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盛唐日月 > 第六十章 历史的尘埃

盛唐日月 第六十章 历史的尘埃

作者:酒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9:47 来源:笔趣阁

“大唐景龙元年十二月,有僧慧明私筑法坛于渭南。日食突现,天降流火,毁法坛于一炬。银青光禄大夫、上庸公、圣善、中天、西明三寺主慧范觐见,欲掩其师弟慧明之罪。上怒,下旨削黜慧范,放于家!又以失察之罪,贬浑天监正监豆卢柄为衢州司马,少监王福重为桂林县尉。”

“同中书门下三品李峤弹劾僧众造寺奢靡无度,诵经者只知有其教,不知有其国。上甚以其言为然,乃令各州县清点地方珈蓝,非朝廷特许禁止再擅自营建。停发戒牒三年,以观后效。”(注:这两段文字是笔者胡编的,非正史)

——《唐书-本纪四》

史学家手中的笔是冰冷的,也是睿智的。发生于神龙三年,也就是景龙元年十二月初的法坛爆炸惨祸,被他们以短短几句话,就一笔带过。至于法坛爆炸时的血腥,以及围绕着法坛筑建以及日蚀出现的龙争虎斗,皆略过不提。

而后世小说家的目光却是敏锐的,并且总是带着一丝温情。从史学家留下的字里行间,总能挖掘出令人兴奋,或者扼腕的内容,然后增补润色广为传播。

至于活在当时的人,大多数情况下,都顾不上考虑自己会在历史上留下怎样的痕迹,也不会考虑后世小说怎么演绎自己的想法与作为。他们只是努力为眼前的世界而活着,并且尽量不让自己将来再为此刻的选择而后悔,而已!

事实上,单个人对历史的影响力,也非常有限。历史的车轮每一次转向,都是当时许多人的合力在推动。这些来自不同人的力量,最初方向未必一致,甚至截然相反。然后互相组合,叠加,抵消,才让历史的车轮在原来的轨道上稍稍加速,或者稍稍偏离。

对此,作为时空穿越者,张潜感触颇深。

对照他所了解的历史,如果没有他的出现,大唐的下一次抑制佛门行动,也会发生在十年之内,李隆基任命姚崇做宰相之时。

他利用来自另外一个时空六百六十多年后,也就是元末明初时的碗口炮,轰烂了和尚们建造的法坛,让和尚们利用日蚀逼迫朝廷向佛门让步的计划,毁于大火。结果,也只是将这个抑制行动提前了几年而已。而抑制的力度,比起姚崇那次,却打了极大的折扣。

“救时宰相”姚崇的业绩,作为历史考试的一个重点,被张潜记得很清楚。此人做宰相之时,曾经一次就裁撤寺院上百座,勒令还俗僧尼一万两千余人。而张潜这次动用了超前六百多年的科技,还获得了张说、毕构、李峤、萧至忠等若干大佬的鼎力相助,也只不过是将建造寺庙的审批权收归了朝廷,并且暂时停发了三年度牒而已。

至于张潜委托任琮替自己给应天神龙皇帝上的那份,请求对寺庙征收赋税的奏折,则再一次幸运地享受到了“留中”待遇,连交付廷议的资格都没有,更甭提砸出一个水花来!

“行了,你应该知足了!圣上这次能将慧范夺了爵位和官职,赶回家中思过,已经很出人意料了!”对于张潜的遗憾,张若虚觉得很不以为然。借着前来探病的机会,小声开解。“上一次侍御史魏传弓弹劾他,可是连他的一根寒毛都没弹劾掉。而那魏传弓随后便马车失事,到现在还病得爬不起床来!”

