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即鹿 > 第五十二章 羊髦献反间 左氏调汤羹

即鹿 第五十二章 羊髦献反间 左氏调汤羹

作者:赵子曰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6:55 来源:笔趣阁

莘迩问道:“从秦虏的内部动下手?”

“是啊。”

莘迩忖思稍顷,说道:“卿所言之‘内部’,指的是原并州乞活李基、新降蒲秦的慕容瞻父子,还有正陆续被蒲茂强迫迁到咸阳的慕容鲜卑各部,以及杂胡诸种么?”

“他们只是一方面。”

“还有另一个方面?”

羊髦摇扇说道:“正是。”

“是什么?”

唐艾、张龟、羊髦,这三个莘迩目前最得用的谋士,唐艾以军略为长,张龟凭其细心和忠诚,现主管情报,羊髦之所长,则是在政略。两国间的较量,军事上的斗争,说白了,其实是次要的,政治这一块儿的较量才是最重要的。莘迩搞的那些新政,算是政治上的较量之一,羊髦思之久矣,觉得同时可以另外再开辟一个政治较量的战场,便是他现下要说的这些的东西。

羊髦意味悠长地说出了一个人名,三个字:“秦广宗。”

“蒲秦的秦州刺史秦广宗?”

“然也。”

莘迩手指轻轻扣动膝盖,凝眉思索了会儿,绽开笑颜,说道:“士道,卿意我大概知矣!秦广宗此人,所以能以唐人的身份,出任蒲秦的州刺史,据闻,完全是因为孟朗之力。他与孟朗是早年的旧识,交情匪浅。卿是不是想借秦广宗兵败我秦州的机会,用计施策,挑动蒲秦那些久不满孟朗得势的氐、羌贵酋,攻讦孟朗,以此造成蒲秦朝中内部的矛盾?”

羊髦笑道:“知我者,明公也!”顿了下,又说道,“不过,这也只是一个方面。”

“哦?那另一个方面是什么?”

羊髦说道:“借机挑起蒲秦朝中的内斗,是向秦广宗下手的主要目的。

“另一方面,蒲秦的秦州,即天水、南安等郡邻我陇西、武都、阴平,换言之,也就是说,这一区域是蒲秦与我定西的前线,若是能通过向秦广宗下手,使蒲秦换一个秦州刺史,可以想见,新官上任,肯定会清算秦广宗留下的故吏,短期、甚至中长期内,天水、南安等郡必然都会不得安生,这样,不就可以减轻我陇西等郡的压力了么?此姑且可算是次要目的。”

莘迩拍案,赞道:“士道,大则挑其朝中内乱,小则乱其天水军政,此策堪谓妙哉!”

羊髦谦虚地说道:“此策亦非髦一人想出,是髦与家兄多次商量之后,都认为似乎可行,因乃才与今日上与明公。至於到底是否合用,还是请明公决断。”

羊髦的“家兄”,便是羊馥。

羊馥这个人,莘迩十分了解,埋头肯干,踏实是不必说的,但智谋上不及羊髦、唐艾。莘迩心知,羊髦“与家兄多次商量”云云,十之**,是句假话,所为不外乎是增加一下羊馥在莘迩心目中的地位。——羊馥的官职现今也不低,中台户部的尚书,然比与羊髦,毕竟是低了许多,羊髦作为弟弟,官职却比哥哥高,这对以儒业传家的士人来说,是不合适的。

莘迩对羊髦的这话没有多说什么,沉吟了下,说道:“此策当然可用,唯是,士道,具体此策该怎么施用,你可已有办法?”

羊髦胸有成竹,说道:“仍是双管齐下。”

“如何双管齐下?”

