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四百一十五章 赵桓三问

北宋振兴攻略 第四百一十五章 赵桓三问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李纲、王禀、林幼玉、宇文虚中、完颜宗干留下。其他人退朝吧,准备过年吧,还有两天就要过年了,都歇着吧。”赵桓让朝臣们退朝。

本来都已经年休了,赵桓临时把人拉到一起,接了一波王禀,虽然有加班费,但估计朝臣们,早就在心里骂开了花吧。

骂就骂呗,朕害怕你们骂?

敢骂出声来,加班没工资!

赵桓让赵英搬着巨大的沙盘,放在文德殿的中央,而赵桓坐在北面,完颜宗干坐在了南面。

完颜宗干看着面前巨大的沙盘,就知道自己的考验来了。

他想活着,不想死,越聪明的人越惜命。

他一路上一直在显摆自己的聪明,其实是一种向大宋官家,不断展示自己能力的一段时间。

“朕听到你说朕在当太子的时候,吃羊肉被宫人们抓住了,然后吐掉的事。”

“朕现在明确告诉你,朕在当太子的七年时间里,一共被抓了十六次,每一次朕都咬牙切齿的想着当了皇帝,一定要天天吃羊肉。结果当了皇帝发现太忙了,顾不上了。”赵桓看着完颜宗干笑着说道。

完颜宗干瞬间秒懂了赵桓表达的含义,就是他的身边,会一直跟着大宋皇城司的人。

第二层含义,就是回答完颜宗干说的那句,皇帝说话都是放屁。

如果哪天他完颜宗干没用了,就死定了。

“官家请问,某定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完颜宗干俯首说道。

“你对现在的金宋局势怎么看?”赵桓点着沙盘上的地图模型说道。

完颜宗干看着沙盘良久,说道:“官家,我有一言。迁都!”

“官家亲临燕京即可对金国展开征伐。”

“此地北为北古口,地势险要,一万精兵,即可固若金汤。东为山海关,迁都之后,山海关可为大宋国门,进可攻辽阳。东为居庸关云中路,可由云中到临潢攻打上京。”

完颜宗干说完看着赵桓,他当然不会蠢到分析金宋局势,官家心里跟个明镜一样,自己跟他打马虎眼,是在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继续说。”赵桓拿着赵英端过来的一盏热茶,慢慢的品道。

完颜宗干没有卖关子,指着巨大的沙盘说道:“有好处自然有坏处。定都燕京有可能导致南方失控。况且定都之事兹事体大,不可轻易涉险。”

“可先依然以汴京为都,弦控天下。定燕京为行在,再定临安为行在,把控南北之地。再翻修由洛阳到燕京的永济渠。修漕运兴商贸,国力自可与日俱强。”

“善!”赵桓将茶盏放下,这完颜宗干这么卖力的吗?

对于运河之事,赵桓有更多的想法。

从汴京黄河的北渡口,修一条铁路到燕京,还有水泥厂已经在建了,等到路线定好,就开始修桥铺路,运力还会再升一档。

“朕的第二问,大宋百年国运。”赵桓将自己的茶盏放下,看着完颜宗干问道。

大宋国运你问我个金人干什么!

完颜宗干看着赵桓咄咄逼人的眼神,坐在凳子上失神。

“官家知道某推演过大宋国运吗?”完颜宗干觉得自己也遇到了一个非常聪明的人。

赵桓点了点头,完颜宗干既然推演了金国的国运,若是没有对大宋进行推演,那才是可笑。

“官家我能问你个问题吗?”完颜宗干低头说道。

赵桓说道:“问吧。”

“官家的御案是官家登基的时候,新换的吧。”完颜宗干指着赵桓身后的御台说道。

赵桓这个还真不知道,他看了一眼赵英,这是入内内侍省的事。

“自然是官家登基之后换过的。”赵英如实回答道。

完颜宗干点了点头,坐下说道:“在黄龙府的时候,某对大宋的推演,自然是信心十足。”

“到了热河的时候,王禀和他的捷胜军,改变了我很多对宋人军卒的看法,我对我的推演开始怀疑。”

“到了榆关的时候,某和韩世忠将军称兄道弟,对宋人优待渤海人的种种举措略有疑问。我对我的推演进行了复盘,修修补补。”

“到了安魂山的时候,我看到了汴京的百姓,进京的时候,我看到了汴京的繁华盛景,到了文德殿,我看到了那张御案,我知道我的推演,完全是错的。”

赵桓回头看着自己的桌子,那张桌子自己都用一年了,这和自己问的大宋国运,有什么关系?