“慧范被剥夺官爵的事情,与晚辈无关。晚辈是希望天下寺庙都不再受免除赋税的优待!”不愿意将两件事混为一谈,张潜摇摇头,非常认真地解释,“天下所谓信奉各种教义者,有多少是诚心?不过是贪图信教之后,所带来的便宜而已。让寺庙与商铺同等纳税,寺田与口分田同等缴赋。才是标本兼治的办法。”

这就是年青,资历浅的坏处了。这番话,他本该当面跟张说,毕构、贺知章等人去陈述。只要说服张说,毕构、贺知章等人,进一步就能在朝堂上推进自己的谏言。然而,作为一个晚辈,他却根本没有在张说、毕构和贺知章等人面前指手画脚的资格,所以,只能通过张若虚的口,先做一个迂回。

而让寺院缴纳税金和田赋,也不是他拍脑袋突然想出来的奇招。完全是参考了另一个时空某些国家对宗教的管理办法,并且总结了某些宗教食品泛滥成灾的教训。

只可惜,他的一番良苦用心,丝毫没得到张若虚的理解与配合。后者只是用了一句话,就打消了他的迂回前进的念头,“这一招,你以为别人想不到么?则天大圣皇后当政的时候,就试行过。结果,还不是不了了之?”

“则天大圣皇后执政时试行过,怎么会?”张潜听了,顿时就是一愣,质疑的话脱口而出。

在他看来,女皇武则天虽然凶狠残暴,但执政能力,却甩眼下的神龙皇帝李显不知道多少条街。凡是女皇想要推行的政策,几乎就没官员敢阻挠或者敷衍的,更不会有半途而废或者无疾而终的可能。

“寺院接受捐赠,根本没有账本,你让官府拿什么去收税?”难得能为张潜指点一次迷津,张若虚翻了个白眼,脸上表情好生骄傲,“至于佛田缴赋,和尚们又不自己种地。官府收多少,和尚们就将田赋转嫁到佃户头上多少便是。寺院到了秋天,一斗米的损失都不会有。还不如提高度牒价格,好歹还能让和尚尼姑们,先缴纳上一笔钱来!”

“啊?”没想到自己精心考虑的抑制宗教泛滥之策,竟然如此不堪一击,张潜顿时就没了精神。而张若虚,却怕他受挫之后,失去了进取之心,少不得又在旁边笑着安慰:“你没在地方上历练过,所以缺乏经验,说话时难免有些想当然。等有空四处去走走,了解一下地方上的风土人情,自然就能补上这个短板。”

话音未落,又忽然觉得这么说,好像是在诅咒张潜要被贬谪去地方,赶紧又笑着补充:“我的意思是,在长安做官虽然有诸多好处,眼下圣上对你也颇为器重。但是,大唐的宰辅和六部尚书,却很少有未经历地方历练,就直接升任的。你若是将来想要百尺竿头更进一步,趁着年轻去地方上做一任刺史,或者上州别驾才好。手头有了治理地方的经验和政绩,回到朝堂上说话才会有分量。”(注:下州刺史,一般为正四品下。上州别驾,是从四品上。少监是正五品。)

这,就是真的拿张潜当自己家晚辈,才会不避嫌疑地指点他官场沉浮之道了。否则,寻常亲戚朋友,谁肯如此推心置腹?!

而张潜,虽然听得似懂非懂,心中却没来由地涌起了一股退意。朝廷这么乱,皇帝也没担当,真不如离开长安,找个远离是非旋涡的地方安安心心苟着。苟到李隆基做了皇帝,再想办法回来一展身手。

但是,转念又想到自己只剩下两年多时间,去将杨青荇从陪嫁的队伍中解救出来,他又迅速将这股退意给压了下去。

自己刚来大唐之时可以苟,刚刚当上主簿的时候,也可以苟。但是,现在自己已经却已经不再是一个人,该有的担当,总得拿出来。

爱情的魔力就在于此,总是在需要的时候,给年轻人提供源源不断的斗志和勇气。前后不过是短短几个呼吸时间,张潜的眼神就亮了起来,整个人也又显得生机勃勃。

张若虚却被他身上突然迸发出来的英气,给吓了一跳。赶紧又在旁边低声告诫:“凡事都是欲速则不达。佛门经历这次打击,至少好几年缓不过元气来。你没必要追野狗入穷巷,逼得他疯狂反噬。”

