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明帝国的崛起 > 第二十一章 恶客上门

明帝国的崛起 第二十一章 恶客上门

作者:九悟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52 来源:笔趣阁

张昭微微蹙眉。

他刚从京中回来,本来心情就微微抑郁。在明中期,无法快速科举通关进翰林,这自然让人很不痛快!而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他还要拿出头悬梁、锥刺股的精神头去苦读。这更令人郁闷。

偏偏此时,这个刘大户再来“袭扰”。

明代不是汉朝,特别是京师这一带,很多事情不是论武力,而是论“王法”。穿越者谁会把乡间的一个大户当回事?然而,刘大户两次上门来。

婉儿正言笑晏晏的和张昭说这几天分别后的情况,也不欢迎刘大户到来。见张昭皱眉,清声道:“二哥,他怕是知道你前几天是吓唬他的了。”

张昭晒笑一声,道:“婉儿,走吧。正好把这件事了结。”

他原本就没打算让刘大户好过。按照计划,这事应该是等他和徐郎中“和解”的消息传开后再处理。那样会很轻松。但既然刘大户找上门来,那择日不如撞日。

周大娘看着两个小主人,心里却是很担心。几天前少爷是吓唬刘老爷的?那可怎么办?

张家前院,花厅内。

再次登门的刘大户依旧是大马金刀的坐着主座中。依旧装模作样的拿着他心爱的紫砂小壶喝茶。依旧是奴仆六七人,外加长随、账房。

另外,还有同来的方差役,并四个拿着绳索张牙舞爪的白役。个个神情傲慢。

院落里,正在家里做事的几名仆妇神色惶惶,胆战心惊,这个架势谁不怕呢?

此时,农忙虽然结束,但田地还是要照料。张昭的管家吴春时并两个长工都不在家。

刘大户看看从花厅后出来的张昭、婉儿。胖胖的脸上露出讥讽、矜持的笑容,“张家小子,没想到我又来了吧?县城里的消息,我都已经打听清楚。你当众得罪了户部徐郎中,真以为能遮掩的过去?”

张昭神情平静的“哦”了一声,也懒得去和刘大户解释什么。这才两三天的时间,他和徐郎中“和解”的消息还没扩散。

实话说,张昭现在心里很不耐。他的目标是走科举、仕途、中枢这条路,谁耐烦和一个乡间的大户斗智斗勇,纠缠?用网文的术语讲,这叫拉低逼格。

“那刘员外想要怎么样?”

刘大户斜张昭一眼,目光由上打量到下,很不屑。他实在搞不懂张昭哪里来的底气这样和他说话?

要说张昭读书读傻了,上次来的时候明显不是。这是个明白人。莫非是他昔日横行乡间的威名,这小子不知道?

刘大户的长随上前半步,嗤笑道:“张小子,你问我家老爷想要怎么样?上次来索要你家的十亩地你不许,这次可就不止十亩,而是要二十亩。”

婉儿穿着长裙,身段修长、婀娜。十四岁的小姑娘容颜俏丽娇美,翻个白眼道:“你想得美。”

她是张家的管家娘子,向来是精明强干,内外事务打理的井井有条。上下人等都很服她。但是,在二哥面前,她心情不自觉的放松,流露出小女孩的神态。

婉儿聪慧,见识明断。刘大户在青龙乡中确实很威风,兼并了很多人家的土地。可这又怎么样呢?二哥一回来就告诉她,书院的事情已经解决。

这刘大户怕是还蒙在鼓里而不自知。只是不知道二哥要怎么打发这帮“恶客”。

“呵呵,这位就是张小娘子吧?果然是个十足十的小美人。”说话的是正在花厅中溜达的方差役。

他穿着一身标准的明代衙役装:青色箭袖,腰间裹着红裹,带着平定方巾,帽檐上插着羽毛。嘿嘿一笑,贪婪的打量着婉儿,“我们今天是来收税的。”

就这说话的功夫,张昭的前院,不断的有南口村的村民进来,看向厅中的“交锋”。

刘大户作为本地的粮长,带着差人来村中收秋税。消息传出去,立即就引得村中震动。谁不想听听今年秋税是怎么个章程?

方差役瞥一眼院中的村民,继续道:“张小娘子,县尊已经发下牌票,开始征收今年的秋税。刘员外是本地粮长,你家秋税加耗多少,还不是刘员外说了算?

你哥哥还不是秀才相公。皇粮国税还是要缴的吧?不卖地还能如何?怎么是我们想的美?”

