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四百九十四章 921火箭

学霸的科幻世界 第四百九十四章 921火箭

作者:幸运的球球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5:13 来源:笔趣阁

相比于外界的纷纷扰扰,庞学林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

超导材料不过是众多科技树中的一个小小的分支,纵然会对这个时代产生非常重大的影响,但放眼未来,室温超导材料只能算是人类攀登科技树进程中的一小步。

倒是钱塘实验室,再次在国内外火了一把。

很多人都认为,钱塘实验室的出现,使得中国第一次拥有了一家足以抗衡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顶级实验室。

当然,这篇论文所产生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在这篇论文发出之后,全球各国科学家的简历再次如同雪片一般飞入钱塘实验室的邮箱。

如果说上一次,钱塘实验室刚刚开始组建的时候,主要招聘对象是针对全球顶尖的华人科学家的话,那么这一次,则真正吸引了全球科学家的目光。

毕竟不是谁都能视诺贝尔奖于无物的。

不管是柯顿·沃克,还是曹源,李长青的遭遇,都证明了和庞学林合作,就有机会产出重大科研成果,有机会获得重量级奖项。

更不用说,这个时代的中国,国力蒸蒸日上,通过金龙电池一举粉碎了西方国家对中国的科技封锁,不管是工业产值,还是整体经济实力,都是几乎可以与美国比肩的超级大国。

而来中国之后,能够提供的各项待遇以及科研经费,也不比在美国少上多少。

庞学林甚至在求职的建立中看到了曹源曾经的导师埃雷罗的身影。

与此同时,曹源、李长青等人,也因为这篇论文受益匪浅。

作为这篇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外界普遍认为,曹源和李长青将有望和庞学林共同分享明年的诺贝尔奖。

甚至在央视采访团队过来的时候,庞学林也委婉地拒绝了上镜的邀请,而是让央视团队将更多的镜头放在曹源、李长青他们身上。

对于舆论上的纷纷扰扰,庞学林并不在意。

对庞学林而言,荣誉、金钱、权力、地位都已经走到了科学界的巅峰,甚至他的一言一行,都足以改变国家未来的发展和政策规划方向。

因此,庞学林现在反而开始有意识地减少自己的曝光度,培养人才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将位面世界获得的各种科技如何在现实世界中重现上面。

……

2022年10月底,一架由运-9改装而成的运电-9飞机缓缓降落在海口美兰国际机场。

这架运电-9虽然挂着运字头,实际上却是由中航工业一架全电客机,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架真正意义上的全电动客机。

这架客机由运-9运输机改装而成,但除了外观以外,无论是航电系统,还是飞机内部结构,都和原来的运-9运输机没有任何的关联。

十吨的锂空气电池组,分别被安装在了机翼以及机体内各个区域,使得整架飞机拥有了超过五万公里的航程,可以在天空中连续不间断飞行一百二十小时。

据说军方已经将这项技术应用于预警机、反潜巡逻机、电子战机等平台,使得中国空军的软性力量得到大幅度增强。

雷达功率增大一倍,可以在空中连续飞行三天三夜的超级预警机。

拥有超级续航里程,可以覆盖整个太平洋的反潜巡逻机。

还有各种电子战设备功率都得到大幅度提升的电子战飞机。

大幅度压缩了美国海空军在西太平洋的活动空间。

当然了,配备给庞学林的这家运电-9,自然和军用没什么关联。

飞机内部的各种装饰采用了最顶尖的材料,飞机内拥有卧室、厨房、洗漱间、会议室、办公室等等,因为采用了低噪音的电动螺旋桨,整架飞机的静音性能绝佳,相比于庞学林之前经常乘坐的喷气式客机,简直一个天上,一个地下。

“庞教授,欢迎来到海南!”

机场内,身着军装的陶永昌将军握着庞学林的手微笑道。

这次庞学林来海南,一方面要参加电磁弹射航天发射系统的选址工作。

另一方面,则是前往文昌,观摩921火箭的发射盛况。

虽然庞学林在提出电磁弹射航天发射系统后,高层将大量经费转入到了这个工程项目中去。

但中国的传统航天发射项目,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

这两年,中国的各个航天项目发展迅猛。

空间站工程就不必说了,作为航天口的天字第一号项目,这两年,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不断将空间站的核心舱、实验舱发射升空,成功在近地轨道组建了中国第一个大型空间站。

与此同时,嫦娥五号、火星探测工程也进展顺利。

嫦娥五号无人探测器完成了月球软着陆以及无人探测器返回过程,使得中国成为继美、俄之后第三个完成着陆月球并且重返地球的国家。

而火星探测项目,也让中国成功在火星上投放了第一辆火星车。

可以说这几年国内的科技热潮,除了庞学林带动外,航天口的胜利也功不可没。

唯一让航天人感到有点郁闷的就是,正当他们开始展望下一个十年的成就时,庞学林突然杀了进来,直接瓜分了航天口将近三分之一的经费。

虽然这笔钱不用从航天口出,但接下来几年,中国的航天经费想要再有所增长,难度就很大了。

“庞教授,我给你介绍一下,这位是921火箭总设计师刘雪松院士!”

“刘院士,您好!”

庞学林主动和刘雪松打了声招呼。

“庞教授,你好,欢迎前来观摩921火箭首飞任务!”

刘雪松语气显得有些冷,上次的香山会议,他并没有在场,虽然他知道眼前这位年轻人的能耐,但对于庞学林能否搞出电磁弹射航天发射系统,刘雪松却并不看好。

一方面因为电磁弹射航天发射系统的科学难关众多,工程难度极大,另一方面,那就是纯粹的私人观感了。

毕竟庞学林相当于将手伸到航天口抢食,刘雪松没意见才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