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六百章 朕要再次御驾亲征!

北宋振兴攻略 第六百章 朕要再次御驾亲征!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大宋都有衔尾追杀的这一天了!

赵桓有点梦幻的感觉,但是事实就是如此,释放出了战斗力的中原王朝,战斗力极强,尤其是对土地的渴望。

域外均田令,可是比域内多一倍!

“叫宇文相公!朕要御驾亲征!”

“岳飞、韩世忠、杨忻中在西部的战事极为顺利,现在就剩下了锦州、辽阳、本溪,拿下这两个城,辽河以南再无金祸!”

赵桓将札子放好,让赵英跑去找宇文虚中,前往来州的路上,岳飞和韩世忠就能带着数万兵马赶到锦州附近。

本溪只是一个铁山罢了,没有城池据点,很容易拿下。

赵桓意气风发的来到了文德殿,盯着堪舆图,目光炯炯的盯着辽阳的位置。

辽阳这个城池,根据皇城司的情报,只是一个围不足二十里的小城罢了。

宇文虚中吓得满头是汗的来到了燕京行宫,连鞋都穿颠倒了。

“我听赵英说,保州被攻陷了?”宇文虚中匆匆的跑了进来,满脸喜色的问道。

赵桓用力的点了点头,说道:“保州已经打得差不多了,完颜宗弼逃向了本溪,大概是会从本溪跑回辽阳。”

宇文虚中拿出一个存目镜,仔细的盯着堪舆图看了半天,问道:“锦州城小兵少,不足为虑。那岂不是说只剩下辽阳了?”

“辽阳城这个地方,不好打,辽阳城我看过的,背靠龙鼎山而建,正面城墙高约三丈半,地势极为险要的辽阳不好拿下啊。”

赵桓看着堪舆图,用力的点着堪舆图说道:“朕要御驾亲征,亲自到来州和锦州,鼓舞将士士气,争取一举拿下辽阳!”

宇文虚中怀疑的看了一眼意气风发的赵桓,小心翼翼的说道:“要不官家在燕京指挥?臣代官家跑一趟去抚慰三军?”

“你是怕朕到了前线给将士们添乱吗?”赵桓没想到宇文虚中会反对。

当初在汴京,李纲和种师道俩人,撺掇着赵桓御驾亲征,怎么现在朝臣怎么反而反对起来了?

宇文虚中点了点头,无奈的说道:“官家不擅军阵,临阵指挥很容易复刻当初高粱河之战的恶果。”

“当初李纲劝官家出征,若是臣在朝中,臣也会劝官家御驾亲征。太原城情势危急,官家前往河东路,是非常有必要的,因为当时官家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输了。”

“现在还是从长计议才好。慢慢就把金人打死了,钝刀子割肉虽然慢,也是总归会割完的。”

高梁河之战,是赵光义的成名之战,也是五代十国以后的一场极为重要的作战。

正是在此战之后,大宋的精锐折损大半,生生的打断了大宋的统一步伐,以至于终北宋一百六十年,再无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希望。

而这一战的主要责任人,就是驴车皇帝、高粱河车神本人。

赵桓坐在龙椅之上,严肃的说道:“高梁河之战,朕研究过了。”

“第一个问题是战略上,赵光义一意孤行,拒绝了多数武将的建议,不愿意让刚刚打下河东路,克复太原城的将卒修整,就立刻投入了攻打燕云十六州的作战之中。”

“疲兵困旅,一意孤行。”

“第二个问题同样是战略上,赵光义对敌我实力估计不足,误认为辽国和北汉同等实力,过于乐观,小看了到金人的骑卒的威力。说收复燕云十六州尤若热锅翻饼尔。”

“轻率鲁莽,侥幸膨胀。”

“第三个问题同样是战略上,缺乏足够的后续作战计划,皆以胜为算。未考虑到战败应当如何,没有接应部队,和预备部队。”

“盲目自信,自以为是。”

“第四个问题在战术上,高粱河之战,赵光义出其不意的围困了幽州,也就是我们现在脚下的燕京城。但是并未派出兵马,去阻拦在了居庸关和北古口方向的援军。”

“第五个问题,在士气上,在打掉北汉之后,赵光义薄情寡恩,赏赐极少,未行太原之上次,把所有收益归了封桩库,给他自己享用。”

“第五个原因,就是赵光义自己本人了,他自己宣称文武双全,力能劈石,勇冠三军,善射而力大无穷,结果呢?非要亲自上战场,被人射中双股,全线崩溃。”

“他四月,刚刚引壅汾河、晋祠水灌太原,隳其故城。河东路动荡不已,急需休养生息与民生养,他大举兴兵而败,若不是杨家杨业死战雁门关,他连河东路就能丢了。”

