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三百九十一章 尚宫局和四司

北宋振兴攻略 第三百九十一章 尚宫局和四司

作者:吾谁与归 分类:言情小说 更新时间:2022-09-26 15:18:41 来源:笔趣阁

从穿越至今,后宫不宁的问题让赵桓无比的头大,这又不是朝政,自己又不能找李纲、赵鼎这样的大臣商量着来。

赵桓看着面前的宫女,就气不打一处来,自己对宫人不薄。

他从没有随意打骂、没有肆意侮辱。

而宫内的两个嫔妃,也都是比较善良,从不会肆意欺凌宫人。

但是宫人并没有知恩图报,反而让赵桓有些焦头烂额的感觉。

“拉下去,严加审问。”赵桓挥了挥手,准备让亲从官将碍眼的人带走。

“官家,且慢。”李清照的声音突然出现在了赵桓的耳边,

赵桓抬头一看,李清照正从庆明宫的宫门外,快步走来,身后跟着几个皇城司的察子,还有几个宦官。

张棠华怯生生的说道:“臣妾抓到的宫女,形迹可疑,官家出宫去了,臣妾就找到了李尚宫处理此事。”

为什么不找朱琏呢?

赵桓想了想,不自觉的摇了摇头,换成自己,也不会去找朱琏,她有点跟不上脚步了。

处事风格过于柔弱,这要是放在平常人家,也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这里是吃人不吐骨头的皇宫啊。

李清照行礼过后,说道:“臣妾从这个宫女身上找到了小报,顺藤摸瓜找到了三个共犯,一个是御膳局的采买,一个是御驰道的小黄门,一个是庆明宫的宫人。”

赵桓看着李清照,没想到她还挺有办案的能力。

李清照指着几名五花大绑的宫人说道:“这御膳局的采买,每天都会带一份小报进宫,而这份小报通过御驰道的小黄门之手,送到每天路过的庆明宫宫女手中,而官家面前的宫女就是执行刺杀的人。”

“而这名宫女,是前段时间,因为张婕妤入宫的关系,从民间的选上来的宫人。”

“臣妾又顺着这名宫女,查到了宫内一些老宫女的身上,他们收了贿赂,故意放一些人进宫。”

“而行贿的人也是通过御膳局的那个采买负责,所以宫里才老是出乱子。”

真是环环相扣的一整条完整的交易链啊!

起这条线并不容易,特别是那几个负责选召宫女的老宫女和宦官。

前后赵英、沈从、李纲、赵桓都曾经费尽心思的想要挖出这条肮脏的交易链,可是始终没有得手。

李清照继续说道:“涉案的这么多人里,知道要待长虹贯日小报刺杀官家的消息,只有御膳局的采买的小宦官,和负责刺杀这个宫女,其他人甚至都不知道是什么。”

“那你是怎么抓到采买这个小宦官的?”赵桓好奇的问道。

宫内行贿受贿蔚然成风,从赵英这个老祖宗开始就是上行下效,赵桓觉得宦官嘛,贪点就贪点,结果没成想整个宫中都是这个样子。

甚至连那些宫中的老妖怪们,都开始放不明不白的人进宫了。

李清照指着小宦官说道:“臣妾做了尚宫几个月,日日点卯,却无事可做,学宫里的规矩的闲暇之余,就注意到了这个采买。”

“官家并不是奢靡之人,食膳不行大宴,所用食材并不多,但是此人日日出宫就罢了。很多次都是空手而归,臣妾都注意到了这个人。”

