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日月 > 第六十一章 光与暗

盛唐日月 第六十一章 光与暗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47 来源:笔趣阁

吏部选院,水炉子发出欢快的“咕噜”声,将热水源源不断沿着铁制的管道,送入一间间空旷的屋子内。然而,却不能给屋子内带来多少暖意。

这座平素专供官员回长安接受考核的建筑,规模实在太大了。在寸土寸金的皇城里,简直就是一个异类。而今天整座建筑内,连当值的小吏也算上,都没超过二十个人。因此,里面愈发显得阴暗冷清,让人一走进正门,就觉得寒气透骨。

正对着正门的选院正堂,右仆射萧至忠,侍中杨綝、同平章门下三品李峤、御史大夫韦嗣立、礼部尚书崔湜、散骑常侍赵彦昭、兵部侍郎张说、都水监大使毕构、著作郎贺知章等九人,围成半个圈子,在各自的矮几后正襟危坐,每个人脸上,都写满了凝重。

最近圣眷正隆、风头也正劲的吏部员外郎张九龄,在这里完全排不上号。只能外围的位置,找了把胡凳,然后手捧着一碗茶水,默默发呆。

茶水中,倒映出一张年轻却写满了疲惫的面孔。

张家庄距离长安城没多远,他今天跟张潜的交谈气氛也非常轻松。双方都是聪明人,交情还非常不错,所以都聪明地避免让彼此难堪。然而,就这样一次轻松的探病之旅,却把张九龄累得筋疲力尽,直到现在,还没回复过精神来。

“子寿,他真的什么要求都没提。除了让人赔偿他的作坊和严惩刺客?!”一个苍老的声音,忽然从正堂中央传了过来,带着明显的怀疑。

“没有!”张九龄放下茶盏,红着脸起身拱手,“什么都没提,甚至对赐爵之事,都不是很热衷。”

“子寿坐下说话,这里不是朝堂,老夫亦不是吏部尚书!”散骑常侍赵彦昭笑了笑,冲着张九龄轻轻摆手。

话虽然说得和气,却让张九龄愈发觉得浑身上下都不舒服。犹豫再三,才硬着头皮补充:“依在下之见,张少监其实对功名并不如何热衷。对于墨家在当世的地位,看得也不怎么重!”

“然而,他终究是墨家子弟!”仿佛早就料到张九龄会替张潜说话,散骑常侍赵彦昭又笑了笑,再度轻轻摆手,“子寿且坐!此番能将佛门势力逐出朝堂,张少监居功至伟。我等无论如何,都不会亏待了他!”

“多谢奂翁!”张九龄讪讪拱了下手,缓缓落座,再度对着茶碗开始发呆。茶水中,倒映出他眼睛里的无奈与愧疚。

以他的耿直性子,其实并不适合代表儒家的去试探张潜的口风。然而,在座的几位儒林名宿,要么年龄已经直奔七十,要么早就将张潜视作了自己的门生晚辈,比他更不适合去张家跑那一趟。所以,只能赶他这只鸭子上架!

“老夫还是先前那句话,张用昭乃是当世奇才,品行端正,心性坚韧,假以时日,必将成为我大唐的擎天巨柱!”仿佛要兑现自己对张九龄的承诺,散骑常侍赵彦昭扭下头,看着周围所有同伴,郑重说道,“但是,我等暂时却宜进言圣上,以厚禄显爵以酬其功,不宜让其进入朝堂参政。否则,一旦将来其他墨家子弟蜂拥而至,我等必将追悔莫及!”

“当初薛怀义出任大总管之时,可没见有谁如此防微杜渐!”毕构立刻翻了翻眼皮,毫不客气地提醒。

薛怀义乃是僧人,却做过好几次大将军领兵出征。当时赵彦昭在朝中官职虽然不高,却是有资格向武则天进谏的御史。然而,那个时候,他却丝毫没考虑让一个和尚做大将军,会不会对儒家的主政地位产生冲击。而这会儿,他却以墨家子弟的身份为缘由,力阻张潜进入朝堂参与议政,未免有些过于前后不一。

“隆择!老夫知道你视张用昭如自家子侄!”俗话说,打人别打脸。听了毕构夹枪带棒的话,赵彦昭顿时面红耳赤,叫着对方的表字,高声咆哮:“正是因为择天大圣皇后将各种来历不明的人,硬塞入朝堂,我等无力阻止,才导致大唐的国运急转直下。而如今,我等既然有了能力阻止,就必须防微杜渐!”