赵桓一口气说了一大堆,他说的不是臣子们的总结,他全都是从赵光义本人出发,去研究高粱河之战中,赵光义犯下的种种错误。

至于臣子们的锅,早就讨论完了,赵桓也看了不少,他主要从赵光义的角度去看,以史为镜。

这个总结是历代大臣们不敢总结的事。

敢说赵光义薄情寡恩的,赵桓绝对是大宋皇帝里的第一个。赵光义的牌坊可是雪中送炭。

没办法,谁让赵桓和沈从一样,瞧不上宋太宗那个调调。

而且他在太原直接下了明旨骂了赵光义,赵光义也不能跳出来打自己。

赵桓忽然想到,赵光义的尸首在北宋皇陵,被金人刨出来,现在还是暴尸荒野的状态。

也算是跳出来了。

赵桓之所以如此总结,完全是因为他要去来州做吉祥物,鼓舞士气,告诉宇文虚中御驾亲征,自己要做些什么。

宇文虚中很想把自己耳朵堵住,这些话都有些僭越。

自己的陛下,直呼赵光义之名,让他有些唏嘘。

“朕就不一样了,朕也不标榜自己什么力大无穷,朕对自己有几斤几两还是非常清楚,同样啊,打仗的事,朕会听岳飞的建议,步步为营。反正种少保走后,就数他能打了。”赵桓对着宇文虚中非常诚恳的说道。

从自己睁开眼的第一时间开始,打仗的具体事务安排,赵桓都是让种师道和岳飞来。

自己又不懂这些,也没有喜欢指手画脚的习惯。

他去就是个大宋将卒们一个上个状态。

士气 10000。

对于作战来说,这足以改变战局!

他就是抱着抚慰三军的目的去的。

赵桓将自己的想法,没有多少保留的跟宇文虚中交涉了一下,但是宇文虚中还是摇头说道:“官家想过没有,官家亲至来州城,若是辽阳打下来还好说,要是打不下来,官家,到那时,就难办了。”

“有话直说,没有外人。”赵桓对着宇文虚中直言不讳的说道。

文德殿里就一个赵桓,一个赵英,还有宇文虚中。这种奏对,连个记录都没有。

宇文虚中看官家这个势头,自己讲不明白,官家怕是还要亲征。

他想了想说道:“当初太宗皇帝回到京中已经八月初二,先是贬斥石守信的西京行在留守的职位,再贬斥了彰信军节度使刘遇,同时因为北伐不利,连平定太原的赏赐都免了。”

“最后逼死了皇子武功燕王赵德昭。”

逼死皇子赵德昭?

【历史事件提醒:赵德昭,乃是赵匡胤之次子,在赵光义登基之后,任京兆尹,等同开封府尹(储君),兼任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加检校太尉,行监国之事。这也是为何是皇子,而不是皇侄的原因。】

【赵光义兵败回京,不行从征失律之罚,不行太原之赏,赵德昭上书言事,赵光义大怒不已。】

【而赵光义双股中箭时,诸将找不到赵光义所在,书信京中,让赵德昭监国,随时准备登基事宜。】

【赵光义明旨:待汝自为天子,赏未晚也!】

【赵德昭无法辩白,被逼无以自明,退回私舍之后拔剑自刎。】

赵桓挠头,他自己去欺负人家辽国孤儿寡母,被人家萧太后一个女人打的满地找牙,怎么就迁罪给大哥儿子了?

这个人,真的很有趣啊。

【历史事件提醒:高梁河之战,宋军正面战场损失仅一万三千余名,辽国既胜,论功行赏时的军功仅仅下发了一万三千军功赏。】

【而当时燕京约有四十万正军,近五十万的辅军,算上民夫共计百万之众,皆因其一人受伤消失,而大溃千里。】

赵桓撇了撇嘴,不会打仗还添乱,添乱不说,还不知道保护自己,一点都不懂什么叫刀剑无眼。

赵桓就不喜欢这么玩,到现在他就在宁武关见过两次金人的兵,一次是陈留门的城门中的窥视,一次是实行以身为饵的战略计划。

赵桓对宇文虚中说道:“去年岳将军直扑辽阳,走到坤仪州折返,朕没有怪罪岳飞和韩世忠,因为那是朕点头的战略,朕自然会负责。”

“那现在同样的道理,即使拿不下辽阳城,那明年再拿就行了。”

“赢也好,输也罢!朕不会怪罪他们的。朕就是明明白白的告诉金人,朕要打下他的辽阳!”

“今天吃不下,就明天!今年吃不下,就明年!”

赵桓先给这场仗定了个调,省的掣肘诸将领。

宇文虚中稍微琢磨了下,面前这位大宋皇帝的承诺还是很靠谱的,而且官家过去的所作所为,的确不像是自毁城墙之人。

宇文虚中有些犹豫的说道:“还有一个担忧,臣觉得官家御驾亲征,岂不是给金人机会,万一完颜宗望倾巢而出,孤军挺近来州,威胁官家,该当如何是好?”

赵桓笑道:“辽阳到来州一路上的斥候,又不是假的,只要有金人到来州,朕乘坐大驾玉轳跑就是了。”

“朕不是那种死要面子的人,赵英你说是吧。”

赵英想了想说道:“官家很要面子。李大家送官家个画像,官家还要还给人家一副。李大家写首诗,官家也会还人家一首。”

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