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的错误示范

北宋振兴攻略 第七百八十章 大宋的错误示范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王将军日渐苍老,仅仅一年不见,居然两鬓发白,他今年也就四十岁不到吧。”李纲略微感触的说道。

赵桓点头说道:“四十三岁,伤病催人老呀。他是个将军,四十岁正值当打之年,却无法带兵打仗,他心头的愁,要比想的更多。”

文德殿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李纲四十八岁,比王禀还要大五岁,但是看面相,要比王禀要更加年轻许多。

五对负重轮为时尚早,但是王禀这柄利剑,却不能再次出鞘。

“李太宰看看这个。”赵桓拿出了一道韩世忠的札子说道。

李纲打开看了良久,才合上札子说道:“这金人真是,无话可说。”

辽东郡爆发的鼠疫,被韩世忠以一种绝对坚决的手腕,扑杀干净,这种决绝,才是辽东郡鼠疫没有全面爆发的根源。

但是这一信号,给了金国错误的示范。

辽东郡爆发鼠疫,那金国三府之地,安能幸免于难?

可惜金国上下似乎没当回事,特别是韩昉不知所踪之后,金廷对于这茬子事更加不重视。

而最近金国在黄龙和会宁府修建驰道,召集了大量的百姓。

师宋长技以制宋,这可是金国国策!

三年前,金人领略了大同府到奉圣州驰道之便,有模有样的学习着,在黄龙府和会宁府修建驰道。

而且同时金国也在修建堡垒,执行当初未曾执行完的壕堑,立堡塞,大量被征召的百姓聚集在一起。

鼠疫肆虐,直接让鼠疫在金国遍地开花。

完颜宗望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性的时候,金国鼠疫,已经没有了任何一丝一毫扑灭的可能性。

“这么一对比,赵承佑的公罪,看起来比金国所有官僚都强许多,至少在宗泽到了鄂州之后,还是做了事。”李纲也有些了然,为何官家对于凌迟赵承佑之事上,有所犹豫。

这一对比,赵承佑在公罪上,比金国那帮饭桶,要强太多了。

赵桓无奈的说道:“韩世忠收到了完颜宗望的求助,希望我大宋能够帮他一把。韩世忠把所有关门紧闭,学起了金国壕堑,以辽河为界,建了一道鸿沟,日夜巡查,防止金人逃难至辽东郡。”

“而且还日夜不停的在辽东郡宣传鼠疫之害,严令不的瞒报收拢金人。做的倒是周正。”

李纲眉头紧蹙的看这札子说道:“这一条,韩世忠是认真的吗?”

赵桓看了一眼,点头说道:“是,他认真的,说鼠疫是瘟神肆虐,凶神恶煞最能恐吓。”

“那也不至于说这瘟神是官家认定的呀。”李纲尽量委婉的问出了自己的疑问。

官家本来就有阎罗转世的传闻,这倒好,鼠疫瘟神之事,被韩世忠说是官家夜有所梦,神人想托。

算是彻底坐实了官家阎罗转世的传闻。

赵桓也是颇为无奈的说道:“韩世忠有他的难处。辽东郡比燕京还要荒芜几分,识字的都没多少,不这么宣传,那些辽东百姓怎么能害怕?”

“而且还要短期之内防范好来自金国的疫疾,不管怎样,只要他们信了这鼠疫之毒无解,那就行了。”

赵桓对这本札子的第一感觉,就是韩世忠居然怕了。

惶、恐、不安这些词语,频繁出现,赵桓居然读出韩世忠这个混不吝的惶恐,证明亲历了鼠疫之祸的他,对此事极为重视。

“遥想当初韩世忠镇守榆关之时,三番五次出关带着新兵出关,甚至还和完颜娄室碰到了一次,打了个照面。现在他居然怕了。”赵桓也是第一次在韩世忠身上品出了怕。

怕,是好事。怕,才能更好的防疫,宋人才会更安全几分。

“金人不是什么妖魔鬼怪,都是两个肩膀扛着一个脑袋,大刀片子砍到身上,都会流血,也会死。”李纲忽然笑着说道。

当初金人从燕京数日南下至相州,五日至开封汴京之时,大家都说金人是妖。

李纲这句话,复述的是当初赵桓的说辞。

“你还记得呀。”赵桓仔细一品,才想起这句话是自己当初说的。

李纲笑道:“无孔不入、看不见、摸不着的小须弥虫,几个时辰就能带走一条性命,不论男女老幼、不论牲畜都有可能患病而死,韩世忠怕的理所应当。”

“倘若不是臣去胡元的存目镜里看了一眼,万万不能相信,一碗水里居然有那么多的虫子,而那竹节状的小须弥虫,微乎其微,居然可以顷刻间要了牲畜大物之性命,世间着实奇妙。”

赵桓指着那个札子问道:“金国求助,朕以为不去。明年开春过了,朕还要打金国。”

“官家圣明。”李纲俯首说道。

救金人?生死之仇,不共戴天。

“官家的《除蝗疏》已经通传各州府县,各地展开了较大规模的水利灌溉,也发动了乡民深耕翻田,仅穷江附近,就开掘了数条支渠,水车数架,凿井七十二口……”李纲洋洋洒洒说起了政事。

防蝗,是入冬以及整个春天都需要筹备之事。

涉及民生,则无小事。

李纲又将自己几条从民间收集来的各种防蝗手段,和官家说了一下,双方达成了共识。

“也就是说养鸭子,比养鸡更加实惠?而且出栏之日更少,灭蝗效果更好?”赵桓也是第一次知道此事。

李纲点头说道:“供厨者,子鹅百日,子鸭六七十日,子鸡百八十余日,肉佳味美。”

“养鸡主要是为了鸡子,真的要是防蝗,臣在民间寻访,还是养鸭更合适,鸭比前段时间的姚舜辅献上的苍鸾,吃蝗虫几乎旗鼓相当。但是鸭不会飞,苍鸾还是更强一些。”

“需要多少钱来养?”赵桓问道。

李纲笑着说道:“一百三十二万贯即可购置三百万余只鸭子,这事陈子美已经在做了,淮南、两江都在尽力筹备。”

“不过陈家传信来说,防蝗用不上的话,他们也能把鸭肉卖了,鸭绒填充衣物用,所以开销他们就当是做买卖了,不用内帑国帑掏钱。”

“但是若是真的有蝗灾,可能用到驰道将鸭子送到灾区,大概需要占用驰道份额。”

赵桓仔细品了品,问道:“不用花钱了吗?”

“这些年,陈家为官家办事,也没少赚……”李纲提醒官家,陈家商贾身份。

商贾重利,陈子美这些年忙前忙后,可没少赚钱,这也是为何陈子美愿意继续下注的原因。

没有任何正向反馈,光赔钱,多大的家产早已经赔光了。

唐闳唐家,不就是这么赔光的吗?

“这防蝗还能做生意的吗?”赵桓也是哭笑不得,崇祯知道了,岂不是羡慕的要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