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二十二章 乡中事了。

明帝国的崛起 第二十二章 乡中事了。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张昭带着婉儿从后院出来时让周大娘去隔壁蒋家庄请丁管事来帮忙。这个人情得用掉了。他刚刚对方差役说“我只需要等十几分钟”时,其实已经看到丁管事带着人混在人群中。

丁管事瘦高身材,穿着短衫,带着幞头,带着两名随从走进花厅中。

蒋家庄就在两个村落的隔壁,青龙乡中不少人都认识他。这里面就包括刘大户。他的心顿时提起来。他能在青龙乡中横行,那些人惹不得他心里还是有数的。

张昭客气的拱手,和丁管事见礼,道:“丁管事,烦请你将这个讹诈我家的劣绅押到县中,我请县尊为我做主。”张昭指着刘大户。

围观的村民们都是一脸的疑惑。因为,刚刚要栽赃嫁祸张昭的明明是方衙役这些人啊?怎么张小相公却指着刘老爷?

明代有句俗语:车船脚店衙,无罪也该杀。像衙役这种人物,作恶多端,其社会地位非常低下。但是,一旦衙役手里拿着“牌票”,那就是代表县令,来一趟乡下就像鬼子进村一样。

张昭心里有数。

他的计划很简单,动用蒋家庄的武力,将刘大户弄到县里去,家里这面的局面自然化解。而他前两天晚上才和徐县令见过面,在县令面前要个体面,严惩刘大户有多难?

粮长,在青龙乡那是代表税务的大佬,但在县里还是小民!没有完成税收任务的粮长,被县令打板子、枷号在县衙外常见的很。

当然,他做事一贯细致。去县里之后,他会散步相关的谣言,把舆论造起来。这年头,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一个乡间大户逼迫童生卖家产,他天然会取得舆论支持。

刘大户背后的一些关系就不好运作吧?刘大户家里没读书人,两百亩地的身家能维持着,肯定有些官面上的关系。

而徐县令如果给他这个面子,县衙上下,他再打点打点,要动方差役一样不难。有县令给的政治风向,有白银带来的威力,他肯定能让此人翻不了身。

这混蛋看婉儿的眼神让他很不痛快。

丁管事哈哈笑道:“贤侄,你在乡里何须这么低调?什么阿猫阿狗都欺负上门来。你只管看着。”说着,对身边两名彪悍的汉子道:“有劳两位。”

这两人约二十多岁,穿着常服。其中一人上前一步,伸手一巴掌将要栽赃张昭的方差役扇到地上,“你算个什么东西?”另外一只手熟练的拿出腰牌举起,高喝道:“锦衣卫办案,闲人闪避。”

说时迟,那时快。

另一人一脚将刘大户踹在地上,捂着肚子呻吟。他带来的长随和白役在听到“锦衣卫”三个字后,全部都呆在原地,手脚发凉,不敢乱动。

张家的前院中,汇聚在此的村民们在刘大户宣布秋税方案后就准备离开,但随后张昭和刘大户、方差役的的冲突又让他们留下来。这其中有打听消息的意思,也有看热闹的想法。

而此时,听到“锦衣卫”三个字,反应过来的人都立即跑掉。弘治朝的锦衣卫不算凶狠。锦衣卫指挥使牟斌很“温和”。但是锦衣卫凶名在外!

张昭其实也愣住。丁管事怎么把锦衣卫牵扯进来?他一个读书人,和锦衣卫牵扯在一起,将来的名声怕是难听的很。但此时他能说什么呢?

很快,两名锦衣卫校尉将方差役、刘大户拿绳子绑住。两人嚣张的气焰不再。其中一人过来抱拳道:“丁管事,事情办妥了。张小相公,这两人我们先押回卫中,必定会给你一个交代。”

张昭心里的情绪没有流露出来,拱手致谢,沉稳的道:“多谢两位。”

两名锦衣卫押着人离开。前院里紧张气氛这才缓过来。

而此时,很多人反应过来:横行乡中的刘老爷被送到锦衣卫中。这意味着什么?经过这件事,刘老爷肯定威风不再,不敢再来南口村横行霸道。

一名中年村汉吐口唾沫,嘲笑道:“他之前那么威风,死到临头还不是个没卵子的货色。我看到他尿裤子了。”