“使细作散谣言於蒲秦境,此其一;千里早前密禀明公,说搞到了秦广宗的亲笔,想利用他的亲笔作些文章,但一直没得甚么好的机会,故是到今,这篇文章尚未做起,现在可以做了,可以仿秦广宗的笔迹,伪造他与千里私通书信,心向我定西的假象,此其二。”

“此反间计也!”莘迩忽然想起传闻中孟朗“金刀计”,反间姚桃兄弟的这件事,笑道,“孟朗数年前,苦心竭虑,反间姚桃兄弟,致使姚谨奔慕容氏,今亡於邺城战后,想那姚桃、姚谨怎么得罪他了?兄弟落个这般生死分别的下场!士道,咱们现用反间计对付孟朗、秦广宗,倒是可称‘以彼之计,还施彼身’,叫他也尝尝被反间的滋味罢!”

莘迩提到孟朗反间姚桃兄弟此事,羊髦有感而发,叹道:“虽是说姚桃兄弟,系兵败降者,且拥部曲颇众,可毕竟已经降了,孟朗却深深猜忌之,不惜行反间之计,以害其命,……明公,孟朗的心胸不是很开阔啊,这一点,他是万难与明公相比的!”

“万难与明公相比”,此话不是无缘无故而说,是有来源的。

就不说张道将、氾丹这些或曾经与莘迩不对付、或直到如今还是莘迩“政敌”的定西本朝臣子,莘迩都能量才使用,不以私怨废之,只说闻报薛猛、竺法通被俘以后,莘迩特地传檄唐艾,命对他两人要善加安抚,又叫唐艾,尽快把他两人送到谷阴来,打算厚待重用之,就的确比孟朗一门心思想要弄死姚桃兄弟等降将要强得多。——莘迩给唐艾的檄令,正是薛猛、竺法通随曹惠等到谷阴来的原因。

感叹罢了,羊髦微微一笑,接着说道:“不过亦正是多亏了孟朗的心胸不够开阔,也才给了咱们可乘之机。姚桃兄弟,孟朗且猜忌之,况乎慕容瞻?他必定会更加猜忌。诚如明公适才所言,慕容瞻父子、李基等,髦以为,咱们也可以试着挑拨一下。”

“怎么挑拨?”

“还是造谣言吧。”

“散布谣言於蒲秦境中,说慕容瞻父子与被迁到咸阳的那些慕容贵种们心怀故国,说李基暗藏叛心?”

羊髦放下羽扇,笑道:“不错!如此,一边通过秦广宗,挑动蒲秦的氐、羌贵酋攻讦孟朗,一边通过造慕容瞻父子、李基等的谣,给孟朗以口实,挑动孟朗攻击他们,……明公,秦虏虽得冀、豫,兵、民纵众,而一旦其内部果因此生乱,复何足虑也?咱们只管坐观其变就是。”

“给孟朗以口实”,这句话暗含的意思是:孟朗是个智者,他不见得会相信秦境内的谣言,但只要他猜忌慕容瞻父子、李基等人,那不管谣言是真是假,对他来说,却都是一柄正好可用的刀。

羊髦的此策确然上佳,用之如能得成,足能减轻蒲秦对定西的压力和威胁,莘迩心情大畅,笑吟吟看着羊髦俊秀的面孔,说道:“士道,我有一言。”

“明公请说。”

“卿此策,谋国之策也!”

“岂敢当明公这等赞许!”

莘迩对羊髦的此策,确是极其欣赏,他笑道:“当得!当得!”略作考虑,说道,“士道,此策是你提出的,那此策就由你负责执行吧?造谣蒲秦境、秦广宗亲笔这两条,我会叫长龄调动咱们在蒲秦境内的细作、并传檄千里,叫他俩协助於你!”

羊髦下榻作揖,说道:“髦必尽心力,为明公办成此事!”

“你的能力我是相信的,这事你定能办成,只是一条,要注重保密。”

“明公放心,髦晓得。”

堂外暮色已至,夕阳的余晖洒落庭院,草木於晚风中摇曳,阵阵清香传入堂内。

莘迩举目,望着外头的景色,诗兴小发,信口吟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羊髦品味再三,说道:“这是明公的新诗么?文字虽然浅显,意蕴深长也,端得好句!”