“多谢世叔!”发现自己无意间露出来的斗志,引起了张若虚的误会,张潜却无法澄清,只好收拾了一下纷乱的思绪,笑着向着对方轻轻拱手。

“朝中那么多仆射、尚书,都不想着一战而竟全功。你一个军器监的少监,有什么理由和资格冲在最前头?”唯恐张潜年轻气盛,非要以一己之力去单挑整个佛门,张若虚又迫不及待地劝说。

“我不是非要冲在最前头,我是怕那群和尚没占到便宜,不肯善罢甘休!”张潜身边根本没有一个可靠的谋士,所以只能把自己所面临的困境,向张若虚这个不怎么靠谱的长者请教。

张若虚立刻瞪圆了眼睛,连连摇头,“佛门不肯善罢甘休?怎么可能!此番你斗法大获全胜,和尚们没找到破解你师门秘法之前,哪还有胆子再主动招惹你?!”

“斗法?我什么时候跟和尚斗过法?”张潜被说得满头雾水,反问的话冲口而出。

“那毁了法坛的火流星,不是施展秘法招来的么?!”很是不满张潜对自己装傻,张若虚看了他一眼,皱着眉头反问。“你别告诉我,那火流星真的是老天自己降下来的,还不偏不倚,正砸在了法坛上!”

“和尚们在法坛里,藏了大量猛火油!当日风大,有可能吹倒了法坛中的蜡烛。”发现自己不小心又踏上了神棍的道路,张潜连忙低声解释,脸上的表情,比刚刚到大唐,自己被误会为“仙师”之时还要认真。

“火流星不是你施法招来的?那邸报上怎么写了火流星?”张若虚将信将疑,眉头依旧皱地紧紧。

“我很怀疑,是有人看错了,误导了朝廷!”张潜分明记得自己在开炮之前,已经让郭怒派遣家丁带着细犬去搜索庄子周围,驱赶走了可能存在的暗桩。却不敢保证,当时没有任何外人看到陶罐从炮口发射出去后,带着引火线掠过半空之时所形成的暗红色轨迹,犹豫了一下,硬着头皮补充。

张若虚仍旧将信将疑,却不想继续刨根究底。笑了笑,非常体贴地说道:“这话,倒是说得通!但是,你最好多做一些准备。虽然朝廷的邸报说,那火流星是从天而降。但相信是你施展墨家秘法招来的,大有人在。这几天朝廷忙着安抚人心,谁也顾不上来问你。可等把人心安抚差不多了,估计就该有人来问你了!”

这,等同于在暗示张潜提前编造好谎言,以便应付即将到来的盘查了。不由得张潜不再度拱手致谢。然后,又把自己珍藏起来准备陈上几年再喝的菊花白,给张老前辈装了两百斤用专车送到了庄子上,才算表达清楚了自己心中的感激。

事实证明,姜还是老的辣。就在张若虚给他提了醒的第二天,吏部员外郎张九龄就匆匆忙忙赶到了张家。进了门之后,连端到手边的热茶都顾不上喝一口,便让张潜屏退了身边的所有人,满脸郑重地询问:“用昭,你击败和尚那颗火流星,可是出自秦墨绝学?施展起来难度大吗?可需要什么天时地利为条件?”

“火流星不是我施展师门秘法招来的,那天我也没看到什么火流星!”张潜这回已经有了准备,回答得更加条理分明,“子寿兄从来里听来的谣言?千万不要以讹传讹!河对岸,现在还能看到猛火油留下的痕迹,你自己去亲眼查勘一番,就知道是和尚自己作死,与他人无关。”

“真的不是你?”张九龄瞬间如释重负,带着几分欣慰的口吻,继续追问,“但是有几个从法坛附近逃出生天的和尚说,他当时看到了会火流星。还一口咬定是你施法招来的!你可否有办法反驳?”

“他不会是吓傻了吧!”终于明白问题出在了哪里,张潜楞楞,果断摇头,“我如果会招火流星,早在法坛建立起了的当天,就将火流星砸过去了。怎么可能被他们堵着门折辱!”

