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奋斗在洪武末年 > 第631章 朱棣又破产了

奋斗在洪武末年 第631章 朱棣又破产了

作者:青史尽成灰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5-04-01 02:00:36 来源:笔趣阁

不管什么事情,重复多了,都会疲惫的。

朱瞻基听到了脚步声,他头也不抬,懒洋洋道:“我们遇到什么困难,也不要……加油!”他抬起头,想看看来的是谁。

“皇爷爷!”

朱瞻基一下子来了精神,连忙跳起来,大声道:“我们遇到什么……”

还没等他说完,朱棣探手揪住他的脖领子,就把小家伙提到了怀里,然后用腋下夹住,像是提一个皮包似的,朱棣迈着大步走到了书房里面。他也不说话,只是拿起了桌上的蜡烛,又找到了火折子。

“柳淳,一盏茶的功夫,你不来,朕就烧了你的家!”

说完,朱棣就坐了下来,随手把朱瞻基放在一边。

过了一会儿,柳淳就气喘吁吁,快步走进来。

“臣见过陛下。”

朱棣冷哼道:“你让朕的孙儿替你挡着来客,是不是太过分了?”

柳淳满脸苦笑,“陛下,这事怪不得臣啊,实在是臣也不知道怎么办!”

朱棣斜着柳淳,不屑道:“你真的不知道?”

“不知道,绝对不知道!”柳淳摆手道,十分认真。

朱棣深吸口气,“你不愿意说,那朕来说!要阻止私人办学,就要官方办学,而官方办学就要多花钱……这个钱还不是小数目,眼下朕也拿不出这么多钱。”

柳淳低头不说话,不用问,就算我也拿不出这么多钱。柳淳可不是哭穷,他的产业不算少,但是老朱家人更心黑,好多东西都被拿走了。而且许多明着挣钱的东西,柳淳也没法掺和,只能靠着徐妙锦运筹,虽然柳家不会缺吃缺喝,但是想拿出太多,那也是万万不可能的。

书房陷入诡异的寂静,只能听到呼吸声。

朱瞻基瞧瞧皇爷爷,瞧瞧师公,小脑袋像是拨浪鼓似的,可这俩人都不说话,他也瞧不出什么端倪,到底要怎么办才好啊?有这么难吗?

“这笔钱……朕出!”

朱棣突然轻声道,柳淳仿佛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他下意识瞪大眼睛,迟疑地看向朱棣。

朱老四感到了强烈的鄙夷,他怒了。

“你把朕看成什么人了?朕是万民的君父,是九五至尊,大明的皇帝!”朱棣深深吸口气,然后仰望着前方,缓缓道:“该是朕出的钱,朕绝不会含糊。既然朕要摧毁士绅集团,就要把他们的负责的事情,用自己的肩膀扛起来!”

朱棣紧紧盯着柳淳,“朕只想问你,要怎么办,才能凑够这笔钱?”

柳淳真是吓得不轻,他很了解朱棣,不用怀疑朱棣的才略和眼光,但是任何人都有自己的偏好,朱棣十分喜欢开疆拓土,他一直盘算着,等国力恢复一些,国库有了结余,就向外面用兵。

现在骤然冒出兴学的事情,每年那么多钱投进去,这可是无底洞啊!

一个孩童五岁入学,就算十五岁参与劳动,中间也是十年的光景。

这十年间,朝廷光往外拿钱,却得不到任何的回报。

换成谁也受不了。

大明的国库收入还是很低的,从任何角度来看,大举兴学,都是非常勉强的事情。

柳淳一直保持沉默,就是觉得这事情不好办,只是他没有料到,朱棣竟然能同意,实在是太令人意外了。

朱棣微微轻笑,他伸手,把朱瞻基抱在了怀里,“你瞧,这小孩子长得就是快,才几年的时间,就长这么大了。朕是为父为祖的人,兴学的事情,往小了说,是彻底终结士人集团的影响力。往大了说,也是让朕的子民,有一条上进之路。朕不能为了自己的功业,不能为了史书上的那几行字,就耽误了孩子们。朕可以等,可孩子们不能等啊!”

柳淳听到了这里,不由得站起身躯,掸了掸衣服,发自肺腑,向朱棣施礼。

“陛下胸襟,臣五体投地。既然陛下说了,那臣一定想办法,解决资金的问题。无论如何,也要把钱凑够!”

朱棣点头,“既然如此,那朕也表个态,就算你要把皇宫大内给卖了,朕也不会皱眉头!”