莘迩也下榻来,负手踱步堂上,说道:“士道,我近读《老子》,深感老子对凡天下之事、之务,无不盛极则衰,刚不能久的此个道理,看得着实通透!蒲秦今日可称强矣!洛阳、邺县被蒲秦攻克的消息传到我定西朝中当日,谷阴震动,不乏重臣、名士,因之而忧心忡忡,长吁短叹,却在我看来,他们的忧心大可不必!蒲秦方今,正《老子》之所谓‘物壮则老’。

“外观之,确然强盛,内视之,隐忧重重!”他说着,指了指堂外的夕阳,继续说道,“就像这夕阳一样,比起午时的日头,既圆且大,可已近黄昏,垂垂欲坠矣!

“你我刚才说的那些之外,又有徐州贺浑邪、代北拓跋倍斤,此二人狼子野心辈也,今降附蒲秦,暂伏獠牙耳,早晚必叛,此外,慕容氏尽管败退幽州,余势犹存。我敢断言,长则十年,短则五年,蒲秦霸北地的局面定然会有所改变!

“当下之时,我定西需要做的,抓紧时间,修好内政,富民强兵,御蒲秦与境外,候时机之到来而已!……至若此二句诗,我哪里有此诗才?是老傅的新作。”

羊髦对蒲秦和北地日后走势的判断,没有莘迩这样乐观,但听完莘迩的话后,他赞同莘迩的意见,说道:“明公所言甚是!明公的这一番话,如黄钟大吕,振聋发聩!明公,於下国中、朝中,确是有不少畏秦虏如虎,灰心丧气,对我定西之未来抱十分悲观之念的臣民、士人,明公何不把刚才说的这些,改日於朝会上,教与诸臣?也好一扫而今谷阴城上的阴云!”

莘迩笑道:“我正有此念。我不但要在朝会上说,士道,我还想针对此写一篇文论。”

“什么文论?”

“暂定名为《持久论》,你看此名可好?”

“《持久论》、《持久论》,持而久之,候变则进,此名极好。”

“人心啊,士道,人心所向是最重要的。张公刚才在议事时,说到了‘大义’,说我定西能以一隅之地,抗举世之胡,靠的是尊崇唐室,这话说的不错,但只靠大义,还不足够。得让百姓们看到希望,这才能在劣势的时候,依旧能够凝聚人心,等到光明。……士道,这篇文论,我这几天就开始写,卿之文采胜我,待我写成,到时请你给我斧正。”

“明公的《矛盾论》,道前人之所未道,名为论道,实述治政,如椽大笔,髦怎能比!”

莘迩厚着脸皮,哈哈一笑。

当晚,莘迩没有回家吃饭,留了羊髦,两人共在府中用饭。

饭后,各自归家。

回到家中,莘迩先去看令狐妍。

令狐妍快到分娩之时,肚子不小,性亦变得稍微慵懒,她侧卧榻上,懒洋洋地瞅着莘迩进屋,说道:“无情薄幸的回来了?”

莘迩愕然,说道:“神爱,你这是什么话?”

“哼!”

“我怎么无情薄幸了?……嫌我回来得晚了么?今日府中有些要紧的政务,先与张监、陈侍中等议了半晌,又与士道说到入暮,遂留了士道用饭。”

“谁管你回来的早晚!”

“那你说我无情薄幸,是何来由?”

“孩子一生下,就丢下孩子的母亲不管了,……呵呵,男人啊,都是这样。”

莘迩侧身,坐到榻边,拉住令狐妍的手,笑道:“神爱,你怎么这一怀孕,性子也变了?变得娘娘腔起来!”

“人家本就是妇人!‘娘娘腔’什么意思?讽刺我像个男子么?”

莘迩调笑似的说道:“我自非此意!只是你说孩子生下,就不管其母,此话何意?莫说你是我之爱妻,便你翁主的尊贵,闺房之中,我且是翁主之臣,我又怎会可能不管你呢?”

