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八百一十六章 诡异的笑容

北宋振兴攻略 第八百一十六章 诡异的笑容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近日有些小报的言论,朕很不满。”赵桓将一张小报从自己的袖子里掏了出来。

皱巴巴的小报,代表了这名大宋天子对其强烈的不满,揉皱了札子这种事,在勤政的大宋皇帝身上并不多见。

“臣有罪。”李邦彦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满头都是汗水。

赵桓并没有像以往一样让李邦彦站了起来,而是将小报递给了赵英,让李邦彦看看这张小报上的内容。

赵桓充斥着回忆的说道:“李邦彦呀,当年朕刚登基的时候,你陪着康王去了金人大营和谈,你从金营回来,汴京的百姓们堵了你的门。”

“朕打你门前经过,开封府的府衙并不能保证你的安全,朕让城防军和刑部、大理寺一起去,把你从太宰府捞了出来,本意流放,但看你还有几分血性,朕就把你留了下来。”

“后来朕在河东打仗,汴京出了八门进京这档子事,你架着牛车跑到了河东路寻朕,朕后来也打听清楚了,查抄了你的家产,误以为贪墨,这误会解开了,你也坐了大宋书坊提举的位子。”

“你很有才能,李纲初为宰相之时,多受了你的照拂,朕也愿善始善终,只是这件事,朕很不满意。”

李邦彦并没有打开那份小报,他当然知道那是什么,反而是在瑟瑟发抖的擦了擦额头的汗说道:“官家仁善,臣这几年处处谨小慎微,小心行事,就是怕辜负了官家对臣的厚爱。”

“那这份小报怎么回事?”赵桓指着放在地上的小报,眼神中都是愤怒。

李邦彦俯首说道:“钓鱼。”

哦?

赵桓仔细思索了一番之后,说道:“说说看。”

李邦彦颤巍巍的擦着额头的汗说道:“这份小报是大宋书局的一个坊,这件事官家清楚,汴京的百姓们也清楚。汴京的一些京官也更清楚。”

“前段时间王将军的事历历在目,臣就寻思着以这小报为根基,发了这文,目的就是钓鱼。钓出那与官家心性不符的官吏,尤其是各地知县事知府,各路的转运使是不是和官家一条心。”

赵桓摇了摇头说道:“钓鱼,朕同意,朕也喜欢钓鱼,但是你不该用太原说事。”

“王禀守太原,守了二百五十余日,粮草尽绝,拿这个说事,朕心里不落忍。”

“你先起来吧。”赵桓示意李邦彦站了起来,自己也走下了月台,来到了李邦彦的身侧。

赵桓轻轻拍了拍李邦彦的肩膀说道:“朕,登基之前是个生于深宫,长于妇人之手的太子,不解民间之疾苦,打仗不会,朝政不会,什么都不会。”

李邦彦被这一巴掌拍的浑身一抖,差点歪在地上,连忙站稳说道:“官家犹在潜龙之时,已有惊天之志,只是臣等凡胎肉眼,未曾明识官家之姿。”

“拍马屁!”赵桓呵斥了一声。

赵桓深深的叹了一口气,一屁股坐在了文德殿的门槛上,看着东掖门到文德殿的砖石广场,说道:“你们钓鱼,朕不反对,毕竟明年还要打仗,不钓鱼怎么心安。可是不该拿太原说事。朕到了太原,才第一次见识到了什么是围城之战。”

“太原城守城第二十三日百姓逃入那围十里的小城,关闭城门,第一百四十日城内军粮告急,未见援军,百姓紧衣缩食,给捷胜军补了粮草,成丁入军行伍。守军扩至两万有余。”

“第一百五十七日,军粮见底,五十以上老人自缢,节食以供给军需。民自食,你猜百姓吃的什么?”

李邦彦刚刚擦的汗又被吓了出来,赶忙擦拭的说道:“臣不知。”

赵桓露出一个十分诡异的笑容说道:“你猜到了,就是你想的那样,老人尸首,当然金人尸首更多。”

“第一百七十七日,军粮再次见底,军卒城中掳掠抢夺尸首,王禀斩数人,严令不可食,但是入夜之后,依旧有军卒离营,偷食。”

“第一百八十三日,车辙以下幼童皆斩,阻拦妇人自缢,军卒四处掳掠,王禀未斩任何人,闭着眼当这事未曾发生。”

赵桓的笑容愈发诡异,用力的拍着李邦彦的肩膀说道:“第二百五十一日,太原城摇摇欲坠,种太尉援军至,开城放粮赈灾。你在河东看到的兵灾和朕看到的兵灾并不太一样。”

“朕去太原城的时候,种太尉已经把太原城清理了一遍,看起来正常了几分,那是种少保爱护朕,不愿让朕瞧见那惨状。朕为什么要在太原发明诏骂太宗皇帝?朕为什么,到现在连投降的机会都不给金人了吗?”

李邦彦跪在地上猛磕头,把脑门都磕肿了,依旧不停的说道:“臣知罪,臣知罪。”

赵桓那瘆人的笑容终于收了回去,说道:“你是士大夫,你没在军伍里待过,战争,哪里有什么泾渭分明的正义和邪恶。这份小报,朕可以当无事发生,不要有下次了。”

李邦彦满脸都是血,听到大宋皇帝如此说辞,又重重的磕了一下说道:“谢陛下不杀之恩。”

言闭,李邦彦瘫在了地上,良久才爬了起来。

赵桓已经回到了文德殿内,继续批阅着札子,似乎刚才的事像是幻觉一般。

“去送送李邦彦,把脸上的血擦擦,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朕怎么他了。”赵桓示意赵英去送人。

没等多久,赵英转回,看着略微有些忙碌的官家想了又想,还是说道:“李邦彦他没说实话。”

赵桓微微一笑,说道:“这件事是李纲找他做的,李纲也没去过太原,朕要真的杀李邦彦,难不成把李纲也宰了不成?”

赵英摇头说道:“官家知道臣在说什么。有人给李邦彦送钱在前,李太宰找他在后,这份小报,目的不纯粹,他就是拿了钱办事。”

“他没说出李太宰的名讳,朕已经很感谢他了。”赵桓靠在椅背上说道:“朕也没给他们打招呼,不乖他们。”

赵英依旧坚持的说道:“这是因为李邦彦知道说了李太宰的名讳,他必死无疑。”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