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528章 大封功臣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528章 大封功臣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42:56 来源:笔趣阁

练子宁随着纪纲去诏狱,这一路上,练子宁旁敲侧击,不停打听。倒也把纪纲的底细给问了出来。

这家伙是个秀才出身,还练过弓马骑射,勉强算是文武全才。

只不过他能出头,却是靠自己的胆子,主动投靠朱棣,前往济南送信,恫吓铁铉盛庸,怂恿济南诸生,城中放火,协助破城。

渡江之后,作为使者,再入京城。

两次冒险,带给了纪纲丰厚的回报,他一下子成了锦衣卫的二把手。如果放在以往,练子宁只会把他当成幸进小人,半点都看不起。

可是现在练子宁却有了不同的看法。纪纲投靠朱棣,算起来也就几个月的功夫,却能升任如此高位,绝对是朱棣的心腹,或者说,要委以重任的人。

他作为一个劣迹斑斑的降臣,想要保全性命,在新朝立足,跟纪纲这种新贵保持良好的关系,十分必要。

因此他这一路上,比最初还要恭顺,竟然拿出了十分的诚意,小心翼翼跟个媳妇似的。

“不愧是无耻的文人!”纪纲暗暗冷笑,真以为老子是毫无根基的毛头小子吗?错了,我也是有爹的,而且他老人家就是锦衣卫出身。

只不过在多年前,他死在了柳淳的手里罢了。

一人为锦衣卫,生生世世就是锦衣卫。

他能读书,能成为秀才,就是前任指挥使蒋的安排,至于已经死去的吴华,他在临死之前,竟然派人去见纪纲,送给了他一个天大的秘密。

锦衣卫始终都是嗜血的猛兽,绝不是柳淳想要的那样,按规矩办事,简直丢锦衣卫的人!

蒋死了,吴华死了,锦衣卫的精神又传承到了纪纲身上。

只不过此刻的纪纲还太弱小了,除了朱棣对他的那点好感之外,几乎一无所有。

或许练子宁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两个家伙各取所需,虽然没有点破,但是却结成了一个松散的联盟。

“纪大人,咱们就从暴昭下手,别看这家伙平时跳得最欢,但却是个十足的草包,他有一个女儿,今年应该十七岁了,可是他的心头肉,最是疼爱不过了。”

纪纲心领神会,给练子宁竖起大拇指,“这女儿就是爹的心头肉,练大人这招高明,我这就安排人去抓人!”

……

两个坏蛋一出手,就把家人包括进去,绝没有半点怜悯,只能说,这些建文旧臣兴风作浪了这么多年,到了报应的时候,老天爷都要收了他们。

随着儿子和臣子们悉数进京,朱棣终于从孝陵走了出来,开始动作。

按照道理,应该是先登基,然后再大赏功臣,可朱棣盘算之后,他要处理朱允的旧臣,想查清楚陈年旧事,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

朱棣并不急于登基称帝,但是国政却不能荒废,因此必修把臣子们安排好,让这个国家能够顺利运转。

“王爷,如果这样的话,老臣以为有两件事要做。”道衍认真道:“其一,王爷要出任监国,第二,立刻改元!”

“改元?”朱棣沉吟道:“俺还没登基,如何改元?”朱棣当着道衍的面,不会说什么德不配位的空话,在十几年前,他就想要当皇帝了。

“老臣说错了,不是改元,而是废掉建文年号!”

朱棣眉头一皱,顿时大喜,“妙啊,先生果然是俺朱棣的智囊,传我的命令,立刻废除建文年号,改用洪武三十四年!”

朱允是洪武三十一年继位,转过年,是建文元年,现在是建文二年,差几天就是建文三年,朱棣虽然没有登基,但是却不愿意让这个年号继续下去,他果断下令,通告天下,重新恢复洪武纪年。

在做完这件事之后,趁着年前,为了让大家伙能过一个快乐的年。

朱棣开始迅速封赏功臣,这是他早就酝酿好的。

首先,第一个受封的就是道衍,朱棣给他加了太子少师衔,并且封为吴国公,世袭罔替!

“为了不浪费这个爵位,我建议大师赶快蓄发还俗,趁着身体好,再生一个,以后也好有人继承香火,延续爵位。”柳淳笑呵呵道。

道衍倒是好气度,并没有生气,而是笑呵呵道:“老衲这辈子不想了。柳大人,你要是愿意的话,以后把你的儿子过继给我,老衲让他继承我的爵位,如何?”

“不如何!”柳淳哼道:“我现在还没儿子呢,就算有了,也轮不到给你当儿子!”

道衍大笑,“话别说死,老衲言而有信,只要柳大人愿意,随时都可以。对了,王爷让我教导世子,柳大人,你是世子的师父,有什么建议没有?”道衍探身道:“柳大人,你就不怕我把殿下教坏了,让你的心血付诸东流吗?”

柳淳才不在乎呢!

“你有本事教坏殿下,只能说明我做师父失败,技不如人,输了也就输了,没什么好担心的。”

道衍笑得十分灿烂,“柳大人果然好气魄,那老衲可就不客气了,我一定竭尽全力,把世子殿下教导成一位合格的储君!”

“储君?”柳淳打断了道衍,“大师,你准备替王爷做主了吗?”

道衍自觉失言,只是咧嘴笑笑,急忙转移话题……明天才是正是大封功臣,究竟谁在名单之列,十分值得推敲。

道衍疑惑地看着柳淳,“柳大人,明天第一个就是你吧?”

柳淳哑然,“且看吧!”

转过天,朱棣开始爵位大派送……排名第一的就是镇守北平一年有余的大将张玉,在原本的历史上,张玉是为了救朱棣,战死在东昌,被追封为荣国公。

这一次张玉并没有死,封号依旧是荣国公,而且还是世袭罔替。

张玉之后,是大将丘福,他受封淇国公,世袭罔替。

第三位是朱能,受封成国公,世袭罔替。

第四位,此人有些陌生,他叫陈亨,也是朱棣手下大将,最初他守卫北平,后来朱棣起兵,朱高炽为了支援父亲,曾经派遣一支三千人的骑兵,从北平出发,穿越大宁,走草原,前往西安,支持朱棣。

陈亨就是这支人马的统帅,那时候柳淳已经入蜀,因此跟陈亨失之交臂。而陈亨这一路上,受到了宁王的阻截,又遭遇蒙古部落的攻击,艰难跋涉几千里,三千人马出征,到了西安,只剩下八百人。

陈亨更是丢了一条手臂,几乎丧命,光是养病就养了半年多。

而陈亨带来的八百人,却是起了巨大的作用。

朱棣在西安同李景隆对峙,能够以十万对抗六十万,这八百名核心将士,起到了全军骨干的作用。

凭着这份功劳,陈亨受封泾国公,同样世袭罔替。

功臣名单,到了这里,还算正常,可接下来就好玩了。

李景隆,受封曹国公,世袭罔替!

当这个名字公布出来的时候,所有人都炸了,尤其是朱棣的旧部,像陈亨就把眼睛瞪圆了,王爷,你这是搞什么啊!

丘福等人更是怒不可遏,他干脆站了出来,“王爷,丘福羞与此人为伍!若是王爷执意如此,丘福情愿不要这个功臣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