令狐妍把手抽回,冷着脸,说道:“花言巧语!真恶心!我不是说我!”

“那你是说谁?”

“伽罗!”

“伽罗怎么了?”莘迩回想这几天,见刘乐的次数是少了点,但这都是因为军政太忙,便令狐妍,有时也是两天才见上一次,他不愿令狐妍为此生气,就自我检讨,说道,“是,我这些天太忙,是见她的有些少了,明天吧,明天我早点回来,与你们一起吃个饭!热闹热闹!”

“你就是一个月不见伽罗一面,伽罗好性子,也不会生你的气。我说的是,伽罗的族兄好端端的在郡府里当着郡吏,他怎么招惹你了?你要把他除去吏职!”

“伽罗的族兄?”

莘迩越是迷茫,细细问之,令狐妍转了个身,不理他,还好伺候边上的大头晓得是怎么回事,便细声细语的,把令狐妍这通责备所发的来龙去脉,告诉了莘迩。

原来是:之前秦州之战,莘迩专程把从刘壮、刘乐故乡找到的他们的亲戚,带来了谷阴,原先,这几个刘壮的亲戚,都被安排在了莘迩城外的庄园里做事,后来乞大力知道了,他与刘乐在猪野泽时就认识了,他深知枕头风的威力,为拍刘乐的马屁,就主动帮忙活动,把这几个亲戚中的一个,便是令狐妍说的刘乐的那个族兄,给安置到了武威郡府为吏,但刘乐的这个族兄仅是略识些字,又无六艺之能,这次“沙汰百石吏”,遂被列入到了沙汰的名单中。

刘乐没有和莘迩说这件事,令狐妍不知怎么听说到的,於是打起抱不平来。

“原来是这么回事。”

令狐妍把身转回来,说道:“就是这么回事!老东西!你要不想我生气,就把伽罗族兄的吏职还给他!”

“神爱,百石吏虽微,亦国家之臣也!辟用、罢黜,皆由国家,我哪里有权力私相授予?再则说了,此回‘沙汰百石吏’此政,是朝中定下,太后诏令的,不合格的,一概免职,放之为民,一切都有规制,我身为国家大臣,并是此政的倡议者,更不能以权谋私,自坏己政啊!”

“你不肯是吧?”

“小小百石吏,俸禄微薄,不值一提!这样吧,我给他寻个更好的差事。”

“什么差事?”

“……。”莘迩没有料到令狐妍如此较真,一时语塞,眼见令狐妍的脸色渐渐不好看,不敢耽搁,赶忙说道,“刘翁年岁大了,精力渐有不足,我任他做个刘翁的副手,何如?”

“这叫什么好差事?”

莘迩正色说道:“神爱,岂不闻民谚:‘丞相门前七品官’!我今居任录三府事,权近丞相,使他做刘翁的副手,实七品官也!比那百石无品的小吏,岂非天壤之别?”

“哪有这句民谚?我怎从未听说!”令狐妍认真的想了想,说道,“也罢,不过你说的倒也没错,百石小吏是没什么做的,权做个家里的管事也行。……老东西,我可警告你!伽罗当年在猪野泽跟着你吃苦,你不能因为尚了我这个翁主就生骄傲,轻视她!不然,我饶不了你!”

“是,是,谨从贤妻教喻!”

“大头,端上来吧。”

莘迩问道:“什么端上来?”

“太后知我将要分娩,亲手做了补气血的汤羹,晚时遣内宦送了来。太后交代,你近些时日太过操劳,上次朝会,见你面色不是很好,约是须得补上一补,因叫你也喝上一碗。”

不多时,大头端来汤羹。

新热过的,热气腾腾。

莘迩一勺一勺地舀着,慢慢喝下,细品其味,口舌生津,暗香缭鼻,想象左氏绣裙挽袖,素手亲调此汤时的样子,不觉心摇魂动。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