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最后的三国2兴魏 > 第2345章 饱和式补给

最后的三国2兴魏 第2345章 饱和式补给

作者:风之清扬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7:42 来源:笔趣阁

邓艾如果不想重蹈诸葛亮的覆辙,那就必须解决后勤补给的问题,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如果一心只想着速战速决,那么在后勤补给上面,或许就不会那么的充分了,一旦战局陷入到不利的境地,再出现粮草供应的困境,那仗还怎么往下打?

所以无论是曹亮还是邓艾,在粮草筹备后勤补给上面,是从不吝啬的,从平定雍凉之后,曹亮就已经开始布局伐蜀之事了,在曹亮的原计划之中,伐蜀是要早于伐吴的,毕竟从客观的条件来讲,蜀国的实力是不如吴国的,寻常的征伐,往往也是先易后难,先近后远,就如同秦灭六国一样,最先灭掉的是最近最弱的韩国,最后灭掉的是最强的楚国和最远的齐国。

曹亮平定了关陇之后,气势正旺,如果挥师从关陇南下,正是破蜀之良机。

不过曹亮没有冒然地行动,毕竟当时军队的气势是有的,但后勤补给的问题却没有得到解决,如果攻打蜀国顺利的话,一鼓作气打到成都倒也罢了,但如果中途受阻,后勤再跟不上的话,那魏军必将会陷入到进退两难的地步。

所以曹亮并没有急于伐蜀,而是做了充分的筹备,积极地进行备战,只有等到万事俱备,算无遗策之时,才会拉开伐蜀之大幕。

只是因为后来因为形势的改变,曹亮决定先灭吴再伐蜀,集中兵力去攻打吴国,只留下邓艾的左军团驻守关陇,继续地筹备伐蜀事宜。

虽然伐蜀的计划放缓了,但筹备的部署却丝毫没有停顿,在这两年多的时间里,粮草物资源源不断地从关东运到了关中,物资储备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那怕邓艾就算是大手笔地挥霍掉一些,剩余的粮草物资也足够他用上几年的。

但这些粮草物资储备在关中,并不足以解决前线粮草供应的问题,连绵不绝巍巍高耸的秦岭山脉就是如同一道天险一般,隔阻在秦蜀之间,成为了一道几乎不可逾越的屏障。

邓艾知道,如果这些粮草物资不能顺畅地运送到汉中前线甚至是益州腹地去,那么囤积再多的粮草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解决运输问题,才是伐蜀战争之中最为关键的所在。

尽管说邓艾已征集了三万多的民夫,如果不够的话,短时间之内还可以继续地征召两万多人,但是否真得可以满足前线的运粮之需,邓艾也不敢完全保证,毕竟这样大规模长距离的运输魏军还没有实施过,只有开战之后,才能进行尝试。

现在邓艾能做的,就是最大程度地保证人员物资的充分储备,做好应对困难的准备,将后勤运输当做头等大事来抓。

现在唯一利好的消息就是阎宇将外围部署的游击队给撤消了,这也算是给魏军扫除一大障碍。

如果这些蜀军的游击队继续地活跃在秦岭山麓之中的话,那对魏军的后勤运输将会是一个极大的威胁,粮道如果无法保证的话,魏军主力部队也会深受影响。

而邓艾想要清剿这些游击队,也并没有什么特殊的好办法,毕竟这么广阔的山脉之中,藏上几支小规模的部队,真的是大海捞针啊。

在这种情况之下,魏军想要保证粮草不被劫,只有派出大队的人马来护送粮草了,本身运粮就已经是一件相当费劲的事了,如果再派大军来护送,那负担就更加地沉重了,大半的粮食都会被消耗在半路上,真正能运到前线的粮草,恐怕就少之又少了,根本无法满足前线的军队所需。

而且派军队护送粮草,也无形之中增加了野战军团的负担,本来他们有充足的兵力去攻坚,很可能会因为兵力不足而遭到失败。

总之,这些游击的存在对魏军的影响会很大,虽然不致命,但足以搅得魏军心神俱疲。

这大概也是姜维当初部署这十几支游击队的初衷吧,虽然对魏军造不成致命的威胁,但至少也能破坏魏军的粮道,扰乱魏军的军心,这样就会让魏军的进攻势头锐减,士气低落,最终是不战而退。

不过现在姜维的这个计划算是彻底地落空了,阎宇自废武功,将这些散落在汉中外围的游击队全部撤回到了南郑,南郑的防御倒是加强了,但外围的这些搔扰却不存在了,阎宇此举让邓艾是获益无穷,省了很多的麻烦事。

邓艾这次推行的后勤运输计划就是饱和式补给,不惜一切代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不怕物资的浪费,就算是花费三石粮食的代价将一石粮食运往前线,也是值得的。

除此之外,邓艾也想不到更好的办法了,毕竟粮草运输那是实打实的,玩不得任何虚的,在现有条件之下,也只有这种饱和式的补给方式,才能满足前线的军队所需。

至于就食于敌,从蜀国当地获得补给,这完全不在邓艾的考虑之内,因为姜维的汉中防御计划,就是效仿司马懿的办法,坚壁清野,野无可食之粟,又怎么可能会给魏军留下粮草可吃?

魏军进入汉中之后,面对的很可能就是赤地千里,所有的粮草补给,全部得通过漫长的运输线来实现,其他的想法,都是不切实际的,压根儿不在邓艾的考虑范围。

邓艾提出的这种饱和式补给的方式,也得到了曹亮的认同,曹亮在往来书信之中一再强调,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要把困难看得更重一些,粮草补给一定要跟得上,绝不能出现因为粮尽而被迫撤退的现象。

要利用一切现有的条件,加大运输的力度,保障前线的供给,邓艾提出的这个饱和式补给方式,是解决秦岭运输困难的一个好办法,现在付出一些代价是值得的,要从长远的角度去看问题,要有大局的观念,为了伐蜀大计的成功,各方面都要做出切实的努力来,不可有任何的懈怠,也不能有盲目乐观的情绪,迎难而上,克服困难,争取最后的胜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