“为何?”宇文虚中赶紧问道,这是他的弟子,在官家面前,说话云里雾里,还想不想活了?!

“因为官家的御案有一处磨的极为光滑,想来那就是官家批复札子的地方。”完颜宗干指着御案上的一个角落说道。

赵桓回头一看,还别说,那地方还真是自己的平时批阅奏章的地方。

这眼睛也太毒了吧!

赵桓扭头看了一眼墙上的剑器,太聪明的人,活不长啊!

你知道杨修怎么死的吗?赵桓心中的杀意再起。

“官家问我国运,我发现我对大宋的了解,都是管中窥豹,怎么敢肆意胡说?”

“不过我认为大宋定会在官家手里,成为远迈唐汉之盛世!”完颜宗干高声说道。

赵桓摇摇头说道:“你这马匹拍的不错,可惜朕却知道你是为了活命所说。这一问,一年之后,在你了解了大宋之后,再回答朕就是。”

一个问题换一年的寿命,赵桓最后如此决定。

“朕还有第三问。”赵桓目光炯炯的说道:“金国的国运你怎么看?”

“三年到五年吧。”完颜宗干绝望的吐出一个词来,靠在椅子的靠背上,剧烈的喘气。

三年到五年?

赵桓自己都愣了,他还以为完颜宗干,会讲事实、摆道理的跟自己争论一番,金人坚韧,总能撑个十年八载的,结果呢?

就三年到五年吗?

“说说理由。”赵桓说道。

“完颜晟死的早,就是三年,完颜晟死的晚,就五年,前后差不了两年。”

完颜宗干失神的说道:“完颜宗翰和完颜宗望都是太祖一系的人,他们已经实质性的建立了西朝,而完颜晟一家怎么可能放任大权旁落,必定打的肝脑涂地。此时大宋进兵,金人安有抵抗之力?”

“还是说大宋官家仁义无双,不会趁着金人内乱,趁机进兵?”

“还有理由吗?”赵桓问道。

完颜宗干的面色变得痛苦起来,他勉强撑直了身子,说道:“官家,你认为一个国家,什么最重要?”

“钱粮?军卒?朝堂清明?君主贤明?”赵桓给出了几个答案。

钱粮自己有的是,军卒的精神风貌也大有改观,新军在建,朝堂也还算清明,自己不算贤明,也算勤勉,大宋各方面看起来问题不大。

“官家谬矣。”完颜宗干脸色越来越悲苦。

他痛苦的悲鸣道:“官家,是人才啊!”

“不知道官家有没有看到,直到现在,大宋军的敌人,全都姓完颜吗?!”

“金国无人啊!”

赵桓愣住了,看着完颜宗干说不出话来,自己还真的没注意,自己好像面对的都是完颜姓氏的人,他说的极为有道理。

人才在什么时候,都是最重要的。

赵桓数了数自己来到大宋见到的人,李纲、孙博、何栗、种师道、岳飞、刘、陈规、陈东、欧阳澈等等,都是人才。

而这些人才,怎么出现在自己面前的?

有的是科举考试,比如李纲、孙博等人,有的是国考考试而来,比如陈东、欧阳澈到现在还是太学的学生,有的是举荐而来,比如岳飞、陈规。

而金国,赵桓沉默,失去了完颜宗干的金国,甚至连科举制度都推行不了。

“完颜宗干,朕问你,你为何如此卖力的展示你的聪慧和才学?”赵桓问道。

完颜宗干拉开了长椅,缓缓的跪在了赵桓面前,说道:“若是官家答应我一个微不足道的建议。”

“我王佑定当为大宋皇帝肝脑涂地,尽忠效力!衔草结环以报答大宋官家之恩德!此生不背!若有违背,断子绝孙!天诛地灭!天地共谴!”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