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三灾

北宋振兴攻略 第三百九十二章 草原三灾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伴随着奉圣州军堡被袭击的消息,是杨忻中的札子,他希望可以修一条从大同府到奉圣州的木轨,畜力拉动,方便快速支援奉圣州。

但是他没有钱。

赵桓有。

大宋的皇帝,首先批准了奉圣州到大同府的铁路方案,而这条铁路,因为有契丹人的存在,可以稍微减缓一些支出。

但是这也是一笔巨大的开销,赵桓从自己的内帑,直接批复了五百万贯的启动资金,而后续至少有五千万贯的资金,投入到这条宽二十三丈的驰道修建之中。

而这条长达三百里的木轨铁路,也是保障云中路安全的重要枢纽,秦朝的驰道宽六十九米,赵桓一点都不觉得多。

赵桓知道这是国政,自己老是从内帑出钱,也不是个事,但是眼下顾不得那么多,先把木轨驰道建起来再说。

赵桓批复了札子,就一直对着奉圣州的军报发呆,偶尔还会看一眼堪舆图,他很担心。

军报里的损失并不惨重,对方只是一个五十人的马队,试图袭击奉圣州的一处民堡。

只不过在军堡守军的弓弩下,有序的撤离了。

杨析中分析是金人的正规军,因为进退有据,守军的追击并没有有效的杀伤。

而且杨忻中在军报中,说了一件事,更让赵桓担心。

那就是大宋远在临潢的捷胜军,三天一封的安全军报,并没有按时送达。

在临潢城的威胁下,奉圣州不应该被攻击才对。

粮草的安全,在任何时候,都是军务行军的第一保障,金人既然进攻了奉圣州的军堡,正规军出现在了军堡之前。

那就表明,金人解决了临潢城的危险。

王禀孙翊那两万人,有些危险了。

难道是耶律大石从西域回到了漠北?还是耶律余睹出尔反尔,再次接受了金人的招安?

赵桓皱着眉,看着大同府的方向,临潢城的这个死结,金人到底是如何解开的?

是夜,孤月高悬,草原上一片霜白。

草原上特有的大风,带着刺骨的寒意,不断的冲刷着临潢城斑驳的城墙。

城墙下是无数的契丹人、渤海人、汉儿、金人的尸体。

金人再次南下,成了铁一般的事实。

他们疯了一样攻打着临潢城,但是这座前辽临潢府的首府,哪里那么好攻打?

城内还算平静,虽然近日,数万签军和金人精锐的一直攻城,但只是丢下了数千具签军的尸体结束。

“这群金人把临潢围的水泄不通,信使都出不去,官家要是派出援兵来,就正好中了完颜宗翰围点打援的奸计。”孙翊啃了一口羊腿,觉得味道不是很正,抓起了孜然,洒在了羊腿上。

他将羊腿,放在在篝火上不断的转动着。

篝火上架着一只金黄色的羊羔,羊羔已经被烤成了金黄色,不断的有羊油滴落在火中,发出了滋滋的响声。

大风吹动着篝火变化莫测,篝火的火舌,不断的在羊羔的身上舔拭着。

一股扑鼻的香气在空气中不断的蔓延着,篝火噼里啪啦的放出响声,火光明灭着照亮了王禀的脸庞。

王禀点头,语气森严的说道:“我们需要突围,让探马将我们还是安全的消息,传回大宋。”

“金人为何如此行径?据皇城司的情报看,此次至少出动了十万金人精兵!还有一万猛安谋克随行!这不正常。”林幼玉皱着眉头问道。

耶律余睹紧了紧身上的大氅,说道:“北地苦寒,常年大风不说,若是大雪一出,就是白茫茫的一片,连个草根都看不到,有时候还会把树埋了。”

“你们知道白灾吗?”耶律余睹又紧了紧身上的白色大氅问道。

汴京如果是秋风萧瑟,秋雨无昼无夜,滴滴霏霏,那临潢的风,已经开始带上了寒气。

孙翊点了点头说道:“白灾,黑灾,黄灾,我知道,我也见过,白毛风吃人啊。”