赵桓点了点头,尚宫的本意是赵桓恢复女官制度,然后安排一个自己人去监控即将成立的商部。

没成想,还有意外之喜!李清照居然真的在做尚宫做的事。

掌戒令、纠禁、谪罚之事。司正、典正佐之,统管六御。

本来大宋不设宫正,都是由皇后一力负责,现在赵桓没有皇后,就由朱琏负责。

朱琏相夫教子,绝对是及格的,但是管理宫廷之事,就有些捉襟见肘了。

“还有吗?”赵桓饶有兴趣的问道。

“臣妾还看到了三五个可疑的人,待臣妾再观察之后,确定之后,交给官家定夺。”李清照回答道。

她明确的告诉官家,这皇宫里,不止是这小宦官一条暗线。

“朕知道了。”赵桓点了点头,对着朱琏说道:“朱贵妃随朕来一趟。”

赵桓去的是文德殿,而不是延福宫。

他坐在御案之前,看着朱琏说道:“朕决意恢复尚宫局,任命李清照为宫正,统管宫人管理之事。不知你意下如何?”

赵桓希望朱琏能够同意自己的意见,毕竟她管理宫廷老是出岔子,总这样也不是个事。

但是这是在分朱琏的权柄。

朱琏也是第一次走进了文德殿内,自从宫内不断出事,官家最常待的文德殿,就成了禁地一般,等闲不能踏入,她好奇的左右张望了一会儿。

在听到了皇帝的问话,她面带犹疑,俯首说道:“臣妾听从官家安排。”

朱琏是个没有心机的人,什么事都写在了脸上,这也是赵桓一直喜欢她的原因之一。

朱琏脸上有很明显的失落。

“那就把四司转移给李宫正吧。此事就这么定了。你性子柔弱,刑罚的事,还是交给李宫正吧。”赵桓还是决定转移朱琏的权力。

四司,分别是司言,掌宣传奏启;簿,司掌名录计度;司正,掌格式推罚;司闱,掌门阁管龠。各有司正两名,从六品宫官。

而御膳局等六御局的院正,也是隶属于四司,赵桓这次决定,可以说直接将朱琏作为贵妃的权力,砍了一大半,送到了宫正手中。

大宋不设宫正的原因也是如此,不想分皇后的权柄。

宋太祖皇帝与将门姻亲的祖训,这是当初交易的一部分。

但是八门进京之事后,除了朱家,八门已经变得名存实亡。赵桓设宫正分薄皇后或者一品贵妃的权力,就没有了阻碍。

大宋没有外戚干政、宦官弄权、藩镇割据的问题,但是大宋自己本身的问题却是一箩筐。

党争成风、文人把持朝政、朝令夕改、后宫乱政,一个不少。

刘娥差点效仿武则天登基,称制穿龙袍垂帘听政,赵佶登基全仰仗这向太后的扶持。

皇太后和皇帝之间的权力之争,间接的导致了文臣的党争。

朝堂也因此乱的跟一锅粥一样,虽然不是后宫干政,但是这显然属于后宫乱政。(注1)

赵桓决定复用宫正的职位,也是多方面考虑。

“别哭了。朕不希望看到宫内继续这样乱下去。”赵桓看着朱琏哭泣的模样,摇头说道。

朱琏的脸颊上带着两行清泪说道:“臣妾心里不顺心,不是官家分了臣妾的权柄,臣妾本就不是贪心的人,自知能力有限,将事交给旁人去做,也省了一份心力。”

“臣妾只是觉得帮不到官家,所以这才心里难过。”

赵桓走下御台,安慰的说道:“你呀,就是心肠软……”

赵桓哄着朱琏,毕竟是患难之妻,金人骑在自己脸上输出的时候,朱琏的表现也不算差。

“臣妾会跟着李大家好好学的。”朱琏依旧带着哭腔说道。

他们两个人没什么间隙,只是现在随着赵桓的不断成长,朱琏还是原来的模样,就有点无法维持宫中安宁了。

他哄着哄着就把朱琏,哄到了龙榻之上。

哄女人的最好方式,没有之一。

次日,赵桓的短暂休假就结束了,他看着手中的军报,狠狠的锤了一下桌子。

这军报是刚刚送到,说了一件事,奉圣州军堡被金人袭击!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