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十五、变卖

五代兴唐 十五、变卖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5:20 来源:笔趣阁

车队行驶在晋阳城内,李岌坐在马车里,看着街道两旁的店铺,满脑子都是想着如何筹集钱粮的事情。

由于自李克用入主河东以后,晋阳城自唐末以来,基本上没有遭受过战乱的波及,已经是华夏北方最为繁华的城市。在李家父子两代数十年的经营下,晋阳城内富户相对较多,算是一等的富庶之地。

可是走在大街上,李岌却感受不到多少富足。街上的行人,服装整齐者只是极少数,绝大多数百姓都是衣衫褴褛,面黄肌瘦,身上的穿着补丁摞补丁的衣裳,脸上明显带有菜色。

晋阳的权贵、富户多居于西城皇宫周边一带,东城相当于是后世的棚户区。

在后世,“棚户区”是指住宅老旧,人均居住面积较小的地方,而晋阳东城的贫民区,那些棚户真的就是居住在四面漏风,简易的茅草棚里。

李岌很难想象,住在这种用苇草当墙的草棚里,人们是如何能够度过寒冬的。

街道两旁的建筑看起来十分破旧,许多房屋外面并没有包上青砖,直接就是黄土的墙体,表面上坑坑洼洼,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孔洞。

万恶的旧社会!

走在这样的街道上,李岌的内心是非常的失望,他看不到这样的城市里,能有多大商机。民以食为天,在这样食不裹腹、衣不蔽体的时代,人们哪里还有闲钱来购买其他的商品?!现在李岌非常怀念以前自己因为生活压力大,经常抱怨的时代。

那种只要肯吃苦,就不用担心自己会遭受饥饿的生活。

心里虽然满是失望,可日子还得要过下去。

晋王府占地面积极大,超过了一百亩,包括一座主殿和两座配殿,再加上东西配院和作为住宅区的后院等附属建筑,相当于是一座小型的皇城。光后院的宅院都有二十多座。因为晋王府的人员都搬去了洛阳皇宫,留守王府的只有一些老的家人,显得十分清冷。

自己住这么大的地方是不是有些浪费?

李岌觉得自己如果把王府卖掉,应该能够筹措到不少的经费,但这也只有想想罢了。

晋王府,就是自己想卖掉,也得有人敢买呀!

只不过府中虽然没有留下多少钱粮,但是家产还是有不少的。

李克用、李存勖父子两代经营河东数十年,光在晋阳周边所置下的宅院和田产却有不少,可以说是晋阳最大的地主,这宅子和土地也能换成钱粮啊……

一位头戴乌纱,身穿五品朱袍的宦官站在了李岌的面前。

五代的官制延续唐朝,掌管内廷事务的是内侍省,由宦官掌管。不过自迁都洛阳后,内侍省迁往洛阳,现在掌管晋阳皇宫及晋王府事务的总管是内侍省少监张枢。他是原来河东监军张承业的义子,很得李存勖看重,所在这才留守北都,负责管理晋阳宫和晋王府。

“张总管,晋王府名下有多少处宅院和皇庄,又有田地多少?”李岌坐在软体榻上,看着面前神色恭谨的张枢问道。对方的官名,在隋代以前,称之为少长秋。

“回禀太子,除了王府,晋王府在晋阳城内还有十二处宅院,是陛下为各位皇子准备的,另外武皇还留下有五处宅院,没有赏赐出去。其它房产已经赏赐给了诸王及驸马、诸多义子、大臣等。晋阳周边有十七处皇庄,有田地五万两千三百六百余顷,除此之外,还有几处皇家山林牧场等。”张枢似乎对于王府的家产了如指掌,直接就脱口而出。

“嗯,这晋阳的宅院能价值多少钱?”李岌一开口,顿时让张枢目瞪口呆,半张着嘴,良久才反应过来。

“太子,这祖宗家业,轻易不可售卖啊!”

“这招兵买马需要大量的钱粮,这太原府库根本无法支撑,只能是动用内府的财产。否则的话,如果李嗣源带兵打过来,留下诺大的家产是不是都便宜了那些叛将们?!”李岌说道,“现在不是守业的时候。”

“城内的宅院大小不一,位置也各不相同,只不过大都在皇宫附近,价值算是比较高的。大宅能值五百万钱左右,小的大约能卖到百万,总算下来,约值四万贯左右。”张枢想了一下回答道。

“才值三、四万贯?!”李岌听了明显感到有些失望,看来这皇家也不怎么富裕啊。“田庄能值几何?”

“上好的良田约值450文一亩,下等的旱田每亩只能卖到200文,加上庄园里的房产等,每处庄园大约价值6000贯左右。”

李岌在心里盘算了一下,也就是说,除了晋王府,李克用和李存勖父子两代,在晋阳一带所攒下的家业也就只有十几万贯,明显是比较失败。俗话说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父子两代经营河东四十余年,才和人家当一年市长所捞的财富大体相当,不能不说是缺乏商业头脑和经济手段。

难道就不会多开些发票么?!

实在不行把晋阳宫给卖掉?

咳咳,开个玩笑……

李岌拿着晋阳城内地图,开始在上面划红圈。

总共十七处宅院,只保留了五处临大街的宅子,准备以后经商,当作商铺的门面来用,其余的吩咐张枢找人全部卖掉。

等张枢离开,李岌坐在书房里想了想,提笔给写了封救援信,把李环唤来,让他派人给将信送到义武军节度使王德的手里。

当年成德军张文礼在镇州(正定)叛乱,定州的义武军节度使王处直暗中契丹,意图声援镇州。其义子王德趁机煽动部下,囚禁了王处直,自立为留后。李存勖以为王德有助于自己,于是任命王德为义武军节度使,并同意了王德将女儿许配给世子继岌的请求。

当年李存勖在定州城下所订下的一桩婚姻,现在倒是让李岌多出了一个外援。

王德好歹也算是自己的老丈人,于情于理,也不可能袖手旁观,坐视不救。况且李嗣源瞧不起王德这个叛将,两人之间的关系十分恶劣,王德不可能背弃李岌而去投靠李嗣源。只不过义武军本身是小军镇,军力和财力都有限,能提供的支持也不会太大。

蚂蚱在小,好歹也是块肉……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