这里额外说一句明朝的基础架构、税收制度。明朝的基层最低一级便是到县。所谓的皇权不下乡。地方上靠的是自治。设立:里长、老人、粮长,分管行政、司法、税务。

粮长通常都是以本地大户充任。刘大户担任刘家里的粮长自然是实至名归。而他也没少在其中上下其手的捞好处。

国朝的税粮,正税是三十税一。这是固定且不能更改的。地方上的猫腻在加耗中。而作为粮长,只需要把加耗征上来,具体谁家多缴谁家少缴在其权限内。

这就是刘大户想要“拿捏”张家所在。不听话就让你多缴“加耗”,你受得了吗?

方差役这话说的厅中的随从并几个白役纷纷嘻嘻哈哈的出声吆喝。

“小娘子,别心存侥幸,早早从了我家老爷才是。”

“哈哈。张小子,我们家老爷看中你家的地,你还跑得了?现在县里的黄册上,你家二十亩地全是上田。早点卖掉吧?不然缴税能压死你。”

“你们要是不听话卖地,今年冬天县尊修河堤,张小相公肯定是要去河边走一趟。届时不小心失足落水,那很正常。真以为我们是吓唬你吗?”

荤话,嘲讽,恫吓的说辞扑面而来。其中的强势,无耻,颠倒黑白,那是不必说的。

吴春时带着两名长工脚步匆匆的从田野里赶回来,到家时,张家的前院被塞的满满当当。

他挤到前面去,正好遇到摇头叹气的村中长辈张四伯。张四伯对吴春时摇摇头,“小吴,你家麻烦着。”

吴春时嗯一声,心里打鼓,腿有点发软,但还是走到厅前,“少爷,小姐,我回来了。”

张昭回头看一眼老吴,点点头,将明显给气着的婉儿护在身后,阻隔方差役恶心的眼神,微微皱眉。正要说话时,刘大户忽而有动作。

刘大户四十多岁的年纪,白胖胖,将紫砂茶壶放下,站起来,咳嗽一声,双手下压。刚刚还很喧闹的村民们便逐步安静下来。其在乡中的威势如此。

刘大户看着聚拢在此的村民,眼神睥睨,一股掌握着生杀大权的感觉油然而生,骄矜道:“今年秋税还是老规矩。正税之外,加耗是一倍。都赶紧回去好生准备,别闹出事来。”

再转头对他刚才可以忽略的张昭,压迫道:“你家二十亩上田,秋税三石米。南口村的加耗,你家出十石米。拿出来吧!”

前院里的村民们顿时有些骚动。

婉儿站在张昭身侧,不满的抗声道:“刘老爷,我们家总共才五亩上田…”

刘大户冷笑一声,打断道:“张小娘子你有意见,可以去县里和老爷们说。县衙里的黄册上,你家就是二十上田…”

张昭摆摆手,同样打断刘大户的话,平静的道:“刘员外,前段时间蒋太监给了我70两银子。卖不卖地,就不用你们费心。秋税我交得起。”

话音一落,满场寂静。

张昭卖染料配方得了些银子,这件事南口村、东刘村中的村民都知道。所以,对张昭家的伙食,多雇人没有疑问。刘大户同样知道。所以,他认为秋税加重,可以压迫张昭。

这里面有一点需要说明,二十亩地的产量当然不只十几石粮食。但是还要留口粮,还有用去换日用品。基本上,一个农民秋下来,刚刚吃饱而已。

君不见,明末时加饷,看起来不多。一亩地几钱银子而已。但多少自耕农破产?

秋税加重,按照常理确实威胁到张家。但是,谁想到张昭能从蒋条件那里拿到70两银子呢?

刘大户在他气势最盛的时候,于此时,就仿佛是给张昭扇了一耳光。胖脸上的脸色顿时阴沉下来。他查明白情况,抢在某府管事、某杂流小官、举人管家等人面前“动手”,还去县里改了黄册。结果,屁用没用。

方差役站在厅中,面向前院,看看眼前挺拔、俊朗的青年,还有容颜出众的小娘子,讥笑道:“就算你说的是真的。今年交得起,明年呢?再一个,我明说吧。你不卖地,我手头正好有个杀人案,听说死者和你认识。”

这就是要明目张胆的栽赃嫁祸。这种事方差役平日没少做。讹点钱什么的,这属于基本操作。

张昭笑笑,淡淡的道:“方差役是吧?解决这件事,并不需要等到明年。我只需要等十几分钟就行。”

说着回头。就见隔壁蒋家庄的丁管事带着人从厅前走进来。他身边跟着气喘吁吁的周大娘。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