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我的战衣能超神 > 第七十一章 李憬的军事编制

我的战衣能超神 第七十一章 李憬的军事编制

作者:迷途陌客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5:58 来源:笔趣阁

李憬招的就是兵,是南澳镇的营兵。在编制上也得按照自己的规矩来。这个营兵怎么编制朝廷也懒的管,基本是大帅想咋整就咋整。

戚继光在隆庆年间(1567年一1572年)以都督同知衔总理蓟州、昌平、保定、辽东四镇练兵,以其步兵营为例,即按部、司、局、旗、队序列编制。以12人为一队,每队设队长1人;3队为一旗,每旗设旗总1人,全旗官兵37人;3旗为1局,每局设百总1人,官兵共112人;4局为一司,每司设把总1人,官兵共449人;2司为一部,每部设千总1人,官军共899人。3部为一营,设将官1人,中军1人,火器把总1人,加上部以下官兵2697人,总计全营2700人。

这个编制完全是老戚自己发明的,明军每个营都是自己主官自由发挥,根据自己的想法来编制,李憬自然也不客气。自己设计了一套编制规范。

李憬规定,每十个人,遍为一什,设什长一人。下设三个组,每组三人,每组设副什长一人。如果什长阵亡,第一组副什长接替,以此类推。每个三人小组可以组成正三角,倒三角阵形。便于四面观察。三个什组成一个队,队长由生化人军官充任。如果小旗阵亡,由第一什长接替,以此类推。每三个队组成一个哨(相当于百人的连队),由第一队队长兼任哨长。每个哨一百人。

每三个哨编暂为一营。设把总一名。由第一哨长兼任。以后李憬计划每个营增加一个骑兵哨,一个炮兵哨。总兵力五百人,额外加三百人的辅兵,用于喂养牲口,赶车送货,做饭送饭,运输辎重,修建营垒,救护伤员等杂活。

李憬目前这三千人编为十个营。每三个营编为一个团,这一级李憬使用了习惯的现代编制名称。目前是九百人,以后满编是一千五百人。剩下一个营作为李憬的亲兵营。后续这个营将在十个营训练中十选一选拔出来。

李憬安排铸造组的人,给这三千人,每三十人铸造一口行军铁锅。让冲压组的人用一毫米的钢板,给没人冲压一个水壶和饭盒的结合体。就是带一个弧度的盒子可以侧身用背带挂在腰间。盒子里边可以插入一个同样带弧度的水壶。水壶拔出来,就是一个饭盒,饭盒外侧有钢链连接金属勺子,防止丢失。

军装也好解决,李憬手里有大量坯布,直接做成系带的内裤和内层布裤,上衣采用现代式样的衬衣,扣子用铜扣。每人发一套棉衣棉裤,用于高寒地区作战使用。最近手里皮革不少,让皮匠组,给每个人做一条腰带,一条武装带,不分官兵,一律装备长筒牛皮靴子。帽子用边角料拼接的牛皮做成抗战时的八路帽。外面带德式钢盔。内衬做成直接使用棉布填充棉花的可拆卸内衬。冬天和夏天都可以用。

外衣裤,直接做成现代皮革那种材质的皮衣、皮裤、皮风衣。皮衣、皮裤、皮风衣,样式一律使用二战德**装样式,德式军装真是太帅了。李憬是铁粉,漂亮的军装可以使士兵产生自豪感,有利于军人的荣誉养成。

皮衣非常挡风,冬季非常暖和,江南穿皮衣足够过冬了,如果到了辽东,里边穿上棉衣棉裤,带上羊毛和棉纱混纺毛线织成的线手套,就足够防寒。

至于夏装,等到夏季再换夏装时再设计。

武器上,每人装备一支光幕上买的褐贝斯燧发枪,客服妹妹已经提醒了,越级购买是有限制的,最多可以买五千支褐斯贝燧发枪。考虑到,李憬已经买了一百支,这次又买了三千一百支,还有一千八只的额度。而且,重庆和汉口还有一千多人在训练中。基本上火枪的额度就满了。如果还想要,只能自己造了。

盔甲就用两毫米的冲压出来的板甲,而且加后续又上了两臂甲,臂甲手背上有护手。基本呢全身都防护到了。目前生产出来的板甲就足够装备了这三千多人了。冷兵器除了原枪配套的套筒式三棱/刺刀外,李憬又从光幕上给每个人配了一把康熙战刀。技术装备上每人一把中碳钢冲压的工兵铲。用来挖工事,锯木头,砍人,烙饼,宰杀野生动物,加热食物等等。

