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四百九十八章 舔狗的余生都是军训

赵桓下令将孔端友的衍圣公的帽子给摘了,并且还回了文庙之事,在朝堂上传的沸沸扬扬。

而官家带着一肚子的闷气从燕京南下的消息,也让整个汴京城进入了风声鹤唳,草木皆兵的局势!

要知道在《吊古战场文》一事中,朝堂上有很多官员,或多或少参与或者间接参与了推波助澜。

就是没有推波助澜,作壁上观而不加以制止,其实就是纵容。

人人自危的汴京城官员和那群搞事的文人们,这才想起了官家在汴京城的时候,给他们的压力有多大。

而那个掌控着天下兵马的官家,正从燕京杀回来兴师问罪!

朝臣、百官、太学、书舍参与炒作《吊古战场文》的人,惶惶不可终日,相互检举揭发和请罪的札子,雪花一样飘向了谏台,然后转呈给已经走到了赵州的官家!

赵桓离开了燕京已经有半月有余,他的车驾走的很慢,沿路需要亲自考察一下河北路上填坑的事。

当初的赵光义挖这个坑有多大,现在的赵桓填这些坑就有多难。

中安换已经在心里骂了不少多少次赵光义这个从心货了。

当然还看了看燕京到黄河渡口的驰道的修建情况。

和云中路不同的是,河北路上的驰道修不了六十九米那么宽,只能二十四米左右的宽度。

多河流多桥梁,条件没有云中路那条,大同到奉圣州的那条驰道好修。

赵桓批准了二十四米的驰道。

施工情况良好,进展一切都很顺利。

说不定明年的时候,他可以乘着火车唱着歌,带着大小老婆吃着火锅去燕京呢。

赵桓自然看到了那些谢罪的札子。

百官们的心思他也可以理解。

在赵桓回京之前,能刷点印象分就刷点,能表现好点就表现好点,能立点功就立点功!

“这会儿知道怕了?早干啥去了?”赵桓略微无奈的将一堆垃圾的札子,放在了框子里,这都是要归到垃圾的那一堆里去准备烧了。

不能归档。

札子全都是谗言!这要是归了档,太丢大宋的脸面了。

【功参二仪,泽垂万世;仰惟鉴歆,永绥远祚。】

【孔端友说你的功绩可以比肩天地,恩惠可施及子孙万代,天下百姓应该仰视你,而你的恩泽可以永远流传下去。】

赵桓看着翻译就一阵的肉麻,这群文臣们骂起人来不带脏字,夸起人来,让人脊背发凉。

这种话听多了,很容易飘飘欲仙,就不把自己当个人了。

搞这些虚头八脑的东西,压根没有用!

他已经命令程褚带孔端友来见自己了。

诽谤诬蔑李清照,挑拨离间的时候,干什么去了?这会儿知道舔了?

【穆穆天子,光临万国。多士盈朝,莫匪俊德,流化罔极,与天比崇。】

赵桓也没等系统给你自己翻译,直接给这条舔狗的札子,扔进了火盆里。

这帮人还真是擅长见风使舵,自己稍微漏出点回京的消息,这态度变得也太快了!

舔狗舔到最后一无所有!

赵桓含怒离开燕京行在的消息,已经传得哪里都是。

连一些从来没见过名字的知县事,都上了请罪表,说自己秋收劝农的时候,拾了农夫二两穗儿……

这股自我反省和自我检查的风气,赵桓没有留中不发,而是直接都烧了!

他又不是螨清的皇帝,大兴文字狱他做不出来。

但是这帮人,这个冬天!不,是以后余生都别想好过了!

每个季度给这群有心人来个军训,时间不用太长,每次二十天!

舔狗的余生!都是军训了!

受点苦就好了,接受劳动、吃苦的再教育。

就连李纲都被带着上了一道请罪的札子,说自己是风闻督查之事,办的不够妥帖,请皇帝责罚。

赵桓用力的吸了一口气,把李纲的札子也扔进了火盆里。

大宋有些文官的脊梁还是软了些,见一个做什么,都一窝蜂的做什么。

赵桓看着宇文虚中越看越满意!

这个人在自己开关放金国的汉儿百姓入关的时候,那个刚硬的模样,才是自己理想中的臣子!

宇文虚中被赵桓看的有些心虚,端坐在车驾上,想了很久,从袖子里摸了一本札子说道:“这是臣的请罪表,不该直言犯上,冒犯官家……”

赵桓粗暴的打断了宇文虚中的话头,说道:“你闭嘴吧!”

他一把夺过了宇文虚中的札子,扔进了火里。

这宇文虚中也玩起了这个跟风这一套?!

“别人上个请罪的札子,他跟着凑什么热闹?”赵桓没好气的说道。

宇文虚中露出了笑容,说道:“官家教训的是。”

“官家,岳将军和韩将军的札子。”赵英拉开了车窗探着身子,将手中的札子递了进去。

“请罪表?”赵桓作势要扔到火盆里。

“不是啊!官家,你别烧啊!那是岳将军的军报!”赵英赶紧说道。

札子从火上绕了一个圈,回到了赵桓的手中。

还是这群军将们,足够铁憨憨!

哪里懂什么跟风,上札子,都是说事!

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啊!

不干事,写这些锦绣文章,一点用处没有!

赵桓打开了札子看了半天,叹了一口气。

岳飞这道札子是请战的札子。

并不是西夏人的爪子伸到了前套,西夏人有这个胆子,他们就不喊着岳爷爷来了,赶紧跑,脚底抹油、溜之大吉了。

而是西夏人在后套做的事,实在是天怒人怨!

岳飞有点看不下去了。

岳飞家境并不富裕,又是练武又是读书,把家里掏空了。札子写的倒是通俗易懂。

【西夏军匪如蝗虫过境,寸草不生,人相食结伴逃至九原。】

赵桓思考了良久,将这道札子收到了袖子里。他还是决定等到开春以后,再清理后套地区的西夏兵。

他还是不准备用大宋的军卒的性命,换河套地区百姓的命。

不划算。

他心疼。

就跟《吊古战场文》里写的一样,大宋的军卒有爹妈生,有兄弟姐妹,没必要为了河套地区人心未定的百姓拼命。

河套的百姓在张孝纯张榜之后,不协助张孝纯守城。

不进城,而是想着躲起来,或者干脆投靠西夏大兵,说到底还是心里有歪心思。

现在想起来大宋天兵了?

早去干什么了?

只不过赵桓思忖了良久,给了岳飞一道便宜行事的札子。

毕竟自己不太了解河套的情况,不知道西夏兵到底做了什么孽,让见惯了生死的岳飞,上了这么一道札子。

正因为不了解情况,赵桓才给了便宜行事的军令,若是有必要,岳飞可以自行决定。

赵英再次敲开了赵桓的车窗,脸色略微有些难看的说道:“岳将军的第二份札子,还是请战的,韩将军也签名了,可能后套那边真的出了事。”

这是五原城破了?张孝纯被俘了?

不应该啊。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