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四十六章 再休息一下 田从三处来

即鹿 第四十六章 再休息一下 田从三处来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将近三更时候,宋无暇才见莘迩从院中出来。 夜色中,离得较远,她瞧不清楚莘迩的神色,然从其行路的姿势来看,却是白天见时无异。她看到莘迩在院门口停了一停,适才那个趾高气昂对她的胡人,对莘迩则是毕恭毕敬,深深地弯腰低头,大概是在与莘迩说话。宋无暇心中想道:“也不怕折了你这胡虏的肥腰!” 莘迩听乞大力说道:“明公,宋后来了,就在那边墙根站着。” 顺着乞大力的指向,莘迩转目去看,正看到墙根树下阴影里的宋无暇。 宋无暇穿着一身白色的襦裙,於那阴影中颇是显眼。 却宋无暇的身材与左氏不同,左氏成熟丰腴,宋无暇较为苗条,——实际上也只是看着苗条,用后世的话说,她为衣服遮掩的身材乃亦是相当有料的,否则乞大力刚也不会偷摸摸地瞄她,不过因了这份苗条,月中树影里,从莘迩这个位置观之,其之身姿就仿如一朵秀丽的水仙花。 莘迩将这突入脑中的比喻驱走,缓步到送无线身前,从容行礼,说道:“宋后来了。” “是啊,我担心中宫饮酒稍多,或会不适,故此过来看一看。” 莘迩点点头,说道:“我已经看过了,中宫的确略微喝多,但在饮了我献上的醒酒汤后,已经好多了,我出来时,中宫已经睡下。”顿了一顿,接着说道,“院里有满愿、梵境两个宫婢伺候中宫,想来便是中宫夜半睡醒,也不打紧。宋后,时辰不早,不如就请你也回去安歇吧。” 宋无暇应道:“既是如此,那我就回去了。” 两人对行一礼,莘迩侧身让开路,请宋无暇先走。 由莘迩身边经过,一缕香味飘入宋无暇的琼鼻中。这香味极是熟悉,分明是左氏的熏衣之香,来自西域的一种名贵香料。宋无暇脚下不禁一慢,惊奇心道:“征西身上怎会有中宫衣香?”害怕引起莘迩的怀疑,慌忙又迈步前行,借错身而过的机会,悄觑莘迩,见莘迩形色如常。 且不说宋无暇满怀疑窦回到自住的院中,当晚睡下。 只说次日一早,莘迩早早就起了来,安排下人们为左氏、宋无暇做早膳,因左氏昨晚饮醉,他专门吩咐,早膳一定要清淡,还要有粥、汤。等到左氏、宋无暇相继梳洗罢了,带着宫女从她们的所住院中出来,到了堂上,莘迩仍如昨天,亲自作陪,陪她俩吃饭。 左氏问道:“神爱到哪里了?” 莘迩答道:“计算路程,臣昨天遣去南郡,叫她马上回来的家奴,现在应该是刚到南安郡,还没有见到她。总得再有个两天的功夫,神爱才能到襄武觐见太后。” 左氏轻轻颔首,说道:“昨晚不觉饮醉,多亏了将军的醒酒汤,我这才能睡了一夜好觉。将军不知,我昨晚做梦,竟是梦见了神爱。今早醒来,想起她还没到襄武,却是不觉怅然。” 莘迩恭谨地答道:“往日在谷阴时,神爱常得太后召见,臣虽然与她一起入宫的次数不多,然亦知太后对神爱的宠爱之情。说来也是,自神爱从我离谷阴以后,至今已是许多时日没有能再向太后请安了,经久不见,不但太后想念神爱,神爱也时时说起太后。” 两人几句对答,听来没甚出奇之处,然而落入宋无暇耳中,她却觉得好像有些异常。 但到底哪里异常?宋无暇也说不上来。 又一次悄觑莘迩,她接着再悄觑左氏,然后装作埋首吃饭,心中想道:“中宫的脸色今天可真是红润!是因为她所说的昨晚睡了个好觉的缘故么?”正想着,听到莘迩说道,“宋后?” 宋无暇赶紧收住思绪,抬起水汪汪的眼睛,应道:“啊?” “你碗中已无粥了。” 宋无暇这才发现,她的小碗里头,已是空空荡荡,那半碗粥不知何时被她给吃完了,一时不免尴尬,她放下碗、著,没话找说,说道:“将军府中的膳夫当真是厨艺高明,别的不说,只这一碗粥,做得比宫中还要好吃!