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其他小说 >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 第十章 失衡

碧海风云之谋定天下 第十章 失衡

作者:明海山 分类:其他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31:40 来源:笔趣阁

苏晓尘躺在榻上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顺手翻出《云策》,只见第一页上第一句就是:观之所由,视其所以。察之秋毫,方得明义。

确实,所有的事情都必有缘由,所有的细节也必可推敲。苏晓尘不禁开始仔细回忆这一路上的每一件事。

苍梧国境内的沿途十分顺利,那些州府之人也没什么蹊跷之事。唯有那晚帐篷外传来的嘿嘿笑声,让人细想起来十分可疑。难道那就是伊穆兰的贼人?从那时起就已经埋伏在身周?那他们是怎么过的瀚江天险……。

就算他们有本事过得瀚江,面对浩浩荡荡的使团,两千御甲护卫,他们也毫无得手的可能。只有预谋埋伏在落英湖那样的地方下手,才能一举成功。

但若银泉公主的常平辇不坏,使团继续走大路,倘若自己不是一时好奇说要看瀑布,倘若公主当时不与太子同行去看瀑布,这些事里的任何一桩只要有一桩没有发生,伊穆兰的刺客岂非全盘落空?这要说预谋埋伏,如何说得通。

六天过去了,伊穆兰人完全没有什么箭书或者使者过来坐地起价,仿佛这事儿就没发生过一样。那他们到底为什么要劫持公主?他们究竟想要什么?

苏晓尘头皮一阵阵地发紧,他走出帐篷,看着头上深邃似海的夜幕。虽然不知道到底是哪里不对劲,但苏晓尘有一种感觉,夜幕之后有一双看不见的手正在操纵着一切。

佑伯伯……这个时候如果你在,任何事情都不能逃过你的眼睛,什么样的计谋在你面前都会成了笑谈。

苏晓尘扳指算算日子,帝都那边也该有信儿送过来了。

这时,一名传令兵过来行了一礼道:“苏学士,太子殿下召见诸位大人,说是帝都有信带到。”苏晓尘精神一振,疾步向太子营帐走去。

佑伯伯,可算是盼到了!

一进帐,苏晓尘发现众人默默地站在四周围了一圈,太子呆若木鸡地坐在灯下,案上放着刚从鸽鹞脚上解下来的纸卷。

苏晓尘急忙拿起纸卷凑近烛光一看,如遭雷击。

“右太师亡故,左太师卧病。汝等出使碧海,勿辱国体。”

佑伯伯……佑伯伯……

苏晓尘忽然觉得,天塌了。

* * * * * *

百年前,开国明皇朱兰淳历时八年,耗十二万人力,于太液岛、太清岛、太瀛岛初筑皇城。三岛间以高墙相连,形如水坝,互为犄角。墙楼高百丈余,厚六丈,楼上可驱车行马,如履平地。墙面皆以银锡涂壁,平洁如镜,绝不可攀。每逢旭日东升,墙面金芒万丈,映得湖面波光万顷,百里开外都可看得见太液城的所在。因光耀夺目,城下看不清城上的情形,城上却可对城下一览无遗。

三岛合一,又各司其职。太液岛主明皇及其余皇族起居用,太清岛主各种典礼祭祀及接见外臣使节时用,太瀛岛主明皇处理政务用。三岛间的城楼上各设一宫门,分别为涌金门、流芳门、沁馨门,非牌令不得入,尤其是太液岛上的涌金门,除牌令之外,非皇族也不得入。赫赫有名的金羽营驻扎于此,戒备森严。自从毒金之战之后,碧海国痛定思痛,金羽营可谓是碧海国为数不多的精

锐之师了。

月色如练,涌金门外。

一袭青色斗篷的身影骑着一匹白色骏马,飞驰在百丈高的城墙之上,沿途兵士无人敢拦,守门兵士见了急忙打开宫门,一骑烟尘长驱直入,直奔到太液岛来仪宫鼎香殿前。

“拜见清鲛公主殿下。”四下的宫女齐齐行礼。

“母皇呢?”清鲛公主朱芷凌解下斗篷随手丢给一个宫女。

“刚服下安荣汤,在殿中歇息,奴婢这就去禀告陛下。”

朱芷凌作了个不必的手势,径直入了殿。刚踏进殿门,一丝清雅的金缕香迎面飘来。

明皇朱玉澹正闭着眼,靠在美人榻上。虽然已是年近五十的女人,依然卧如芙蓉,清楚似水。头上华饰尽去,乌黑的发髻上只松松地挽着一支松绿玉簪,旁边放着的是巍巍的九凤朝阳紫金冠。

朱芷凌轻轻地走近榻前为母亲披上一条羽巾,低声道:“母皇,既是身子不好,就不要焚香了吧。”

朱玉澹并不睁眼,叹了口气道:“每每思念你父亲,便会焚一些他生前最爱的金缕香来,闻着香闭着眼,有时会觉得他还在的样子。”

朱芷凌听了紧咬嘴唇,默不作语。

殿内好一阵寂静。

“你夜里过来,是有事要奏?”朱玉澹缓缓睁开眼。

“是,姨母已到了松岚行宫,女儿想问母皇,何时接她入城。”

