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储

北宋振兴攻略 第八百一十四章 丙殿昌储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户部侍郎李弥逊也站了出来:“官家,臣同意孙少卿的说法,咱们大宋家里也没有余粮呀,连年用兵,民事没有凋零,全仰圣德恩照四方。”

“若是往常年份,官家彰圣恩德四方,那臣勒勒裤腰带,还能凑出一点。但今年万万不行,江南水龙涛涛,水疫弄的人心惶惶,此时救西夏等同于将大宋百姓烈火烹油。”

户部侍郎中想了想也站了出来:“臣附议。”

赵桓伸手示意他们不要再言,对着钦天监的姚舜辅问道:“不知道姚少卿以为如何?”

姚舜辅是钦天监少监,也是第一个跑到皇帝面前说恐有蝗灾之人,赵桓更想听听他的意见。

姚舜辅扶着自己白羊须,想了很久,才站了出来说道:“顶多给他们一份《除蝗疏》,再多的,臣以为还是要督促秦凤路总管、永兴军路的诸军门,严防蝗灾入境才是正理。”

赵桓将目光看到了李纲,眼神中也带着征询的意见。

李纲摇头说道:“臣觉得姚少卿的说法很对,西夏人就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赵桓又巡视了一圈,笑着说道:“大秦长公主安娜公主在京游学,朕从长公主那里听到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这“故事”两个字一出口,朝臣们就面面惊惧!

明明大家都和和气气,朝政也没有泥潭,对外征战也十分顺利,歌舞升平、海晏河清,官家怎么又重操旧业,讲起了故事!

难不成官家想救西夏,讲一讲那唇亡齿寒的故事不成?

赵桓看着朝臣们的表情,就知道之前鲁迅的两个故事,把朝臣们戳的太过痛苦。

他笑着说道:“说的是寒冷的冬天,回家途中的农夫,发现了一条冻僵的蛇,农夫用体温把蛇救活,蛇就一口把农夫咬死了。”

“当时就觉得这故事有趣,现在想想这西夏不就是这条蛇吗?”

朝臣们这才松了一口气,这个故事和子系中山狼,自寿白眼狼都表达了一种道德观点。

这也不难理解,论语中就有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朝臣们才彻底放下了自己的担心,大宋皇帝仁善之名四海扬,他们很害怕自己的官家拉不下脸面来,为盛名所累,好在大宋皇帝没有为了维护那所谓的脸面,做出损己利人之事。

朝议还在继续,每天都是如此,吵吵闹闹,最后统一的意见。

这些朝臣们代表着各方的利益,商量到一个大家都可以接受的程度,最终由皇帝亲自拍板决定。

而此时的东宫之内,皇家学院的大学舍里,太子少傅李光,正在讲史,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皇家学院的课程,当然是精挑细选的内容。

赵谌已经知道了自己的娘亲和姨娘有了身孕的事,并且他的母亲也提前打了招呼,赵谌自己也明白了他的定位,未来就是一个什么都不能做,只能混吃等死的大宋亲王。

而且他也听他的大伴说了,这两天朝议,有些朝臣就在劝官家尽早封自己王爵之事。

但是一直以来的努力的惯性,带着他对学业极为上心,他依旧努力的让自己成为一个有德行的人,哪怕不能继承大统。

最大的情绪爆发,也就是对赵臣夫说了一句让赵臣夫离他远一些。

李光手里拿着一本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翻在晋纪一页,洋洋洒洒的说道:“西晋永嘉年间,扬州刺史陈敏在历阳叛,因为江东士族普遍不愿归附陈敏,陈敏意欲血洗江东,幸好被顾荣拦了下来。时当下中国丧乱,胡夷内侮……”

“先生。”赵谌将手举起,打断了李光的唠叨问道:“西晋时正值五胡南下之际,为何先生却使用了胡夷内侮这个词?而非五胡乱华?”

李光看了看自己的书本,又看了看提问的赵谌,笑着说道:“这个问题很好。”

“中国丧乱,胡夷内侮,这八个字是写在温国公司马太师所作的《资治通鉴》之上,虽然我看不上司马光这个人。”

“他在十七年后,重审阿云案是为了翻案而翻案,的确不局气,甚至可以说是小人行径,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他的文学修养和极为精准的眼光,而《资治通鉴》素有帝则之谓,某认为并未过誉。”

“中国丧乱、胡夷内侮,尤其是内侮一词上,是将五胡南下之事,定性为了家庭内部矛盾,这一点上是极为公正客观。”

岳云不耐烦的翻动着课本,相比较之下武场才是他的归宿,听到李光如此说法,他举手说道:“那先生,司马太师乃是西晋安平献王司马孚之后代,是不是为了祖上的面子,故意这么写的呢?”

李光解释道:“司马太师的祖上荣光,这个安平献王后嗣,和昭烈帝的中山靖王之后类似,都是自称。”

岳云撇了撇嘴,显然李光的说法并没有赢得岳云的赞同,但是因为要遵循学舍的秩序,他也不好再发问。

学舍旁是一处水洼,即使是冬日,这水也是温泉之水,潺潺而动。

水洼旁的假山乃是仿照江左凤凰山所建,山中藏有雄黄和卢甘石,雄黄可驱避蛇虫,卢甘石则能发散阴气、聚集云雾,使空气濛郁,如深山幽谷。

假山之下,凿有两处弯形水池,一处名曰:凤涅。一处名曰雁回。池中有游鱼嬉戏与莲叶之间。

冬日夏景,不得不赞一声奢华。

李清照就坐在雁回池旁的躺椅上,手里捧着一卷书,神态上有说不出的慵懒。

自从辞了商部的官职之后,李清照就已经有了大量的空闲时间,宫正的职务都在内廷,并不忙碌,她的大部分时间就用在了丙殿昌储这些事上。

听到李光对此的解释,她不由的摇头,站起身来,说道:“先生,中国丧乱,胡夷内侮,乃是劝解陈敏莫要滥杀的顾荣所说,这八个字最早出现在《晋书》之上,乃是唐初房玄龄所撰写,而房玄龄也是参考了西晋起居注和宫廷典籍所编纂。”

“类似的说法还有在东晋升平元年,司马聃成年亲政,临朝称制的康献太后还政时的诏书上,说出了四海未一,五胡叛逆。而在《晋书》中,司马睿赞曰之中言明,五胡扛鼎。”

“内侮、叛逆、扛鼎,都是当时晋人所言,哪怕在晋人、胡民看来,那也是以下犯上的叛乱,而非外族入侵之战。”

赵谌略有所悟,岳云依旧是泛着糊涂问道:“那为什么还有人用五胡乱华这个词呢?”

李清照看了看赵谌目露思索,笑意盎然的看着赵臣夫,说道:“臣夫你来说说,为何会出现这个词。”

“利益。”赵臣夫斩钉截铁的说道。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