“然后,就让浑天监里塞满了和尚?国子监里,执教者几乎个个都是居士、善人?”毕构眼下的官职虽然远不如赵彦昭,影响力却丝毫不比此人差。又翻了翻眼皮,不紧不慢地反问。

这话,就更戳人肺管子了。不但让赵彦昭感觉十分难堪,执掌吏部的右仆射萧至忠,掌管御史台的御史大夫韦嗣立,还有礼部尚书崔湜三个,都红着脸,坐立不安。

若不是浑天监中有人这次配合僧人,故意隐瞒了日蚀将出现的观测结果,可能在座众人,根本都不会意识到,佛门已经对朝堂侵蚀到了如此严重的地步。而随着高僧慧范被剥夺了封爵和官职,勒令回家思过,九寺五监、三省六部的主官为了避免浑天监的正监和少监的命运,落在自己头上,纷纷主动展开自查,众人才愕然发现,原来京官当中,有那么儒林子弟,已经变成了佛门、拜火教、十字教,甚至月牙教的虔诚信徒!

对于这种尴尬的情况,吏部和御史台肯定难辞其咎。而礼部,则是十字教和月牙教的重灾区。作为这三个部门的主官,萧至忠、韦嗣立和崔湜,无法感觉脸上不发烧。

“咳,咳咳!”侍中杨綝无论什么时候,都喜欢做好人。发现萧至忠、韦嗣立和崔湜三个的尴尬,咳嗽了几声,笑呵呵替三人辩解:“隆择,火气不要这么大。虽然京官中,有太多的居士和善人,但其中大多数,只是求个心安。平素无论念的是什么经,都没忘记自己的是陛下之臣。即便浑天监出了几个不肖者,你也不能一杆子打翻所有人!”

“既然平素无论念什么经,都可以做陛下之臣。为何墨家要被另眼相待?”冲着杨綝的年龄和从不害人的作为上,毕构对此老还保持了几分尊敬。拱拱手,笑着反问。“据毕某所知,墨家还是我华夏诸子百家之一。而您老刚才说说的那些教派,却全都来自蛮夷!”

“隆择恐怕是误会了,老夫此语不是针对张少监!”老侍中杨綝的涵养不是一般的好,笑了笑,低声解释:“老夫的意思是,无论他们信的什么教,对圣上不忠心的,终究是少数。而老夫记得,张少监也曾经说过,大唐之所以为大唐,便是因为气度恢弘,包罗万象。吏部不因为有人信佛或者信什么教,就否认其才华;御史台不因为有人念了与我儒家不一样的经,就否认其贤能;礼部不因为他去了什么庙,拜了什么神,就对其另眼相待,才是我大唐气度!至于墨家,在老夫眼里,不过是跟拜火教,十字教,新月教一样的教派而已,只要其人的能对大唐有用且忠心,老夫才不想管他平素念的是什么经!”

这番话,说得可太有水平了。非但成功将萧至忠、韦嗣立和崔湜三个给解了套,让毕构听了之后,也连连点头。

然而,散骑常侍赵彦昭,却依旧固执己见。摇摇头,沉声说道:“对大唐来说,海纳百川当然没错。然我儒家想要维持董贤之后的正统地位,却必须防微杜渐。这回好不容易才将佛门的势力从朝堂上驱逐出去,决不能前门打虎,后门迎狼!”

“若不是用昭将和尚的法坛砸了稀烂,就凭我等,恐怕再于朝堂上痛陈三天三夜利害,也无法阻止慧范进来逼迫圣上!”毕构撇了撇嘴,冷笑提醒。

“这才是墨家的可怕之处!”赵彦昭摇了摇头,做痛心疾首状,“隆择,老夫知道张用昭对你有恩,也知道你上次落难,老夫等人没有及时出手相助,你心里有怨气。但那些都是个人荣辱,而现在,老夫说得却是整个儒家的未来。”

“儒家的未来,就靠恩将仇报,嫉贤妒能,打压异己,这样的儒家,能有什么未来?”毕构狠狠瞪了此人一眼,继续大声冷笑。

“老夫也不是想恩将仇报,毕竟散职和爵位,还是要建议陛下从优赐给他的!”赵彦昭被挤兑得再度面红耳赤,却坚持自己的意见正确,“只是不想让他参与朝政,也不想让墨家由此得到重新崛起的机会,威胁到我儒家的正统!”

“那还不是打压?”毕构卡了他一眼,冷笑着反问,“况且你能打压得了他几天?你以为给他一份高高的虚职,一份显赫的爵位,就能将他养起来?以他的本事,怎么可能今后不再立新功。届时,你这招岂能坚持得下去?圣上又怎么可眼睁睁能看着你如此弄权?”

不待赵彦昭辩解,深吸了一口气,他又语重心长地补充,“你今年已经六十有四,在座之中,除了子寿之外,谁还年青?咱们即便联起手来,全力打压,又能压得了他几天?而万一他被别人所拉拢,掉头与儒家为敌,你今天所做的一切,岂不都将是弄巧成拙?!”