后勤物资上,一条带毛羊皮缝制的睡袋,装在油布口袋里,卷起来皮带扣系好。一个类似俄军用了七十年没淘汰的那种帆布双肩背包。一条25斤的炒面布袋子,斜挎在肩膀上。额外加一件白色坯布做的油布斗篷。可以当雨衣来用。

枪支弹药,被服辎重,全部加起来四十公斤。正好是后世单兵负荷的标准。

三天后,装备一新建制完备的各个小队集合,军官在前,士兵在后排成纵队。李憬站在点将台上看着这黑压压的一片(未着甲,穿皮衣军服戴钢盔。斗篷是雪地里隐蔽用的)。李憬有种恍然回到了二战的感觉,似乎自己化身阿道夫,过了一把元首瘾。

这是李憬的第一支武装,是他要纵横七海的本钱。自然舍得花钱。每天宰杀十支羊砍碎了放在大锅里,连骨头,羊肉,羊杂加入枸杞中药炖一夜,炖成奶白色的羊汤。早餐全体吃白面馒头喝羊汤。中午杀猪,吃红烧肉烙饼。晚餐喝小米稀饭咸菜条就着炒青菜。这些棚民本来能在深山老林活下来就体质强悍。但是营养不良十分瘦弱,李憬准备用三个月让他们都肥壮起来。

平时的训练就是,早上五点起床,洗漱后,军官带队,全副装备,越野跑五公里。回到营地吃早饭。上午是队列练习。中午吃完饭午睡一个小时,下午两个小时的火枪射击训练,一百米人形靶。命中率一半为合格。八成为优秀,八成以上有赏赐,因为平台出品的褐斯贝燧发枪,一百米命中率就是八成。客服妹妹已经说明,损坏的枪支可以购买补充,但可用总数不能超过五千支。既然如此,李憬就让士兵放开了打,可劲的打。

射击训练后休息一个小时。开始拼刺刀训练,使用竹枪包棉花头,身穿皮革和竹编护甲训练。训练大纲使用光幕上买的二战日军的拼刺术。冷兵器战术没有科技树限制。算是一个平台上的bug。

拼刺训练两小时后休息一小时,天已经黑了。吃晚饭,然后学习一个小时的文化课。主要脱盲识字,李憬直接教授他们普通话、汉语拼音、简体字。李憬要让这些人从一开始就和所有的人都不一样,他们的子女也要接受普通话,简体字和汉语拼音教育。他将打造一个和大明社会在意识形态上隔离,只忠于他个人的一支军队。这支军队有自己的语言、文字、文化,自己的价值观、荣誉观和集体认同感。

军号和哨子是指挥这支军队一切行动的发令器,李憬把练兵交给生化人军官。自己和三叔来到钢铁工场参观,然后带他去见爷爷、父亲和二叔。

在路上,李憬提出从李家子弟中找五百个少年,上过学尤其是懂算数的,他要作为炮兵培养。在棚民里再招两千人作为辅兵。军饷一样,主要用于辎重运输等,尽量收购骡马和大车。

这些人的家属送到南澳岛上去,后续李憬要开发拖网渔船,需要大量的人手制作海产品罐头,目前马口铁已经解决,只要做出拖网就可以了。另外南澳岛的造船厂和冶炼厂也要开始筹备了。韩江流域的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要在南澳岛冶炼。

二叔告诉李憬,张老大这段时间也会来了,之前委托张老大去联络他在巴达维亚船厂的是兄弟和逃到澳门的佛朗机人老师傅,一共六十多人都已经到了南澳岛了。目前住在吴坪寨那些暂时修复的房子里。就等着李憬近期去一趟,把船厂的十一定下来。

李憬的对于船厂的布局,做了三个,一个是重庆的川江和其支流的内河浅水船。一个马鞍山的内河通用船型船厂。一个是南澳岛海上造船厂。川江船厂的技术简单,他不需要操心,留下三个生化人工程师就可以了,内河船厂他亲自来抓。海船厂这块他已经之前交给张老大来负责。看来确实要找时间去一趟南澳岛,把海船厂的什安排一下。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