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四百九十五章 文昌航天发射中心

庞学林并没有在意刘雪松的冷淡。

他这次之所以去观摩921火箭首次发射任务,最重要的原因就是921火箭搭载了未来电磁航天发射系统所使用的空天飞机的4:1缩比验证机。

虽然是10:1缩比验证机,但实际上,这款空天飞机却拥有完善的电子设备、动力系统以及空间生命支持系统,总质量达到了四十吨,再加上空天飞机携带的近十吨燃料,这架微缩版空天飞机完全可以用来执行外层空间的各种任务。

至于921火箭,算是中国版的重型猎鹰。

该火箭采用三级半cbc构型,由芯一级火箭与两枚助推器共21台yf-100k泵后摆液氧煤油发动机构成起飞级,可产生2700吨推力,火箭最大起飞重量约2200吨,芯二级为2台yf-100k高空版液氧煤油发动机,芯三级则是3台yf-75d氢氧发动机,在执行月球轨道任务时入轨速度可达10.9公里/秒(约32马赫)。

这是一款为载人登月而生的国之重器,由于该型火箭的载人属性加上是由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提出并且推动的,于是便以载人航天工程921代号为之冠名为“921火箭”。

虽然随着电磁弹射航天发射系统的立项,航天系统下马了长征九号项目,但921火箭却得到了保留。

只要电磁弹射航天发射系统取得成功,那么这款火箭很有可能会成为中国化学动力火箭的绝唱。

“庞教授,老刘这人性子有些倔,不过他没什么坏心思,您别介意啊。”

庞学林和陶永昌坐一辆车,刚上车,陶永昌便连忙说道。

刚才迎接庞学林的时候,刘雪松的表现可不算热情,甚至隐隐还有些抗拒。

刘雪松虽然是运载火箭领域的大牛,但庞学林可是中国当前学术界的标志性人物,陶永昌自然不希望庞学林对刘雪松产生不好的印象。

庞学林笑了笑,说道:“陶将军,放心吧,刘院士对我有意见也正常,毕竟电磁弹射航天发射系统算是抢了运载火箭的饭碗,我这次过来只看不说,不会让你在中间难做的。”

“那就好。”

陶永昌顿时松了口气。

海口到文昌才六十多公里,开车才不到一小时。

抵达文昌航天发射场的时候,庞学林先是在下榻的酒店休息了一下,下午则在陶永昌的陪同下参观起了文昌航天发射中心。

航天发射与发射场的纬度高低密切相关,距离赤道越近、纬度越低,发射卫星时就越能借助接近赤道的较大线速度以及惯性产生的离心现象,因此所需要的能耗就越低,使用同样燃料可以达到的速度也越快。

酒泉、太原、西昌发射中心的地理纬度分别为北纬41°、38°和28°。而文昌的地理纬度为19°,比其他三个发射场的地理纬度都低。

而海南岛是中国陆地纬度最低、距离赤道最近的地区,因此也成为建设航天发射场的最佳位置。

据估算,同一枚火箭在文昌进行发射,运载能力可以提高7%~15%,同种型号的火箭在文昌发射可以将运载火箭有效载荷提高300多千克,节约的星用燃料也能够提高航天器入轨精度,延长航天器使用寿命1~2年。

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中国就计划在海南岛建设航天发射场,但由于中国面临较为复杂的国际形势,出于国防安全原因的考虑,中国不得不将航天发射场设置在更为隐秘和安全的内陆地区。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国际形势转变,为适应我国航天事业的可持续发展,满足新一代运载火箭和新型航天器发射任务需求,中国才正式开启文昌航天发射中心的建设。

2014年,文昌航天发射中心正式完工,成为中国最先进的航天发射中心,主要用来发射长征五号系列和长征七号系列运载火箭。

新一代的921火箭也放在了文昌航天发射中心。

之所以选在这里,原因很简单。

不管是921火箭还是长征五号系列火箭,芯级直径都达到了五米。

而中国陆路交通运输中,货物经过隧道的最大宽度为3.35米。

于是3.35米也就成了长征二号、三号、四号运载火箭芯级的标准直径。

直到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建成,运载火箭可以通过海运直接抵达文昌,中国的运载火箭这才突破了3.35米的直径限制。

航天中心的发射塔下,陶永昌正陪同庞学林参观这座将于明天发射的庞然大物。

“这就是921火箭了!”

巍峨的发射塔下,庞学林抬头看着眼前高度达到九十米的超级火箭。

洁白的箭体上,中国航天几个字格外醒目。

921火箭采用了采用了cbc构型主芯级和两个助推器的直径都达到了五米,光杆主芯级起飞推力840吨,3个cbc模块的构型合计起飞推力2520吨。

加燃料质量超过五十吨的空天飞机就位于火箭的顶部,被整流罩彻底覆盖了起来。

“庞教授,这架缩比达到4:1空天飞机测试成功的话,那么我们接下来就会正式开展电磁弹射版空天飞机的研发工作了,你说我们真的能成功吗?”

庞学林看着高耸的921火箭,笑了笑道:“陶将军,放心吧,有我在呢!”

陶永昌和庞学林对视了一会儿,这才笑了起来,说道:“庞教授,我相信你不会让我们失望的。”

参观完发射塔,庞学林又专门去见到了参与此次发射任务的工作人员。

这些航天人的年龄大部分都在三十五岁以下,见到庞学林的时候,一个个仿佛见到了大明星一般,将庞学林围得水泄不通。

相比于航天界的高层,他们对庞学林就只有纯粹的崇拜了。

甚至还有人专门拿着小本本找庞学林要签名。

当天晚上,陶永昌还安排了一场热闹的晚宴,欢迎庞学林的到来。

因为处于任务期,宴会上大家都是用饮料代替酒精。

刘雪松只是和庞学林碰杯的时候聊了两句,大部分时间都比较冷淡,庞学林倒没怎么在意,自顾自找其他人聊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