……将军,可有什么秘方?” 莘迩若有所思地往宋无暇看似无辜的脸上瞧了几眼,答道:“那膳夫是秦州的官奴,他有无秘方,我也不知。这样吧,我回头叫他把此粥的方子写下,交给宋后的随身宫婢收住。” “那可真是太好了!谢谢将军啦。” 莘迩不再与宋无暇多说。 待吃完了饭,他恭敬地对左氏说道:“太后,是再休息一下,还是这就出县巡视?” 要说起来,莘迩的这句问话是寻常不过的,可左氏不知为何,娇颜上却忽然一红,许是因了“再休息一下”五字的缘由?但见她眼波流转,落到莘迩脸上,如似埋怨,又如羞喜,与莘迩目光相碰,她没有当即把视线收回,二人目光相融交汇稍顷,蓦地记起了堂中还有个宋无暇在,左氏乃转走目光,离榻起身,说道:“不必休息了,现在咱们就巡视去罢。” 莘迩应道:“是。”就恭请左氏、宋无暇出堂。 随在左氏、宋无暇身后,莘迩也出到堂外。车驾等等都已经备好,左氏、宋无暇上车,莘迩罩上羃篱,牵马前行,乞大力等随於其后。先出宅院,沿着“里”中路行,再出“里”门,上到街中。 复行了会儿,车队停了下来。左氏听到车窗外传来的行人说话之音,知道此时还在县中,不知车子为何会突然停下,纳闷地低声问随坐车内的满愿、梵境两女,说道:“怎么停下了?” 满愿出去看了一看,回到车中,答道:“前头有人在等征西将军,征西将军在和他说话。” “什么人?” 满愿答道:“小婢不知,然征西将军没有下马,是坐在马上在与他说话,想来应是个小吏。” 没多久,车子启动,继续前行。 行约一刻多钟,出了县城。 已有护卫的步骑在城外等候,队伍合拢一处,接着启行。 县外田间麦子的清香和泥土的香味混杂扑来,时或遥遥可闻鸟的清脆啼鸣,细风吹拂车帘,复带来远处河流中的淡淡水气,虽坐於车中,左氏亦顿觉心旷神怡。 自然的环境下,左氏的身心都放松下来。 昨晚她醉后,莘迩送醒酒汤与她等等的事,不禁浮入脑海。 人饮酒一多,没了意识,即使瘦弱之人,通常也很难扶起,所谓“烂醉如泥”者是也,梵境、满愿力气小,扶不起她,是莘迩把她从床上扶坐起来,亲手喂的醒酒汤给她喝下。喝过醒酒汤,又吐了一阵,她的意识渐渐清醒,感到了莘迩温暖有力的臂膀,当时她的下意识反应是想逃开,可那温暖的滋味是她久违的了,终究还是和上次一样,不舍得脱离。左氏记得,随后,莘迩拿起了丝巾,帮她擦拭嘴边吐过的痕迹,又接住梵境递来的清水,体贴地叫她漱口。便就假借醉意未去,左氏闭着美目,仅着丝衣,斜依在莘迩的怀中,由他伺候自己这一切。 这会儿回想起来那番场景,左氏熟美的脸不由再度飞红。 “那醒酒汤好甜啊。”她咬住樱桃也似的红唇,这样偷偷地想道。 回忆到此而至,再下边的事情,左氏不敢再去回想了。尽管这已非是第一次,然她仍有强大的负罪感。毕竟左家虽非陇地高门,亦是定西士族,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告诉她,这是不被允许的。但还是那句话,自小而大,她何尝感受到过如莘迩给她的这种温暖和安心?她能够察觉得到,莘迩对她,不止是真心的喜欢,并且更重要的,对她是真心的尊重。 底下发生的事,左氏不敢,也羞於去想,不过莘迩在那事后对她说的一句话,她却是记忆犹新。莘迩说道:“大王亲政以前,臣原本想的是,先寻个妥善的法子,保障住太后在宫中、在朝中的安稳,之后再请大王亲政,可一则,这个法子实在是难以找到,二来,正好宋鉴等串联闹事,给了臣把他们一网打尽的机会,宋鉴等被流去龟兹以后,定西国中也就算是能暂时稳定下来了,所以,臣最后也就且把此念先放下了,并大王亲政后,提出到金城开军府,……但是太后,这个法子臣虽一时没有能够想出,然只要有臣在,就绝不会容任何人欺负太后!” 