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656章 钱暂时够了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656章 钱暂时够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郑赐咧着嘴苦笑,“大人,现在朝堂已经没有我的容身之地了,大人若是有办法,下官感激不尽啊!”

柳淳大方笑道:“郑大人别客气了,区区小事而已,毕竟我也没有本事把你留在朝廷。”

郑赐惊得瞪大眼睛,莫非柳淳在耍他?

“郑大人,既然他们都走了,你还留在朝堂干什么啊?”

听听!这是人话吗?

明明是你在朝堂上,说我只是反对变法而已,那些人是处心积虑,结党营私,我们不一样,你,你怎么变卦了?

郑赐吃惊地盯着柳淳。

“别那么惊讶,同样出去,也有不同的,你自己好好想想吧。”柳淳说完,上了马车,就直奔府邸。

朱棣的生财之道很简单粗暴,但却是绝对可行的。

东番岛已经陆续向大明输送了两批蔗糖,足足有上百船之多。

这些白糖涌入之后,能够很明显感觉到,整个大明的饮食都发生了改变。

最明显的就是各种糕点的甜度明显增加了,连豆腐脑的小摊都能放蔗糖了,菜里面也多了许多甜味。

而那些寓居大明的海外商人,简直跟疯了一样,毕竟他们理想中的天堂,也只是流着牛奶和蜜糖而已。

如今大明的糖价便宜到了令人发指,和天堂还能有多少区别呢?

他们不但顿顿离不开蔗糖,而且还大肆采购,尽管运回国内之后,糖价要增加十倍,可依旧非常便宜。

是求之不得的美食。

听说在更远的地方,寻常人根本见都见不到,只有那些顶级贵妇,能在自己的茶杯里,加上一块糖,品尝难得的甜蜜,如果能加两块,绝对是王后一级的享受。

他们甚至认为蔗糖有着不可思议的疗效,得了病,只要喝上一杯糖水,就能起死回生,原地复活。

好吧,或许有夸张,但是蔗糖已经成了大明又一个主打商品,不管是国内,还是国外,都受到了强烈的追捧。

作为蔗糖的主要产地,东番岛的土地相比起之前,价格成倍上涨,最早投资的那群人,全都发了大财。

当初还有人抱怨朝廷太过苛刻,现在他们什么说的都没有了,只恨当初投得太少了。

与此同时,在安南方向,大批的粮食也输入了大明。虽然粮食属于管制商品,价钱没有那么夸张,但依旧获利不菲。

现在人们迫切要求,继续拍卖两处的土地。

只不过有趣的是制约土地拍卖的罪魁祸首竟然不是土地没了,而是人手不够用。

李景隆这段时间,一直在海外折腾,用他的话讲,就是到处撒尿,标记地盘。

从东番岛南下,他找到了吕宋,然后继续南下,他发现了一大堆面积惊人,而且物产丰饶的岛屿。

只是这些岛屿实在是太大了,岛上尽是密林丛生,只是在海边平坦处,会有一些土人部落。

李景隆看在眼里,那个着急啊!

这么好的地方,竟然没有足够的人手去占领,简直是犯罪。

他迫切希望朝廷加大开发海外的力度。

正是在这种要求之下,朱棣才想出了发配言官去海外的点子。

有人或许要说了,这些人都是书生,他们不行的,只会高谈阔论,如何懂得治理地方,如何能替朝廷敛财,陛下用他们,完全是胡来。

这话如果在一年前,朱棣或许相信。

可现在朱棣只有俩字:呵呵!

解缙怎么样?

算是文人的表率吧,把他扔到了安南,这货儿是彻底放飞自我了,种种敛财之术,简直让人匪夷所思。

他挖空心思,制定了一大堆的规矩,其中一条,竟然规定安南人不许使用铜制门环。还要求家家户户,进献生铁,如果没有,就要折成银子,如果连银子都没有,那就要折成粮食,连粮食都没有,那对不起了,东番岛种甘蔗去吧!

解缙给朱棣送来的八十万两里面,就是出售壮劳力换来的。他给朱棣送了八十万两,自己揣进荷包的,就只有他知道了。

这些文人的智商绝对不用怀疑的,不会干什么的都有,还从来没听过说不会捞钱的。

即便这一百人里面,有一半铁骨铮铮,不还是有五十个可用之人吗?让他们比赛着捞钱,该给朝廷带来多少利益啊?

他们可比那些只会抢掠烧杀的武夫管用多了。

而此刻这些言官还体会不到永乐大帝的苦心。

从清贵的言官,变成了发配海外的罪官,这是多大的落差啊!

安南啊,那可是比天涯海角还要遥远的地方。

从此之后,背井离乡,再也没法或者回来了,没准他们还会死在海上,连个尸体都找不到,成了海上的孤魂野鬼……救命啊!