“的确有两个已经彻底吓成了傻子,但是还有一个勉强还懂得回答盘问。”不知道是故意,还是无意,张九龄的每一句话里头,都透出了很多张潜急需知道的关键信息,“他一口咬定,看到从你家方向飞来了十数颗火流星。而有司也查到,你那几天从军器监打造了五口铜钟,还买了很多硝石和硫磺。”

如此明显的暗示,张潜再听不出来,就是傻子了。因此,瞬间心中就有了主意,笑了笑,不紧不慢地解释道:“铜钟是因为我家的作坊被和尚烧了,专门用来打造新炼药炉的,有谁若是不信,随便可以从我家拿走一口钟去琢磨。硝石和硫磺,乃是张某为了提高火药(酒精)的威力所购。但是具体怎么添加,张某还在琢磨当中,估计一时半会儿出不了结果。”

“日蚀发生之后,你家曾经敲钟!”张九龄的脸上,再度浮现了欣慰的表情,笑了笑,继续打破砂锅问到底。

“临时想到的办法,试试能不能驱逐天狗。当时村子里,很多人家都在敲打瓦罐和木盆。”张潜越回答越流利,跟张九龄仿佛心有灵犀。

“不是你招来的就好!子不语怪力乱神,朝堂上,无论是萧仆射这边,还是宗尚书那边,都不想刚刚摆脱了慧范,就又冒出第二个装神弄鬼之人来!更不希望儒家和墨家,再陷入无谓的争端当中。”张九龄愈发大放宽心,重重地坐了下去,喘息着补充,仿佛刚刚经历了一场搏斗一般。

“墨家十义之中,“明鬼”乃是其中之一。而秦墨早已不问世事多年,张某此番出山,完全是阴差阳错。并且师门在百年之内,也不会再有第二个人,追随张某脚步!”张潜终于彻底明白了对方的来意,笑着地轻轻拱手。

这哪里是来盘问的,根本就是来替张某圆谎的!还派了跟张某最为熟悉的张九龄来执行。而对方的需求则是,张潜必须答应,不将怪力乱神,带入朝堂!也不替墨家在朝堂上张目!

正在心中偷偷嘀咕着,却又听见张九龄低声询问:“那关于法坛被焚之事,用昭可有别的说法?百骑司和京兆府,至今都弄不清楚缘由。流星天降,终究又过于玄虚。”

“而据张某所知,猛火油非常容易爆燃。和尚们试图拿此物对张某不利,偏偏日蚀出现后,狂风大作。只要有半点烛火被吹到,就会引发一场灾难!”张潜心领神会,果断将自己准备好的答案拿了出来,“至于火流星,要么是和尚恶贯满盈,惹来了天罚。要么是和尚自己看错了,肯定与张某无关。”

“噢!”张九龄立刻手扶额头,做恍然大悟状,“原来是和尚们自作孽,不可活!”

“可不是么,张某从头到尾,都没敢还嘴!”张潜非常配合地做出一副委屈模样,低声诉苦。

“可叹那个侥幸脱险的和尚,竟然还不死心,想要拖用昭下水。”张九龄义愤填膺,用手轻拍桌案。

“之前城里白马善德寺也毁于大火,不知道现场可有猛火油的痕迹?张某听说,此物大唐军队中都断了供应,却不知道白马寺的和尚从哪弄来了这么多?”坚决不给和尚们翻身的机会,张潜果断补刀。

兄弟俩都是绝顶聪明之人,不用把话挑得太明,就各自交换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那张九龄,却不急着回去跟上司复命,端起茶杯,咕咚咕咚显先喝了几大口,才又终于恢复了平素的从容模样,笑呵呵地解释:“这几天,可不是我一个人着急。虽然明知道和尚是在蓄意攀诬,却有人总得听用昭亲口澄清过了,才能放心。有了用昭这几句话就好了,案子可以结了。和尚自己作死,怪不得任何人。”