“这……”赵彦昭老脸通红,雪白的胡须因为生气而上下颤抖。

右仆射萧至忠,侍中杨綝、同平章门下三品李峤、御史大夫韦嗣立四个,则相对看着彼此的白胡子叹气,心中顿时好生烦躁。

他们都老了,而张潜还年轻。他们现在对张潜的打压越用力,将来张潜成长起了之后,大权在握,也会十倍百倍地还在他们的弟子门生头上。

而他们跟张潜之间,根本没什么矛盾。只是一方属于儒家宿老,而另外一方,却是墨家新锐!

“唉,如果能让他将轰掉法坛那一招交出来就好了!”就在众人都忧心忡忡之时,礼部尚书崔湜忽然手扶额头,高声感慨。

话音刚落,立刻引起了一片苦笑之声。内圈端坐的所有大佬,都暂时停止了叹息,相互对着摇头。

无论张潜怎么解释,今天几乎在场所有大佬,包括一直试图阻止张潜参政的赵彦昭在内,都相信慧明和尚所建立的法坛,绝不是因为失火,或者天降流星所毁。他们其实都在怀疑,张潜手里,有一个可以召唤流星,指哪砸哪的杀招。所以,他们当中的绝大部分,才对儒家未来在大唐的正统地位,更加的忧心忡忡。

和尚们会用虚妄的转世福报之说骗人,会拉拢皇族为自己张目,会耍弄各种阴谋诡计。但是,和尚们的所有伎俩,却都在他们的理解范围,并且儒家对这些门道,其实也很擅长。而张潜被和尚们逼到绝路上之后所用的火流星,却远远超过了他们的想象力!

“其实我等没必要帮他遮掩。他如果真的有召唤火流星的秘法,不妨劝他献给朝廷。届时,哪怕老夫将礼部尚书的位置让给他,老夫都心甘情愿!”见大伙都光顾着苦笑,却谁都不接自己的茬儿,礼部尚书崔湜心里禁不住发虚,却硬着头皮补充。

“如果他不肯交出来呢,谁有本事去逼他?又拿什么理由去追他!”实在有些受不了这位同僚的一厢情愿,兵部尚书张说忽然叹了口气,幽幽地询问。

登时,众人全都面面相觑。

甭说大伙没理由逼迫张潜交出师门绝技,即便有理由,甚至请到了圣旨撑腰,谁带头去承受他的怒火?一旦把他逼急了,“轰隆”一颗火流星砸下来,谁有本事能够扛得住!

当然,为了一劳永逸地解决麻烦,大伙也可以摆下鸿门宴,骗张潜入内。然后再像吕后杀韩信那样,将他擒拿杀害。只是,这样做,却有违在场大多数人的心性,也绝对不可能取得毕构,张说和贺知章三个的同意。

“用昭是个心地良善的,老夫如果豁出去死皮赖脸相求,也许可以让他将师门秘技拱手相送。”见众人被自己问得都久久不再说话,张说忽然又换了另外一种语气,叹息着补充,“若是用昭肯交出来,我这个军器监正监,当然最为高兴。今后我大唐健儿再征讨四方,哪还用得到攻城车和投石机?人手发出一颗火流星,敌军立刻灰飞烟灭。”

不待众人笑出声音,顿了顿,他又快速追问,“只是,用昭将此法交出来之后,若不是人人都能学会怎么办?若是学此秘法,还需要什么生辰八字,命数血脉,今后我大唐选材之策,是不是也要跟着改上一改?”

后半句话,可是说到了最关键处,当即,令在场所有人,都宛如醍醐灌顶。

儒家之所以地位越来越稳固,最大原因其实在于。自汉武帝之后,无论科举制,还是察举制,选择出来的人才通常都是儒家子弟中的佼佼者。其他诸子百家的门徒,几乎没有出头的机会。

而如果今天大伙非要逼着张潜把召唤流星的绝技公之于众,此绝技却又需要特殊的血脉条件才能学习,那今后大唐的人才选拔办法,就只能再增加一条,会不会发火流星了。

想到十几年后,科举不再考诗歌文章,亦不再考明经明算,而是一群年青人站在一起,比赛谁先召唤出来火流星,众人就全都额头冒汗。而张说,却仍嫌对大伙的棒喝不够,笑了笑,继续说道:“如果此术人人可学,易学易用,恐怕后果更为不堪设想。大唐各地,也必将烽烟四起,血流成河!”

