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五代兴唐 > 十四、晋阳监

五代兴唐 十四、晋阳监

作者:准噶尔刀王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55:20 来源:笔趣阁

李岌很无奈地接受了一个事实,就是自中唐以后,特别是唐末以来数十年的战乱和动荡,所谓的忠义气节在那些统兵的眼里,已经是一文不值,一切以家族的利益为主。实际上原来晋军的情况还好,自李存勖当了晋王后,周德威、李嗣昭、李存璋、李存审等晋军大将倒也没有一个发生叛乱的,即使是李嗣源,也是因为被叛乱的魏博军推到了皇帝上的位置,最初也没有反叛的念头。

只不过,由于李存勖在当了皇帝后,任用伶宦,所作所为令原来的手下大将心寒,变得离心离德。另外就是周德威、李嗣昭、李存璋、李存审等晋军中流砥柱的大将们先后去逝,这也是造成兴教门之变后,局势失控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一场变乱,晋王李克用和李存勖父子一脉的子嗣几乎被乱军诛除殆尽,这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所以,李岌准备用利益把这些勋贵们吸引到一条船上。这样在发生意外时,大家也好同舟共济。

振武节度使,老将安金全带着一千骑军赶回晋阳,这让李岌稍微松了一口气。

为此,他亲率晋阳百官和将领,到城北的大夏门外,迎接老将军的到来。

看到安金全从马车上下来,李岌主动上前,拱手施礼。

这安金全在晋军中的身份相对特殊,活了七十多岁,曾当过李岌曾祖父李国昌的亲卫,和晋王李克用是平辈,哪怕李岌称他一声阿翁(爷爷)也不为过。

“安阿翁这一路上辛苦劳顿,小子有事,还须劳动您老人家出面,实在惭愧!”李岌首先说道。

“有劳太子亲自相迎,老臣惶恐。”安金拳双手抱拳还礼,脸上却无半点惶恐之色,反倒是精神焕发:“洛阳的事老臣也听说了,家国不幸,不能替陛下分忧,是老臣之过……这几年不见,太子如今气度沉稳,英气勃勃,颇有武皇当年风采,老臣看得欣慰得很呐。”

李岌道:“家国危难,还得有您这样的柱石老将坐镇,小子也能心安些。”

安金全笑道:“老臣这把骨头,可值不了多少分量,这拨乱反正,还得看太子的安排。”

一行人进了晋阳城,老将安金全的到来,让李岌安心了不少。

至少有一千云州精锐在城内,压制了一些人蠢蠢欲动的心思。

好不容易从忻代和太原府拼凑了三千步军,由张敬达代替李彦超出任汾州刺史,率军防守雀鼠人道三座关城,以防止李从珂进军晋阳。这个年头,没有开拔费就根本支使不动大军,仅仅每名军卒五贯的安家费,就耗费了太原府库三分之一的积蓄。

这军队和各地官吏如果没有钱粮,根本无法正常运转。

随着局势初步稳定,如何能搞到钱粮,以维持军队和官府的开支成了李岌眼前头等要解决的问题。

莫为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李岌现在所面对的是内忧外患,令人焦头烂额的一大堆烂事,哪有闲心去畅想未来,诗和远方看不到,就只剩下了眼前的苟且。

能苟且苟吧,活着总要比死了强!

田野里的青苗现在才刚长出一拃多高,要等到九月才能收上田赋,土地是没有多大指望了,只能是从别处想办法。

李岌在太原主薄曹信的陪同下,前往晋阳监进行巡视。

晋阳监原来是晋军负责宫廷建筑营造、军器制作和军需生产是主要制造部门,相当于把唐代少府监、将作监和军器监三监合一的一个部门。在晋王李存勖迁都洛阳前,晋阳监就相当于是后唐的工部。

晋阳监设在晋阳东城,在汾河东岸,整个将作工坊大约有三千多户工匠。李岌在木器坊和军械监内巡视一圈,发现这里居然还设有冶铁作坊。不过铁坊设在靠近城墙东南角的地方,只有一座不到两米高的小冶铁炉,全部依靠手工操作,其生产效率自然也好不到哪里。

冶铁是发展机械生产工坊的第一要务。

原来晋军治下总共有三处铁监:交城的大通监、太原府东郊的永利监和潞城铁监,而出产的铁器,则以泽州、潞州的工艺为最佳。晋阳监所使用的生铁主要出自交城监。交城铁监的铁矿原料来自于狐突山,储量并不算很丰富,只不过供古代冶铁作坊之用也算是足够。李岌并不太担心原料问题,在后世,山西煤铁资源丰富,是国内重要的钢铁基地之一,在这方面很有优势。

李岌专门来到冶铁工坊,饶有兴致地观摩起了铁匠们的打铁过程。

一米多高的炼铁炉内炉火在熊熊燃烧着,一名匠头则站在草棚里,指挥着几名精赤着上身的汉子在抡着大锤打铁。

这样的炼铁炉并不能将铁砂完全熔化,形成铁水,而是只将其烧结成铁块。烧结好的炽热铁块从炼铁炉里用火钳夹出来,然后再放在铁砧上用铁锤反复锻打,以祛除杂质,使之内部结构紧密。

站在原地看了一会儿,李岌感到很失望,这样打造出来的铁器,质量定然也是好不到哪里去,而且这些这些铁匠们还在用煤直接烧结铁砂,煤烟中所含有的硫、磷等有害杂质,会渗透到铁器当中。

李岌满脸失望地看着晋阳监的所谓炼铁炉,炉高只有不到两米,甚至只能称之为大一点的煤炉还比较合适。

“你们就用这玩意炼铁?”李岌用奇怪地眼神看向站在他身侧的监丞王锆。

“太子,晋阳的作坊历来都是用这种小炼铁炉来冶铁,唯有形制大小不一而已。晋阳监的这种铁炉在各冶监中大小也算是中等。”王锆在看到李岌的脸色并不好看,于是很小心里回答道。

“冶铁不是得需要那种高炉么?”李岌张开右臂,使劲往高处比划着说道,“我是说有三、五丈高的那一种。”

王锆在脸上陪着笑:“太子说笑了,那种大冶铁炉只有交城和泽州铁监才有,而且也只有不足二丈高。咱们这等打铁工坊,并未有铁矿在附近,并不以冶铁为主,要建那么大的冶铁炉作什么,而且要建成一座如此高大的冶铁炉,花费着实不低。”

李岌又仔细询问了一番,得知这炼铁高炉得需要用耐火粘土砖所砌成,而且即使这高炉建成,这榆次县周边也没有铁矿原料产地。

想要发展机器工坊,需要用到大量的优质钢材……

想到这些,李岌只能是忍不住摇头叹气,这白手起家,真不是人干的事情!

……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