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楼(上)

明帝国的崛起 第一百四十二章 看他起高楼(上)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从兵部调拨三百名火器工匠到张昭的新军千户所的事拖延了数天才得以完成。

弘治皇帝有口谕,李东阳李阁老、英国公张懋都赞成。按理说这事应该是一路绿灯。但兵部尚书马文升这位老大人与众不同,做事情一板一眼。

二月二十六日试枪时,马文升不在场。因而,专门派人到新军千户所拿数支燧发枪重新测试射程等技术参数。等结果出来后,发现其有效射程确实可以和弓箭相当,这才悉数将定好的300名工匠并其家属调拨过来。

这就是一代名臣做事的风范。这事搁在别人身上,不怕皇帝心里不舒服么但是他确实不怕。

兵部下辖约两千余名工匠,供应着朝廷所有军队的武备,特别是京营和边军。所打造的武器,并非仅仅只有火铳、火炮。还有各种火器,以及冷兵器。

凭白的调拨给张昭,若每月上缴的一百支燧发枪不合格怎么办

张昭对马文升的做事风格只能说一声“服”。但耽搁这五六天,他的玻璃都烧制出来了,再加上安置工匠们的时间,十天的时间就过去。他的时间很紧迫啊。

在张昭忙着接收兵部调拨来的火器工匠和其家属时,寿龄侯张鹤龄的玻璃也烧制成功。

玻璃的制造技巧,中国自古就有。相传是由古埃及人发明,由古罗马人从印度传入中国。中国的秦汉时代有典籍记载,还有玻璃实物。而玻璃的制造技艺吹制法,在明中期时已经颇为成熟。

此时,京城宣武门外就设有琉璃厂。这是专门为皇室烧制建造宫殿的琉璃瓦、玻璃。

自元朝定都北京后,在宣武门外琉璃厂一带建造许多琉璃作坊,为修建皇宫材料。至明朝时扩大其规模。直到嘉靖二十三年修建外城后,琉璃厂不便在城中烧窑,而迁至现在的门头沟区的琉璃渠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至今。

所以,张鹤龄在拿到张昭的配方之后,搜罗工匠,购买原材料都不废什么力气,按照新配方去烧制玻璃很快就得以成功。

三月初七,崇文门外大市场中最顶级的酒楼清江楼中,寿龄侯张鹤龄包下整栋酒楼,召开售卖玻璃的“洽谈会”。

京中里有几个繁华之处所在。崇文门这里一处。这里是京杭大运河的终点。

没错,按照明朝的规矩,人员在通州下船,再来京中。但是进京的货物可以沿水路再直行至崇文门外。当然,这里设有朝廷的税关。且是天下第一税关。

所以说,明朝经商不缴税是一种误导。税率不高倒是真的。而且,免税的群体较多。

二楼的雅间中窗栏微微开着。寿龄侯张鹤龄和弟弟建昌伯张延龄一起喝着酒,时而看看楼下“洽谈会”的情况。两名打扮得花枝招展的名妓作陪。

“大哥,真有你的啊我听说前几日张昭的国泰商行在这里也搞了一次洽谈会卖玻璃。”张延龄看着酒楼下满是商人的盛况,颇为羡慕。但他知道自己哥哥的禀性,再垂涎也没有。这事没他的份。

张鹤龄哈哈大笑,傲然的道“那小子做事就是白为我做的你看,他卖酒,我卖酒。他卖玻璃,我照着学。他能奈我何”说着,将长随叫进来,“去问问张二情况如何”

那长随领命而去。

酒楼一楼的大堂中,京中颇有些实力的商户掌柜们各自带着随从坐在八仙桌边吃酒、听曲。二楼东南角,有十几名歌姬弹奏着乐器。他们由大伙计们去排队、打听消息。

寿龄侯要卖玻璃,仅仅他府中的几家店面,在京中能卖出去多少必须要与人合作。而且要给外地行商一些份额,让他们贩卖到全国各地去。

双方各有需求,因而相谈甚欢。

当然,在这一片和谐的氛围中,未必没有潜藏着暗潮。

一楼大厅东北角处,穿着蓝袍长衫的卢员外带着两名亲随慢慢的品着酒。同桌的还有不久前他在寿龄侯府中结识的平江伯的嫡次子陈泰。

陈泰约二十岁出头,请教道“卢员外,侯府的玻璃镜价格和国泰商行相比略便宜,而且分为大镜子和小镜子。你这次来,是打算买多少银子的镜子去卖”

这时节,只要不是从事特殊行业,并没有经商范围登记的说法。卢员外卢奉在京中经营着一家钱庄,但同样有几间商铺。上次二锅头他便直接订购了一千两银子的货。寿龄侯府立即对他青眼相待。

卢员外五十多岁的年纪,来自山西,身家颇为雄厚。旁人按照银号的股本预估,他大概有一万两银子的身家。真实是多少却无人得知。

当然,这个身家于个人而言很吓人,但是于一个家族、商会而言,只是个毛毛雨而已。想想以此时明朝海贸的规模,那些沿海大家族有多少资本

所以,卢员外一直在京中寻找着“鱼跃龙门”的机会。

卢员外笑笑,低声道“陈老弟,你出身名门。我交你这个朋友。此次的玻璃,我一钱银子都不打算买。”

陈泰一脸的震惊,“啊”

卢员外笑一笑,解惑道“我问你,白酒能喝掉,这玻璃是能吃还是能喝呢”

陈泰摇头,若有所思的道“卢员外的意思”

卢员外伸手指指大厅正中被围着的张二管家,道“侯府这里卖玻璃还是采取的卖白酒的办法,先收钱后供货。假设这玻璃不好卖,你觉得还会有人再来侯府提货吗

前几天国泰商行采取的是按提货比例收取保证金的办法。这个办法是和商号们共同承担销售的风险。京中最有实力的一批商号都在和国泰商行合作。”

届时这帮商号都会是国泰商行最忠实的拥护者。凭着他多年的商海经验,他预感寿龄侯府的玻璃生意会出事。

说话点到为止。卢员外笑呵呵的喝着酒。

陈泰似懂非懂,但是明白卢员外的意思,拱手谢道“多谢卢员外提醒。”他得回去和妹妹商议。

这时,大厅中坐在大案后的张二站起来,笑呵呵的拱手,“在下去更衣,马上就回来。”说着话,往二楼而去,侯爷叫他呢。

情况情况当然是一片大好。他已经卖出五千两银子的玻璃。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