“啊……”萧至忠、杨綝、李峤、韦嗣立等人,个个脸色大变,谁都不敢想象,召唤火流星的奇术泛滥成灾后,大唐所面临的惨烈场面。

只有一直默不作声的贺知章,还是平素那副天塌下来都当被子盖模样。笑了笑,轻轻摇头,“道济这话,未免太危言耸听。如果召唤火流星的秘术那么容易学会,秦墨早就派人杀出山来,改天换地了。怎么可能自秦后千余年,只走出来一个张用昭?!”

这话,可是太有道理了。换在场众人,如果门下有几十名子弟,个个擅长召唤火流星,早就鼓动应天神龙皇帝吊民伐罪,荡平眼睛可见范围内所有异族,顺便将儒家之绝学推行于全天下了,怎么可能再讲什么仁者无敌?!

而秦墨之所以这么多年没再出山,恐怕火流星这种奇术,在其门中,能掌握的人也没寥寥无几。所以秦墨才能安安心心地,在终南山中某处类似于桃花源的地方,一直隐居到现在。

正在大伙长长舒了一口气之时,却又听见贺知章笑呵呵地补充,“至于用昭本人出山,对我儒家来说,其实未尝不是一件幸事。他素来不喜欢以装神弄鬼,当然不会因为掌握了一门秘术,就像和尚那样出来招摇撞骗。而其人,又素重情谊,心中门户之见也不深,我等如果待之以诚,日后未必就不能让他成为儒家的栋梁。”

“你是说,想办法拉他入儒家?”御史大夫韦嗣立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站起身,快步走到贺知章面前追问。

“短时间内不容易,天长日久,却未必太难。”贺知章笑了笑,非常自信地回应,“我与他相交颇久,越是交往,越觉得他身上,儒家气质反而更多一些,纵横家次之,至于墨家气质,却是少之又少!”

“这……”韦嗣立顿时开始犹豫,在场其他宿老,也全都将眉头紧皱,沉吟不语。

将张潜拉入儒家,好处是显而易见的。哪怕不能让他将召唤火流星之术,当做儒家的镇门秘技。至少,他本人和他那些制造器械的奇妙手段,能极大地增强儒家的实力。但一旦拉错了,后果也非常严重。毕竟,刚才毕构也曾经说过,在场众人,除了张九龄之外,全是垂垂老朽,而张潜,才二十出头!

隐约能猜到大伙在担心什么,贺知章笑着自言自语,“贺某读书,发现董贤之前的经典,与董贤之后,相差甚大。我儒家罢黜百家之时,想必汲取了诸子百家不少精华。”

这话,可是一点儿错都没有。在座众人,谁都反驳不了。儒家的五德终始之说,明显汲取自阴阳家。大一统之说,则来自法家。休养生息,更是明显来自黄老之学。甚至最近有些宿老著书立说之时,已经又融入了不少佛经中的道理。

大唐有海纳百川的气度,此刻的儒家其实也远比宋后更开明。而将秦墨的学问融入儒家,则恰好能弥补儒家长于著书立说,却缺乏解决具体问题,和缺乏济世救民具体手段的短板。

沉吟过后,萧至忠、杨綝、李峤等人,皆怦然心动。而御使大夫韦嗣立,却习惯性地保持了着一丝警惕。犹豫了片刻,沉声发问:“能将秦墨和张用昭,都纳入儒家当然是好。可万一将来张用昭本事太大,李代桃僵……”

“我儒家子弟成千上万,而张用昭和他的秦墨,至今不过师兄弟三人。”贺知章摇了摇头,傲然而笑,“如果这样,还被他们师兄弟三个李代桃僵,那只能说,我儒家早就成了朽木沉船,怪不得别人!”

“是啊,怪不得别人!”侍中杨綝、同平章门下三品李峤两个年纪最长者,叹了口气,同时点头。“著作郎之言有理,光防微杜渐,不是办法。想办法接纳他和秦墨入我儒家,才是正途!”

“那就如实议功,然后交予圣上定夺!再按照官场规矩,把把此番清理佛门爪牙腾出来的位置,分几个出来给他和他的两个师弟,以酬他在关键时刻对法坛的倾力一击!”右仆射萧至忠性子原本就不是很强势,见杨綝和李峤两个,都同意了贺知章的意见,干脆决定从善如流。

说罢,又将目光看向贺知章,笑着拱手:“季真,主意是你出的。你跟他又是忘年交,接下来的事情,就不能再劳烦第二个人了。”

“贺某荣幸之至!”贺知章忽然一改平素的懒散,长身而起,大笑着领命。随即,眼中浮现了几分憧憬。

很久没去张家庄讨酒喝了,当时听见酒坊被烧,心中觉得好生可惜。而如今,尘埃落定,张家的酒坊重建工作,也该提上日程了吧!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