村民中有人哄笑起来:“哈哈!”刘大户在南口村很不得人心。

方差役和刘大户的跟班一个个的落荒而逃。

“刚才还在这里耀武扬威,现在像条狗一样。”

村中的长辈张四伯笑呵呵的转身离开。本村难得出个强力人物。张昭这里现在很乱,有些话他回头再来说。

婉儿、吴春时、周大娘并张家的佣人们则是喜笑颜开,心中一口恶气呼出来。

吴春时、周大娘招呼着还留在这里的村民落座、喝水、说话。

婉儿跟在张昭身后,心情激荡,“二哥…”微微仰视着那挺拔的背影,漂亮的杏眼明亮,熠熠生辉。她之前还在想二哥怎么打发刘老爷,不想是这样痛快的方式!

刘老爷带来的那些人很讨厌。还有那个衙役,看她的眼神很恶心。但是这些人在二哥面前又算什么呢?土鸡瓦狗!

张昭正邀请丁管事到后院稍坐。这时回头,笑着摸摸婉儿的头,“婉儿,没事了。跟着我。”他以为婉儿是想要旁听来龙去脉,婉儿是管家娘子嘛!

到后院落座。张昭给丁管事斟茶,微笑着道:“丁叔,今天真是谢谢你。只是,这怎么回事,我还没搞明白?”

丁管事喝着茶,笑眯眯的道:“贤侄,这事说来话长。我蹭你一顿饭没问题吧?”张昭指挥整治出来的饭菜确实可口,他颇为想念。当然,也有拉近关系的意思。

张昭笑着点头。

时间正好在中午。张昭吩咐下去,周大娘带着仆妇整治了一桌酒菜。张昭正好从京城里带了酒水回来。美酒佳肴,一一陈列在前厅的八仙桌上,张昭、丁管事、吴春时三人落座。

婉儿在后面吃饭,几名雇工和仆妇偶尔上菜,来听个一鳞半爪。

丁管事品着酒,将事情经过说来,“贤侄,上次你去庄中做菜,我家老爷对你很看重。吩咐我照应着你这边。你出门在外不知道,刘大户这几天上跳下窜。”

刘大户到县里改黄册将张家的田地改为上田的事情,他怎么不知道?他在青龙乡中二十年,这点人脉还是有得。

“我得了消息,去城里给二管家汇报。我家老爷派了两个锦衣卫校尉来等着。这不,刚好是守株待兔,给贤侄你出这一口恶气。进了锦衣卫他们别想好过。”

张昭恍然,吃一筷子鱼肉,心里沉吟着。

丁管事兴致很高,接着道:“贤侄,锦衣卫胡小旗的意思是他一定会给你一个满意的交代。他们先把人弄去熬几天,怎么收尾由你说了算。我在这里先恭喜贤侄发财。”

刘大户和方差役想要从锦衣卫里出来,必须要拿钱买命。而看胡小旗的意思肯定会分张昭一笔。刘大户这是吞人家产未成,自己反倒掉进坑里去。

真是可笑啊!

张昭笑一笑,举杯道:“丁叔,谢谢。”

饭后,张昭、吴春时送走丁管事,从村里往回走。路遇两个下地的村民,笑呵呵的站定打招呼,“张少爷。”神态亲热、尊敬。这显然是刚才的余波。

张昭一一回礼,带着吴春时往回走。

吴春时心情舒畅,笑呵呵的道:“少爷,老丁这么卖力气。不枉当初卖他一个人情。这下子,刘老爷肯定再不敢惦记家里的地了。”

张昭微微一笑,“他以后就是想惦记也没那个能力!”

不仅仅是刘大户,经历这么一遭,之前惦记张家田地的那些人都会收敛。锦衣卫出手有麻烦、隐患,不过也确实省事、有威慑力。都帮他省下他去县里运作的时间。

至此,乡中事了。

“昭居乡中,才具渐显,时人敬服。昔,有大户连衙役欲谋昭家产,以秋税迫昭,间问杀人案。乡中有不忿者怒曰:何以此事污张相公。乃缚二人至县中。”

——《正德风云志》,王世贞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