耶律余睹脸上挂着恐惧,在篝火的映照下,看的有几分扭曲。

“白毛风,白毛风,有雪没雪不过冬啊。”王禀也是应和的说道。

耶律余睹唏嘘的说道:“要是这冬日里,草原上刮起了大风,飘起了大雪,大雪封路,整个天和地都连在一起,全是白茫茫的一片。”

“要是不出太阳,就冷的人骨头疼,要是出了太阳,遍地大雪,能把人晃瞎了。”

“有时候走着走着,能被冻成冰坨子的羊啊,马呀,绊一个跟头。”

“要是这不下雪呢,这一个冬天没有雪,来年,这地里就长不出草来,因为没有水啊。牲畜还是得饿死渴死,就是不饿死,去岁长得膘,也都白长了。”

“好多母羊都是跟着肚子里的小羊羔,一起饿死。唉。”

“地里的蝗虫就翻出土来,飞的漫天遍野,哪里都是,别说人吃的,连小羊羔吃的都没有。”

“不刮白毛风,第二年的春天,狂风必然就会带着狂沙呼啸而过,出个门,牙缝里都是沙子。”

耶律余睹的话让篝火前的四个人有些沉默。

“辽太祖皇帝为了让辽国百姓们活的更好些,四处建城,从关内买粮,去关内劫掠,也是为了让辽人活下去。”

“自从澶渊之盟后,契丹人才真的从关内买了大量的粮食,才算是过了段舒心的日子。”

耶律余睹的神情都是怀念。

他小的时候,正是宋辽商贸繁盛的时候,那会儿白毛风一吹,整个契丹族人都会躲进城里,外面下的雪再大,城里有粮食,总会活下来更多的人。

“可草原的汉子是马背上的人,进了城还是草原人吗?”

“进了城日子倒是过得舒坦了一些,也把草原人的血性丢得一干二净。这不,辽国没了。”

夜空下,篝火前,只剩下了耶律余睹的叹气声。

草原人,只要进了城,都会陷入一个怪圈,那就是战斗力急速下滑。

大概是之前为了活着拼命打仗,劫掠。

现在有了不用拼命的方式就可以活着,谁还会死战?

“契丹人进了城,可是金人可没进城,他们深受这草原三灾之祸,这才九月,还没到白毛风的月份,可是这临潢的风,已经彻骨寒了。”耶律余睹提醒的说道。

林幼玉皱着眉思考了一会儿说道:“今年的秋天,是来的早了一些。但这是金人举国南下的理由吗?”

“金人现在不举国南下,打不下燕云十六州,明年他们就没这个力气了。说不定现在的黄龙府已经飘雪了吧。”耶律余睹可是在黄龙府待过数年,他的目光里带着恐惧。

“大将军的意思,今年的冬天,会比往常年更长一些?”王禀眉头皱的更深了些。

耶律余睹点了点头说道:“是,而且今年啊,肯定会下很厚很厚的雪,一整个冬天都不会化掉。”

“契丹人还好点,现在投靠了你们宋人,不管是受你们施舍,还是跟你们买粮食,契丹人还能熬过去这个冬天,金人这个冬天要难受了。”

王禀一脸恍然大悟的说道:“大将军派出使节,还用了那么多的条件,也希望我们驻军,原来是天象有异。原来是这个原因。”

草原人传承千年,肯定有自己的一套生存法则,看天象,是他们的本能。

耶律余睹大声的笑了起来,笑了良久才说道:“契丹人也立国两百多年,自然是有些传承的啊。”

“金人肯定也知道今年的雪要早一些了。”

“大树下好乘凉啊,现在的大树是大宋,金人兵锋是锋利了些,但是割不断大宋的喉咙了。你们那个汴京的新皇帝,是真的有魄力,放下了一切亲征云中路,要是燕云十六州在金人手里,契丹人肯定投奔金人。”

王禀拱了拱手,耶律余睹也算是老谋深算了,眼光有些长远。

他想了想说道:“可能让金吾卫大将军失望了。某决定带着捷胜军离开临潢了。”

耶律余睹的眉头紧皱的看着王禀。

马上冬天了,他要去哪?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