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五百三十四章 会变色的月亮

北宋振兴攻略 第五百三十四章 会变色的月亮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赵桓看着从东而出的明月,感慨很深,大宋终于在自己的带领下,在汉唐的基础上,往前迈了一步。

至少能够看到月亮是个球这件事,伽利略不是第一个了。

赵桓调整着巨大的千里镜,这个时候叫千里镜已经不合适了。

这个仪器是在赵桓的指导下做成的,而且做了整整一年,才做好。

汴京皇家天文台的千里镜,是由两个镜筒组成,一个名为寻星镜,这个寻星镜的目的,就是将巨大的望远镜对准需要观测的星星。

两名钦天监的官员,在缓缓的转动着望远镜的底盘,而另外一名钦天监的少监正在寻星镜里寻找着夜空中月亮的身影。

千里镜的视界还是太过狭小了。

“左三分,右两分。好,不要用了,经纬台校准!”钦天监的少监大声的喊着。

另外一名官员小心的搅动这一个圆盘,是观测镜上调整焦距的粗准焦螺旋。

少监的目光放在了观测镜上,大声的喊道:“左三周半。换细准焦,右五周半!好,慢慢倒回去!停!官家,对好了。”

赵桓坐在凳子上,等待着少监将焦距对准了月亮之后,站了起来,走到了观测镜中。

今天是上元节,十五的月亮足够的圆润,站在山头就能看到月亮像一个银盘嵌在深蓝的空中,洒下一片银光,而月亮周围罩上了一层淡淡的圆晕。

这层圆月,柔和似絮。

而轻均如绢的浮云,簇拥着盈盈的皓月冉冉上升,清辉把周围映成一轮彩色的光圈,有深而浅,若有若无。

这层圆晕,就是圆晕,从内到外,由红到紫。

“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赵桓喃喃自语的看着如同彩虹一样的月晕说道。

朱琏的眼神中止不住的讶异,这句好生让她惊艳!

“官家,这句出自哪里?”朱琏扶着赵桓问道。

赵桓擦了擦额头的汗珠说道:“偶尔得来的绝句。偶尔得来的。”

“明天大概有雨?”赵桓赶紧岔开话题说道。

月晕而风,础润而雨。

【天气预报:明日汴京气温-7c至-3c,多云转小雪,紫外线强度弱,适合出行。】

赵桓三步并两步来到了观测镜前,这岔开话题的功力,对赵桓来说,还是修为浅了些。

“冬日哪里有雨。”朱琏跟着赵桓走到了观测台前。

赵桓看着眼中的月亮,不确信的又看了一遍,才确认了自己看的没错……

在镜子里的望远镜,的确是个球。

这毫无疑问,但是颜色有些不对。

在千里镜里的月亮,是个红色的月亮!

这让赵桓大惊失色,抬头看了一眼散发着明黄色光芒的月亮,又低头看了一眼,还是一个红色的球,在深空里飘荡着。

因为视界的原因,这个红色的球,还在天空缓慢的移动着!

妈耶!突然变成了灵异吗?

这哪里出现了问题?

赵桓从袖子了拿出了札子,的确是仿照伽利略的天文望远镜做的啊!

难道大宋的月亮是个红的?!

事情变得魔幻起来!

赵桓观测完之后,脸色变得阴晴不定,而朱琏也是好奇的看了一眼,也是吓得骇然!

一个红色球突然出现在眼前,不停的飘动。

“去把另外一架拿过来!”赵桓大声的喊道!

哪里出了问题!

观测个月亮,确定下天体都是球体,这么个事,怎么出现了红月这种东西?!

另外一架略微小些,长约三尺半的小一点的千里镜,被抬了出来。

这个时候,钦天监的官员,调整好了角度之后,将望远镜交给了赵桓观测。

赵桓望里面一看,这镜子里的月亮,居然是绿色的!

他陷入了迷茫。

这月亮难道会变色不成?

难道这个大宋不是自己印象里的大宋?

钦天监的少监透过透镜看了一眼,就不敢看了。

红月代表着什么,大家都心知肚明,那是凶兆!

可是官家可是大宋少有的明君,带着大宋收复了燕云十六州的君主,这都是凶兆吗?

另外一个千里镜的绿色,显然就变的更加诡异起来!

“还有一台!”钦天监的少监用不亚于赵英奔跑的速度,气喘吁吁的带来了另外一架千里镜,将角度调整好后,赵桓望了一眼。

这次是紫色的……

这一下搞得赵桓自己心里都有点发毛,这是闹哪样啊!

你个月亮中元节没事变什么色啊!