“前几天我家抓到了几个蓄意投毒的歹徒和一名刺客,已经送去了渭南县衙!此外,我家的六神花露作坊,连同里边的花露,也被和尚付之一炬!”总不能所有便宜都被张九龄的上司给占了,张潜想了想,笑呵呵地讨价还价。

“那都是京兆府的事情了,大理寺和百骑司,也会派人盯着。”张九龄挥了下手,好像在处理一件非常微不足道的小事儿,“总之,肯定会给用昭一个交代。”

说罢,仿佛唯恐张潜不满意,笑了笑,他又轻轻拱手:“愚兄提前恭喜用昭了,你上次进献火龙车的功劳,还有为朔方军提供火炉子,避免将士们受酷寒之苦的功劳,都已经送交吏部评议了。朔方大总管张仁愿那边,还专门在报捷文书里,为你请功。”

“张总管在捷报上专门提到了我?”早就知道张仁愿派遣信使回来报捷,张潜却没想到,周建良在酒桌上给自己的承诺,真的会实现,顿时有些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嗯!非但专门提了,还提得非常详细。说若无你提供的铁炉子,将士们根本不可能在野地里长时间行军。无你出言指点泥炭的生火取暖之法,朔方军也不知道自己脚下,还藏着如此多的钱财。而突厥人之所以被杀得大败,也是因为突厥人知道我军受不了塞外冬夜的寒冷,所以根本没有做任何防备。”张九龄记性相当好,立刻将奏折上的内容,如实转述。“所以,虽然你没有跟随大军出征,这次斩获的首级,朔方将士却情愿分五百颗给你,以酬谢你相助和点拨之德。”

“张总管真是太客气了!”张潜听得脸红,冲着北方遥遥拱手。

“用昭是个有福之人!”张九龄笑呵呵看着他,忽然脸上露出了几分羡慕,“圣上大悦,着吏部议功之后,按功劳赐爵于你。这次,一个开过县男是跑不了的,好一好,一个开国县子都够得上。估计圣旨和钦差这几天就会到,届时,你得认真准备一下。这次,可不是旨授八品主簿那回,你随便应付应付,就能糊弄过去。”

“啊!”张潜又惊又喜,一时间,竟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他处心积虑去送朔方军人情,为的是将来有实力将杨青荇从和亲队伍里“赎”出来之时,让朔方军大总管张仁愿助自己一臂之力。却万万没想到,张仁愿将人情还得这么快,根本不肯欠隔年的账!

张九龄见此,还以为他喜欢得傻了。赶紧拍了他肩膀几巴掌,然后开始指点他,迎接赐爵钦差的一整套礼仪,以及接到圣旨后的诸多主意事项。接连重复了两遍,直到张潜将每个步骤都弄明白了,才放心地告辞回去交差。

感谢张九龄对自己的帮助,张潜不顾腿伤未愈,坚持将此人送到了家门口。目送马车去远,转过身,刚要回去消化一番今天的收获,身背后不远处,却又传来了一阵急促的马蹄声。

“张少监稍等,张少监稍等!”回头看去,只见御史大夫窦怀贞,在四名亲信的护卫下,策马狂奔而至。人没等离开马鞍,双手已经恭敬地合抱在了胸前,“冒昧前来打扰,还望少监多多包涵。”

“御史找张某有事?!”张潜跟此人没啥交情,也不想有什么交情。侧开身体还了一个揖,毫不客气地当众询问。

“小事,小事!”窦怀贞热脸贴了冷屁股,却依旧像原来一样风度翩翩。先干净利索地跳下坐骑,随即快步上前,再度躬身,“上次幸得少监提醒,大德觉远禅师回去后,发现白马宗内,果然混入了大量宵小之徒。所以,他果断清理门户,将渭南,新丰,华阴,泾阳四地的白马寺,尽数关闭。寺院和佛田的地契都在这里,禅师自觉无面目向少监谢罪,特地托窦某带了过来,请少监随意处置!”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