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我的战衣能超神 > 第七十章 招兵到

我的战衣能超神 第七十章 招兵到

作者:迷途陌客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6:15:58 来源:笔趣阁

早上起来,还没洗漱,李秋匆匆走进来,说道:“少爷,三爷来了,还带来了很多人,正在铁矿南边的山里。说是您要他招的矿场护卫。”

李憬明白了,只是之前他派白羽去传信,带过去给爷爷和三叔的信里面说的,招一批闽粤赣交界地区的棚民,要求是有家口的青壮。史书上记载,棚民之称,起於江西、浙江、福建三省。各山县内,向有民人搭棚居住,艺麻种箐,开鑪煽铁,造纸制菇为业。这些人都是为了逃避赋税的流民,在深山老林里求活,生活十分艰难,整天和野兽搏斗求生,深山里蛇虫蚊蚁,蜈蚣蚰蜒,各种危险数不胜数,这些人不敢下山,一代代生活在文明世界之外。

三叔是负责家里的马队驮队的,李家的商队,常年游走在粤东、赣南、浙西、闽北地区。主要就是做棚民的生意,从他们手里私自收购草药,矿石、皮草、各种山货,用盐巴、粮食和布匹和他们交易。这一块每年能给李家带来五千两的收益。

而李家在棚民里也是比较熟悉的合作伙伴。李憬想了想。让李秋先下去,不要和别人说,这里先由李秋主持,自己穿好防刺服内衣,外穿一身短打劲装,骑一匹黑马,独自一人向三叔说的地点赶去。

到了无人之处,李憬打开光幕,客服妹妹出现,李憬直接购买了一百名生化人军官。带着大队人马赶去。

到了山谷口,远远的就看到了三叔和家里的一些家兵头子在等他。李憬带着人走到三叔面前。三叔对着李憬的肩膀就擂了一拳,劲力十足,疼得李憬次牙咧嘴,这是三叔和李憬亲昵的方式。李憬嘿嘿一笑。

“按照你的要求,招了三千人,都是拖家带口的,山上养不了太多人,随着人口的繁衍,每过两年,总有些人要被挤出去,去其他地方求活,这次各个山寨的首领干脆把这些人交给我了。这些都是十八岁到二十五岁的青壮,讲好的月饷一两银子。家属都去梅花坞给我李家做工。工钱按行市另算。还有你许诺的,在南澳岛开设海事学堂,他们十五岁以下的子女都可以免费入学。如果战死了,家属安排工作,子女由李家抚养,教育。成人后李家安排工作。”

“这些都没有问题,我说到做到,三叔把人集合起来吧,我和他们说几句话”李憬和三叔说道。

很快呼啦啦的一大片人从山谷涌出来,在铁矿前面的空地上由李家的家兵头子们,驱赶着站好队。

三叔站在高处和李憬看着这些面黄肌瘦的棚民少年,多数都是不到二十岁的少年。李憬问三叔,我说什么话。他们能听懂,三叔说,你说官话吧,基本都能听懂。

“所有人注意了,我叫李憬,字征夷,是梅花坞李家的长房长孙,你们就是我招的兵。我是朝廷正七品南澳镇镇守使,从今天开始你们就是官兵了。但我不会把你们变成军户,你们是募兵。你们的家属都李家雇佣的工人。你们全家都将托庇在李家的羽翼下,没有人找你们收税,没有人敢给你们派徭役。你们当一天兵就有三分的银子,你们的家属,上一天工就有一天的银钱。从此以后没人可以欺负你们。“

“你的孩子可以免费读书识字,你们家人有病可以有钱医治,不必在躲在深山老林里等死。我的要求只有一个,下级服从上级,一切行动听指挥。违抗军令的,鞭笞、军棍、禁闭、吊死、砍头。朝廷已经十几年没给南澳镇发过军饷了。你们的军饷都是我发的,自古以来,当兵的吃谁的饷就给谁打仗,天经地义,所以你们要记住,你们不是朝廷的兵,而是我李憬的家丁。你们拿的是家丁的饷。听明白了吗”

下边一片嚎叫“听明白了”李家对得起他们,解决了一切后顾之忧,还给这么丰厚的饷银。在贫穷的人也知道好坏,如果不好好给李憬卖命,实在是说不过去了。

李憬朝那一百名生化军官挥挥手,这些军官每人下去,每个人挑了三十人,刚好一个排的兵力,各自带走,在矿区外侧的李憬买的荒地上 ,开始搭建帐篷,建设军营,挖厕所,排水沟,用石碾子把地面压平,然后按照平台上买的步兵操典开始编组士卒。

军与兵并存,是明代独特的军事制度。军指的是卫所军队。一般称呼某某军,一定是某地的卫所军队。兵指的是募兵,兵属于营管辖。称呼为某某营。称为某某兵的,例如河南的毛兵之类,都是临时招募的兵。

军属卫所,由小旗、总旗、百户、千户、卫指挥使、都指挥使,上而至五军都督府统辖。卫所军及官世袭,仅五军都督府官及都司不世袭,为流官,由世职卫所官及武举选授。卫所军及官属军籍,携带家属,世居一地,并代代相传,基本上不再变动。每一卫所的驻地固定,军士数额固定,将官设置亦有定例。总之,卫所制下权力分散,兵将分离。但景泰以后,兵部权力上升,尤其是土木堡之变后,勋贵集体阵亡,后备的少年尚未成长起来,文官实力大涨(历代一直有阴谋论者,认为土木堡之变是文官一手策划的),趁机夺取兵权,兵部尚书总督军务,夺五府之权,五府官变动为虚衔。卫所的兵权落到文官手中,文官爱财,趁机大肆压榨军户,彻底把卫所制度败坏了。

明中叶以后卫所军逃亡甚大,正统二年九月兵部统计,天下都司卫所逃亡军士达120万人,相当于全国额定兵员的一半左右。而至正德,据兵部尚书王琼估计卫所逃亡数已占额数的十之**。逃亡者多为精壮,未逃者尽是羸弱,故卫所军毫无战斗力,不难理解。

兵属营,由什长、队长、哨官、把总、守备、都司、游击、参将、副总兵、总兵统属,直属兵部。兵一般不世袭,但由卫所军转为兵者例外。兵无户籍的规定,兵服役期限不长,一般不终身服役,多战时创设,事毕汰兵撤营,但在重要的军事防御卫则常川戍守。营兵不随家属,更接近现代兵制。

营伍官无品级,有者则是卫所制下的官品,无定员,不世袭。营兵与营将相习,战时不需要朝廷任命,直接由总副参游统带出征。将权相对提高后,兵可由将自行召募,召者与被召者关系密切,甚至在主将发生变故时,兵即散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