明明是散发着明黄色的月光的月球,若是观测到的是黑色的岩石,符合他一贯的印象,也就罢了。

为何自己搞的这个天文望远镜里,搞成了这个模样?

苏携是督办这三家天文千里镜的主要负责人,他看到镜头里的三种颜色的月亮,有些惊惧,这要是谏台那帮人知道了,不参他一本,才是咄咄怪事。

“官家,臣以…臣以为是这镜片烧制玻璃里,有些杂质才会如此。”苏携必须给官家一个交待。

否则这镜头里变色的月亮,放到有心人的手里,那就是攻讦官家的铁证了!

赵桓看着手里的札子,他翻了半天,才明白,苏携说的烧制镜片中的杂质导致的变色,只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最主要的是结构出了问题。

由于采用单个透镜作为物镜,存在严重的色差。

如果想获得好的观测效果,需要用曲率非常小的透镜,这势必会造成镜身的加长。

所以伽利略到开普勒,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天文学家一直在梦想制作更长各大的望远镜。

这也是视界里的月亮,为啥反复变色的原因。

色差。

直到杜隆研究了玻璃和水的折射和色散,奠定了消色差透镜的理论基础之后,用火石玻璃制造出了消色差透镜,才不会如此魔幻。

不是科学发生了问题,而是大宋的技术发生了问题。

“任重而道远啊!”赵桓拍了拍苏携说道。

他画了个三棱镜的形状,明年就得让苏携去研究下折射率,否则这镜头里,就一直是这种古怪的颜色各异的月球了。

“暂时先用这些观测吧。先把各个星看一看再说。”赵桓示意钦天监不要主意颜色的问题。

李纲在赵桓离开天文台的时候,嘱咐了钦天监的少监,月亮变色这事,万万不可传到外面去。

对于李纲的嘱咐,钦天监的少监连连点头。观测还是要观测,但是这颜色就只能暂时留白了。

赵桓离开了天文台,灯火满市井的汴京街头,在皓月高悬的夜晚,彩灯万盏,腾空而起,飘荡在整个汴京城上空。

那是百姓放得孔明灯。

每年都闹出不少的火灾,每年到这一天,官兵都不能休息。

朱琏看着满天的彩灯也是满心的喜欢,她想起了去年的时候,赵桓送给她的那首词《青玉案元夕》,现在已经传遍了大宋的大江南北。

朱琏指着前面大大的灯盏说道:“官家,快看,鳌山高灯!”

鳌山高灯,是整个灯会上最大的灯盏,长一十六丈,阔二百六十五步,中间有两条鳌柱撑着,如同一条巨龙一样游弋在灯会之上。

赵桓没打算离开车驾,他要是下去,皇城司的察子们,只能把整个街道清理干净,否则皇帝的安全就是个问题。

因为他只能呆在车驾上,远远的看着热闹的灯会。

与民同乐,他倒是想,可是现实是,他只能这么远远的看着。

朱琏早就知道了此次前来,不能下车,只能远观不能近看,但依旧挡不住她的兴致。

她看着远处被人簇拥着的那个人大声的说道:“那是李少尹吧!”

赵桓点了点头,李若水,开封府的少尹,每年上元灯会的时候,会带着皇帝发给他的“红包”,里面装的是价值一枚银元的钱引,专门发给所有上元灯会的小商贩。

这种行为叫做买市。

收到红包的百姓,就会给开封府少尹的衙役们一盏灯,这些灯都会挂到大宋皇宫的城头,将整个皇宫打扮的漂漂亮亮。

而灯会上,每隔几步就能看到一名京畿禁军的军卒。

他们全身俱甲的站在人群中,手中长短兵和手弩一应俱全,来保证庙会的安全。

路边还有几个人被五花大绑,脖子后面插着个板子,写着这些人犯下的罪过。

这些人都是上元灯会上抓到的小偷或者游侠,犯的罪稀奇古怪。

比如抢妇女头上的钗环首饰;或者举止不端;趁着人多,在妇女身边挨挨搪搪。

当然赵桓却知道这其实是表演性质,里面有好多被绑着的都是开封府、邢狱、大理寺狱关押的犯人,临时拉过来做演员。

那一身甲,能追的上小偷?!

所有的表面上的一切,都是吓唬人罢了。

真正出手抓小偷的还是皇城司的察子们,抓到了那肯定是严惩不贷。

赵桓靠在车驾上,呆呆的看着上元灯会上的百姓们脸上的欢笑,多好的时代啊,以前大宋的皇帝,怎么就把这份锦绣江山糟蹋了?

朱琏两腮红润的和索道:“官家,去年给臣妾写了首《青玉案元夕》,今年再给臣妾写一首呗。”

嗯?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