言官们就像热锅上的蚂蚁,穷尽一切办法,也没有任何用处。

终于,发配的名单出来了,除了告练子宁的那些人之外,还有十几个因为历次考评,成绩都很差的,一共凑了一百一十人。

光荣地成为大明第一批外派地方官。

为了给他们一点面子尊严,柳淳还很体贴,送了每人一朵大红花。

还用红色绸缎,打个十字,系在了胸前,就跟新郎官似的。甚至乌纱帽上,还插着几根野鸡翎。

如果忽略他们死了老娘一样的表情,还真跟要娶新媳妇似的。

“来,大家伙都笑一个,笑得开心点!”

柳淳一挥手,顿时鼓乐响起,欢快的唢呐,咚咚的大鼓,当真是过了年似的。

“笑啊,快点,高兴起来,今天是大好的日子,远大的前程等着诸位呢!”

柳淳鼓励大家伙,可这帮人你瞧瞧我,我瞧瞧你,要多没心,才能笑得出来啊!柳淳,你就坑人吧!

有人蹲在地上,捂着脸痛哭。

还有人干脆一屁股坐在地上,“杀死我吧!我不想当外丧鬼啊!”

他们撕心裂肺的哀嚎,弄得柳淳十分不悦。好歹也是朝廷命官,简直是耻辱啊!我想了多少年了,一直打算跑去海外。

都开价五千万了,奈何朱棣那厮不答应。

你们这帮玩意,好赖不知,人家放你们出去,倒不愿意走了,留在大明,等着吃屁啊!

既然你们不识好歹,那可就别怪我了。

“诸位大人,为了确保这次出海顺利,还有一个人,他主动请旨,随你们一起出海。

谁?

谁会这么傻?

正在大家伙茫然的时候,郑赐迈着沉重的步伐,出现在了所有人的面前,他板着脸道:“老夫要跟你们一起出海,从今往后,咱们就要同舟共济,还望诸位大人能够痛改前非,真正做到一心一意,同心同德!“

“什么?”

郑赐也要出海?

这是什么鬼?

有人想要大笑三声,你不是和我们不一样吗?怎么也被发配海外了?还以为会对你高抬贵手呢,可结果还不是一样!

由此可见啊,人家存心要收拾你,怎么也逃不掉,这就是命啊!

多了一个倒霉蛋,大家的心情稍微好了一点,可很快他们意识到了一件事。这个郑赐是以什么身份发配海外啊?

正在这帮人思索的时候,柳淳直接揭开了谜底。

“陛下已经加郑大人右都御史之职,奉旨巡抚东番及南洋诸岛,他是你们的顶头上司了。顺便再告诉大家一件事,刚刚陛下提拔解缙为安南巡抚,他跟郑大人一个管岛,一个管陆,你们往后要听从两位大人的统筹安排,陛下盼着你们替朝廷立功呢!”

郑赐依旧板着脸,“请柳大人转告陛下,郑赐一定竭尽全力,为了充实国库,在所不惜!”

柳淳心满意足,“有郑大人的话,我就放心了。来人,准备酒水,替诸位大人践行。”

还喝什么酒啊?

在场的诸位大人都要哭了。在金殿上,他们一起卖了郑赐,以为陛下会拿郑赐开刀。结果峰回路转,倒霉的变成他们。

发配海外就够惨的了,还弄来一个跟他们有仇的顶头上司,老天爷啊,这还让不让人活了啊?

看着这帮人的模样,郑赐突然明悟了。

去哪不一样?

只要手中有权,就算在海外,一样说了算。

而且到了海外,还能为所欲为,你们这帮畜生不是想看着老子倒霉吗?这回我把你们整死了,都没人管!

“你们听着,这次出海,每人都要立下军令状,一年之内,不能上缴五十万两以上,本官代你们向朝廷请罪!”

代我们请罪?

这是什么操作,姓郑的,你可不要太过分了,同朝为官,好歹留点情面啊!

“郑大人,临别之际,我这里有陛下御赐王命旗牌,海外之事,大人有独断专行之权,凡三品以下官员,先斩后奏!”

完了!

这下子彻底掉到了后妈手里,想不死都不行了。

郑赐倍受鼓舞,连忙道:“柳大人放心吧,下官要是完不成朝廷的使命,愿意和所有人一起领罪。”

言官们真是服了,怪不得人家官当得大呢!这脸皮就是够厚,你自己吹牛立军令状,干嘛把我们牵扯进去?

不当人子啊!

不管他们怎么哀嚎腹诽,柳淳算是完成了使命,还是赶快复命吧。

柳淳见到了朱棣,第一句话就是“陛下,臣估计钱差不多了,至少今年的兴学费用是够了。”

朱棣脑袋都大了,费了这么大劲儿,竟然只够一年的,朕这是造了什么孽,竟然答应兴学啊?

朱棣无精打采道:“传旨,三天之后,在宫中大宴,所有地方官吏,悉数到场,朕有心里话要跟他们讲。”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