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科幻灵异 > 学霸的科幻世界 > 第二百二十章 过稿《自然》

学霸的科幻世界 第二百二十章 过稿《自然》

作者:幸运的球球 分类:科幻灵异 更新时间:2022-09-26 15:25:13 来源:笔趣阁

接下来,庞学林陪着姚冰夏在爷爷奶奶家小住了一段日子。

姚冰夏能说会道,又讨人喜欢,爷爷奶奶几乎把她当成心尖上的宝,就连庞学林,在老两口心目中的地位也退居次席了。

在家待了一周,五月的最后一个周末,庞学林和姚冰夏才启程前往京城。

姚冰夏的父亲是民航的机长,母亲也在航空公司工作,夫妻俩工作都很忙。

不过女儿带着女婿回家,两人还是专门请了三天假,招待庞学林。

对于女儿能和庞学林在一起,夫妻俩自然是一百个满意。

庞学林如今在数学界的地位,几乎朝着历史第一人迈进。

这样一个顶着数学家头衔的女婿,到哪都有面。

庞学林在京城待了一周,姚冰夏还要回学校参加期末考试,不能陪庞学林回江城。

临行前,庞学林请姚冰夏的舍友们一起吃了个饭,算是正式宣告了对这位帝舞校花的主权。

等庞学林回到江城的时候,已经过了六一儿童节了。

这天晚上,庞学林在自己的公寓楼内,慢慢梳理着自己从几个世界穿越回来的成果。

moss和量子计算机自然不必说,它们的结合,已经成了自己在其他世界冒险时得以倚重的利器。

剩下的,一个是自己在《鲸歌》世界中的中微子技术,另外两个,分别是高纯度碳纳米管材料和高纯度石墨烯材料的应用。

高纯度碳纳米管技术可以分别往两大领域开拓,一个是超高强度的材料,另一个则是足以改变整个集成电路产业链的碳基芯片。

超高强度材料在航空航天、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都有着非常广阔的应用空间。

碳基芯片,则是足以改变现有集成电路产业格局的一项成果。

至于高纯度石墨烯材料,可以进一步拓展到石墨烯超导体以及超高储能密度的石墨烯电池,其重要性足以改变人类的能源结构。

最后一项中微子技术,其最大的意义并非鲸歌世界中所展现的中微子探测仪,而是中微子通信。

中微子的速度不比真空光速更快,但是其特性却可以使之成为比电磁波更优越的通信介质。

首先中微子很少与其他物质产生反应,这就使得中微子可以穿透地层,海洋和电离层,可以实现无视介质阻碍的通信。

其次中微子的定向性较好,传播过程中不会产生衰减,可以实现长距离无中继通信。

如果中微子通信成熟,通信运营商就可以不必再到处建设基站,少量基站即可实现全球的无死角通信。

这时各类通信卫星,海底光缆,微波中继站都成摆设了。

此外,中微子通信还可以优化长距离通信时延,由于中微子可以无需中继直接穿过地层和海洋,因此环球通信时,不必再像现在需要层层中继走半个圆圈了。

最后,则是频道资源极大拓展,虽然现实世界,目前还没办法对于中微子的波长进行有效测量。

但在鲸歌世界中,科学家们已经确定了中微子的波长,其频道资源,比现有条件下的电磁波通信要高出好几个数量级。

最后在深空通信领域,中微子通信在时延上不会有什么显著贡献,但是能在通信效率有极大改善。

这几项技术,可以说每一项往后发展,都足以改变现有的国际政治经济格局。

但是,这里面也存在着一个问题。

那就是每一个方向,都需要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以及科研经费去研究。

而这一点,却不是庞学林所能决定的。

庞学林虽然在数学界已经确定了自己的位置,但是在其他领域,他依旧是个小萌新。

国家也不可能因为他在数学领域的成就,轻易改变在其他产业上的技术布局。

别的不说,规模已经达到三千亿的国家集成电路大基金,你一个数学界的大佬,让人家把在硅基芯片领域的巨额投资转向碳基芯片,基本上就是不可能的事。

最多看在庞学林的面子上,给个三五千万做一下前期研究。

此外,学术界也是讲山头的。

如果放在90年代,中国每年出不了几篇s级别论文的时候,以庞学林的学术成就,确实可以说服国家高层领导,决定国家整体技术投入格局。

但是现在,中国每年的s论文早已破百的情况下,哪位大佬不是手握几篇重量级论文的。

有些还是国际顶级的学术带头人。

这些人可不是庞学林所能左右得了的。

因此,说到底,还是得以实力说话。

只有让国家意识到碳纳米管、石墨烯、中微子通信这几大领域真的存在突破性进展的希望,才有可能得到巨额的投资。

只是这个问题,就不是短时间内所能解决的了。

别的不说,单单投稿给自然的《高纯度碳纳米管的表征与制备》那篇论文,到现在都还没收到任何回复。

庞学林正想着要不要通过熟人联系《自然》主编询问一下审稿进度,moss的声音突然响了起来:“庞教授,您以在线方式在 submit投稿的论文已经过审了。”

庞学林微微一愣,计算机上的页面,自动跳到了在线投稿的页面。

上面有一封回执邮件。

尊敬的庞教授,

您好!

您投稿的《高纯度碳纳米管的表征与制备》论文已经通过审核,即日起将以在线形势在nature online上发表,并在下周出版的最新一期《自然》上,以article的形式发表,在此我向您和您的团队表示祝贺。

另外,还有一个问题我想冒昧地问一下,您是江城大学数学系的庞学林教授吗?

祝诸事顺遂。

《自然》杂志编辑部主编:卡尔齐梅力斯

庞学林看到最后一个问题的时候,不由得为之一愣,笑了起来,回复道:“是我!”

接着,庞学林拿起手机,拨通了李长青的电话。

很快,电话被接起:“庞教授,怎么了?”

庞学林微笑道:“长青教授,我刚刚收到回复,《自然》那边过稿了!”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