉甸甸的。黄沙吹拂而来。

这时,庞泰打马上前来,愧疚的道:“少爷,这次西北大战并不仅仅只有我父亲他们牺牲,还有更多的军人死的籍籍无名!我之前表现的太消沉,对不起少爷你和父亲的期望。”

张昭略有些诧异,没想到凭吊、祭拜一行会有这个效果。但不管怎么说,他都为庞泰重新振作起来而高兴。将马背上的水囊拿出来丢给庞泰,道:“

小泰,死者长已矣,生者自苟活。我们终究是要向前看的。老庞为国家,为民族,为百姓而死,死得重于泰山。你能稍稍解开心结,我很高兴。好好干,别给老庞丢脸。”

“是,少爷!”

庞泰挺起胸膛,抬手敬礼。

在这一刻,这个年仅十四岁因丧父消沉近两个月战场嗅觉灵敏的少年终于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

回到繁忙的如工地的花马池城中,参将刘雄给张昭一行安排住处和午饭。张昭让他自便,吃过午饭后,带王武、韩瓒几人在明长城上漫步。

花马池这里的长城早就是脆弱不堪。一个个的民夫轮班在长城内外受工匠的指挥,用水泥、石条修缮着城墙。

张昭穿着土布军装,扎着腰带,英姿勃勃。几个民夫打量张昭几眼后,放下手里的工具、水泥,跪在地上欢喜的道:“小人参见张相公。”

张昭略有奇怪,让他们起来。一问才知道这是在一个多月前在韦州城下解救的灵州百姓。当即派韩瓒和监工说一声,和这几个民夫在明长城上闲聊起来。

“官府以工代赈,你们在这里做工,家里的日子还过得下去吧?”

几个民夫互相对视一眼,略显沉默。

张昭叫王武拿一壶酒来,递给他们,“你们大胆的说,言者无罪。”

其中一名中年男子大口的喝着酒,喝的有点急,连连咳嗽几声,还回味的小声嘀咕道:“好酒。”

他见韩瓒几人看过来,讪讪的一笑,道:“张相公,我们这些人世代都是军户。到这里来做工,一分朝廷的银子都拿不到。全是那些都指挥使,卫指挥使拿去了。”

另一名年轻点约二十多岁的男子出声道:“叫我说咱们卫里的指挥使也未必见着银子。他争的过那些官儿?”

张昭意识到“以工代赈”出了问题。赈济的对象依旧贫苦。但也不急,听他们抱怨一会,这才问道:“没有银子拿,那你们这些军户,这个冬天怎么熬?”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