显然,朱棣这是开玩笑,不过皇帝的决心,还是让柳淳欣慰的。

“有了陛下的支持,臣就更加有把握了。”

一转眼,五天过去,恰逢大朝会。

群臣齐聚,五品以上,在京官吏,悉数前来,就连许多武臣都不例外。

早就传出风声,说是这一次要彻底处理楚王朱桢一案,大家都想看看,这个案子到底是什么结果。

只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朱棣一开口,就宣布了一件大事,一件关乎所有官员的大事。

“朕反复思量权衡,决定一件事,就是在皇家银行,替每一位官员,设立俸禄账户。过去朝廷发禄米和钞币,这一次呢,所有俸禄以储蓄的形式,发到每一位臣工的账户上。”

所有朝臣都把心提到了嗓子眼。

坏了,本来就没几个钱,陛下又要整人了。

“朕决定以禄米计价。譬如说,从一品大员,每月74石粮食,存入皇家银行。尔等可以要求领粮,也可以要求兑换钞币。但是,不论何时,不论粮价多少,兑换出来的钞币,要足够购买74石粮食,这是朕给你们的承诺,绝对有效!”

此话一出,朝臣都傻了,他们必须好好理一理,才能弄清楚,陛下到底在说什么……官员的俸禄本来就不高,而且时常有折钞折物的情况。

在大明朝的历史上,甚至出现过用胡椒抵俸禄的情况。

香料虽然昂贵,可作为朝廷官吏,又有几个能把胡椒卖上价钱?而且也没有这么干的,辛苦了好几个月,要发工钱过日子了,结果背着一口袋胡椒回家,这是能吃啊,还是能喝?

朱棣这一次的改革就很明白,朕虽然没有增加俸禄,但是却保证,不会再让俸禄贬值了。

该领多少,就领多少。

而且这里面还含着一项福利。

比如某人想用钱,就需要把禄米换成银子或钞币,在这个过程中,肯定要有损失的。

可是根据朱棣的新政,却可以避免这件事情发生。

再有,文官还可以避开粮价涨跌带来的波动,总体来说,比起原来是好多了。

只不过这人受了太多的雷霆,骤然遭遇雨露甘霖,还有些不适应,他们都在问自己,这是真的吗?

朱皇帝真的良心发现了?

沉默了好一会儿,才由吏部尚书茹带领着百官,一起跪倒。

“臣等叩谢天恩,吾皇万岁万万岁!”

朱棣见官吏们激动不已,有人更是眼中流泪,他也不由得失神叹息,莫非说自己对官吏真的太刻薄了?

“唉,都起来吧!”

朱棣道:“朕并非铁石心肠,也不是不知道你们大家伙的难,可朝廷这么大,要做的事情这么多,朕也常常是顾此失彼,没有办法啊!说起来还要咱们君臣一起勉为其难。”

朱棣感慨之后,起身从丹墀走下来,从几位老臣面前走过,跟大家伙一一微笑致意。众人心里热乎乎的。

最后朱棣走到了柳淳面前,“朕交代你的事情,准备如何了?”

柳淳急忙躬身道:“陛下,臣经过数日苦思,拟出了一个章程,陛下要大举兴学,首先的第一笔钱,就要出在蔗糖上面!臣计划从皇家制糖公司的收益之中,每年拨出七成,用来支援兴学。”

柳淳对群臣,尤其是户部的官员道:“由于拿出巨资,糖价势必要维持高位。但是能吃得起蔗糖的,还是有钱人。所以这一项税赋,有劫富济贫的意思,户部方面怎么看呢?”

郁新急忙站出来,“柳大人,本来糖价就高,是因为开发了东番岛,糖价才有可能下降。如今拿蔗糖收益,来兴办学堂,我以为是非常合适的。只是不知道,能凑出多少钱?”

柳淳笑道:“对内蔗糖销售大约能挤出500万两,对外部分,应该也有三百万两以上。以后或许还会提升,暂时先按照八百万两计算。”

“接下来的一笔钱,就是皇家证券交易所,针对每一笔交易,加征印花税,所得也全部用于教育。这两笔钱加起来,应该能有一千五百万以上。另外皇家银行每年增发一千万教育债券,这就有两千五百万。接下来就要看户部来的!”

郁新没有迟疑,握紧拳头道:“柳大人,户部方面,每年可以挤出一千万,剩下的一千五百万,怕是要地方承担了。”

这时候茹也开口了,“户部的钱不能平均分下去……贫穷的地方,户部要多出,诸如北平,江南等地,要让地方多出钱,如此算下来,即便没有五千万两,也差不多了。”

这几位大臣,你一言,我一语,将一个看似不可能做到的事情,居然实现了!

毫无疑问,这里面出钱最多的就是朱棣,而且还都是真金白银往外面掏!

事到如今,群臣再也没话可说了,意外,实在是意外!

原来天子不是抠门,而是好钢要用在刀刃上。

“臣等叩谢陛下天恩!陛下仁德,天下士子必定感恩戴德,报效天子!”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一片山呼,五体投地。唯独朱棣的心在流血,内帑不但空了,每年还要多负担一千万欠款,朕这是又破产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