“松岚行宫……当初她出嫁苍梧国时,朕也是送到松岚行宫才和她分开,一转眼二十四载了。当年先皇答应她,十年便接她回来,哪知慕云家滴水不漏,又恐节外生枝,才又拖了那么些年。要不是你这次想出来的计策,也许还回不来。”明皇举起纤纤细手,轻轻地扣着紫檀木的榻沿,若有所思,又道:

“只是苍梧国使团未到,最好再等一等,待使团回去了,再接她回来不迟。你姨母这些年受苦了,要派人好好照顾着她一些。”

朱芷凌脸色稍缓:“母皇说的是。女儿一定派人好好侍候姨母。说起来姨母当年远嫁苍梧并非情愿,也是先皇祖母的意思啊。”

“皆是先皇定下的失衡之策。”

“是啊,女儿现在想来,当年定下失衡之策的皇祖母真是深谋远虑。”

朱玉澹缓缓坐起身来,望着殿中的香炉,思绪飘回二十四年前。

二十四年前……那时朕还只是金泉公主,和你姨母两人常常戏水玩耍,不知烦恼为何物。

忽然那年伊穆兰南下侵攻我碧海,举国慌乱。先皇情急之下,纳苍梧国慕云三太师的金山之策,这才有了毒金之战。虽退了敌,但也折了国库大半。

先皇虽一时不明,为那慕云三太师所利用,却终是智慧过人,事后看出了慕云氏的用意。一石二鸟,实是高明。这哑巴亏是吃了,从面儿上看苍梧国也确实救了碧海国。只是对这慕云太师的手段,先皇始终如鲠在喉。

次年,苍梧国的慕云铎出使我碧海,随行的还有慕云铎的双生子,慕云佑与慕云佐。先皇虽然智不如慕云,但识人断物是可谓无出其右。她细观那慕云佑善

谋而不善断,慕云佐善断而不善谋。倘若兄弟合心,日后又是苍梧国滴水不漏的栋梁之才。当下心生一计,将你姨母银泉公主指婚与慕云佑,以示两国通好,实则让她想办法除去慕云佑,断苍梧之栋梁。

朱芷凌听到这里,不禁问道:“既是双生子,为何将姨母许给慕云佑?就算除去了慕云佑,也还有慕云佐,岂非无济于事?”

朱玉澹笑了笑:“当初我也像你这么问我的母亲,母亲说,慕云佑生性平和,心思缜密,而慕云佐性格暴烈,雷厉风行。倘没了慕云佐,苍梧国一样安泰。但没了慕云佑,慕云佐必然刚愎自用,自大于朝堂。他慕云氏本就功高盖主,到时候君弱臣悍,必生事端。这就是失衡之策。”

朱芷凌深吸一口气,不由赞道:“皇祖母真是断得好乾坤。我虽知道姨母已除去慕云佑,但不知是怎样做到神不知鬼不觉的。听闻慕云佑的母亲黎太君十分谨慎,时时检点家中饮食起居,又常与儿子同茗同膳。”

朱玉澹不愿多说,侧过脸去,默默道:

“这朕也不知了,当时出嫁时,先皇与她附耳了几句,想必是传了她一些计策。不管怎样,虽然花了二十四载,你姨母到底是完成了先皇的嘱托,托你的计策,又全身而退,真是菩萨保佑。”

烛火荧荧,映在明皇玉雕般的脸上显得慈眉善目,和蔼无比。

朱芷凌心想,你当我真不知其中缘由么,对我也不肯说,一面陪笑道:“先皇祖母所料分毫不差,当初他苍梧国答应婚事时,有朝一日可拿姨母当人质的算盘也不是没有打过。而如今的苍梧国,慕云氏尾大不掉把持朝堂,那温帝早已怀恨在心。我不过是顺水推舟说替他除去慕云佑与慕云佐,他便同意我等途中将姨母救走的计策。若真要那温帝与慕云氏撕破脸,也势必斗个两败俱伤鱼死网破,代价太大。而且温帝又那么爱惜自己仁德的名声,怎肯落下个诛杀功臣的骂名。说到底,还是先皇祖母料敌在先,替孙儿埋了一步好棋。那些使团的人怕是想破脑袋也想不出,落英湖之劫乃是我与温帝李厚琮联手做的事儿吧。”

明皇十分赞许地看着朱芷凌说:“把这些事交与你朕是放心的。你是朕的长女,也是三个女儿中最得意的一个,论智谋论才干,都不在朕当年之下,就算是比起当年的皇祖母,也是毫不逊色,所以朕才早早地让你做了监国,朕对你可是寄予厚望的,切不可辜负了朕!”

明皇顿了一顿,又道:“若说到将来的事,芷洁性子孤僻,和朕总是无话可说。芷潋还小,朕还想再留她几年。唯有你,让朕有些放心不下啊……那赵无垠与你成婚后,待你好么?”

朱芷凌忽然神色变得复杂,阴晴不定。瞬间又换了笑脸:“谢母皇关心,无垠待我很好。”

“治大国如烹小鲜,朕总觉得,你最近行事似有些焦躁,可是有什么忧虑?”

焦躁?忧虑?倘若我什么都不知道,一直被你这样瞒着,当然不会!

朱芷凌眼中的一丝愤怒转瞬即逝,她低了头,温顺地回道,“母皇教诲得是,女儿还是年轻,需再耐心些。”

“那便好……那便好……”明皇合上了双眼,不再说话,似乎又沉浸在金缕香的追忆之中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