车中的左氏回想莘迩的这段话,心头甜蜜,想道:“我是定西的王太后,谁敢欺负我?但阿瓜为什么说这些话?他的心,我却自是知晓的。阿瓜,没人敢欺负我的!倒是现在大王亲了政,我不能再临朝,你往后再作什么事,或许会遇到些阻力了。你放心,我会全力帮你!” 马蹄声在车边响起。 左氏竟是能从这马蹄声就听了出来,是莘迩的坐骑。 果不其然,莘迩的声音很快响起,左氏听他说道:“太后,这陇西郡连年历战,民力既少,路上行军又多,县外的路已是多年未做修补,难免崎岖坎坷,不知可有无颠簸过太后?” 左氏定住心神,说道:“将军,我没那么娇贵。你忘了么,当年你我流落猪野泽时,那里是漠中泽畔,路可是比陇西郡这路还要差,我不亦是安之如素么?” “是,太后女中巾帼,是臣多虑了。” 左氏轻笑说道:“若说女中巾帼,我怕是比不上神爱,……将军纳的那个鲜卑妾叫什么?” “秃发摩利,是臣帐下骑将秃发勃野的妹妹,北山鲜卑秃发部的酋长之女。” 左氏说道:“更比不上秃发摩利吧?” 令狐妍喜好骑射,秃发摩利更是马背上长大的,论到巾帼英雄,她俩的确都比左氏更符合。 伴随的的马蹄之声,莘迩的回答传入车内,他说道:“神爱、摩利好骑射,要比骑马射箭的话,或许会比太后强些,然要比之心性,比之智谋,她俩却是万万不及太后之一二的。” 左氏失笑,说道:“我有什么心性、智谋?将军莫要说笑。” 莘迩说道:“若非坚韧之性,岂能在猪野泽安贫而居?若非智谋杰出,岂能临朝数年之后,我定西国泰民安,疆土大增?” 左氏柔声说道:“我临朝这些年都做过什么,我自家知道,国泰民安、疆土大增都是将军的功劳。” 莘迩语声中充满了正经的意味,他说道:“要无太后明辨是非,臣亦做不到这些。臣闻之,将者,将兵,君者,将将,像臣此样的,将兵之将而已,如太后者,将将之君也!” ——却昨晚之时,情浓之际,莘迩说过类似“将兵、将将”的话,只是那时的那句话,与现下他说的这句话,意思差不多是反过来的。那会儿满愿、梵境助兴在侧,二人也是听到了那句话的,这时两人听了莘迩此言,皆是想起了昨晚之语,都羞红了脸。 左氏也是羞意一片,心知莘迩这是在调笑於她,想道:“这个阿瓜!胆子越来越大了!”但并无恼怒之意,不过也不想顺着此个话题继续再说,就转开话题,说道,“将军,说到国泰民安,我闻在秦州试行的均田此制,近月已基本在秦州推行开来,却未知效果何如?” “太后请掀开车帘。” 左氏听话的吩咐满愿把车帘掀开。 莘迩昂首挺胸,骑於马上的英姿落入左氏扬起的眼帘。 左氏妩媚含俏的娇容被莘迩居高临下,尽收眼底。 “太后请看,这路两边的田地,现如今四成左右,都是均田制下,新由郡府分给襄武县原无田、少田之贫民的。……太后看到那些田埂边的界碑了么?每四块界碑之间,就是一家之田。” 左氏问道:“新由郡府分给……,那这些田地原先的主人是谁?” 莘迩答道:“这些分给无田、少田贫民的田地,来源有三。一个是原先襄武县中氐羌豪酋所有的田地,陇西为我定西收复后,这些氐羌豪酋逃去了咸阳,田地就空了下来,这部分田地占了总数的五成左右;一个是其原先的主人或死於了战中,或也是逃亡去了别地,这部分田地占了总数的两成多;一个是其主人原先是本地的豪强,按照均田制的规定,此类豪强家中所占的田地超出了限额,遂被收为官有,这部分田地也是占了总数的两成多。” 左氏说道:“前两类田地也就罢了,将军,那最后一类田地的主人本是当地的豪族,如今被收为官有,他们没有怨言么?”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