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排行 分类 完本 书单 专题 用户中心 原创专区
笔趣阁 > 言情小说 > 北宋振兴攻略 > 第二百七十一章 皇帝和太宰狼狈为奸

李纲默然,这官家不喜欢听,就不听了吗?得想办法让他听。

“官家,臣要说的是官家要建的燕京行宫是不是太小了点?”李纲指着这个图纸,有点不满的说道,充其量也就是个围五十里的城,怎么看都小了点。

赵桓听到这个一愣,他按照明清朝的燕京建的,怎么就小了呢?

“这长十六里,宽六里的城还小?围四十四里的城还小吗?这也就比汴京城少了六里而已。不小了吧。”

赵桓觉得李纲是在没话找话,历史是螺旋上升的,城应该越来越大才对。

“官家知道碎叶城吗?前唐西垂重镇,安西都护府的首府,在万里之遥之外。”李纲问道。

他必须要解释下为何他觉得燕京建的小了。

“知道,李白不就出生在碎叶城吗?”赵桓点头。

他知道这个碎叶城还是因为李白,他出生的地方,就是唐朝西陲重镇。

不过李白是干干净净的关内世家子,家里在碎叶城,是镇守西域的十姓使。

“官家既然知道碎叶城,碎叶城都围五十二里。官家。汴京之所以只有围五十里,是因为地势的原因,不能再扩建了,一个帝都,围五十二里,太小家子气了。”

“你等一下啊!让朕想想。”赵桓觉得有点头晕,他一直以为围五十二里的城池已经很大了,结果呢?

“现在的建康城,都围六十里。官家,要不要扩建一下?”李纲觉得这个城池大有可为。

赵桓点头,他想到了晋阳城和太原城的对比。

谁说的历史螺旋上升的?

打的他亲妈都不认识!

赵桓算是有点想明白了,自己算是低估了螨清的无能程度。

宋朝就很小家子气了,建个螨清帝都,都嫌小啊!

“这建城的事,臣来规划,等规划的差不多了,给官家看看如何?先让沧州民夫向燕京,然后相应的烧砖、烧灰、烧瓦等工坊,还有护城河的挖掘,都是些麻烦事。”李纲笑着说道。

官家的想法是好的,但是具体实践总不能让官家亲自和泥吧。

“行。”赵桓想了想,扩建就扩建吧,反正大宋穷的只剩钱了。

李纲想了想,说道:“还有高丽、大理、倭国的使节到了汴京,想要朝贡。按照过往的惯例,这三国的使臣,都会献上不少的其国之特,然后我大宋厚往薄来,以彰显我天朝君主的以德怀远,达成守在四夷的目的。”

“以德怀远?守在四夷?这话听的耳熟,哪里来的?”赵桓愣愣的回忆着,这好像是赵光义定的国策吧……

修德以怀远。

“自是太宗皇帝。”李纲小声的说道,他忽然觉得自己说错话了,官家好像特别反感太宗皇帝。

“知道了。”果然是那个驴车皇帝定下的国策啊!坑啊!

李纲继续说道:“大理国从太祖皇帝在世的时候,就开始想让我大宋皇帝,册封他大理国的国王。让大理归为我大宋的藩属国。”

“这一百六十年来,几乎每十年就来一次,太宗皇帝册封了一次大理国王为云南八国都王,而后太上皇册封过一次金紫光禄大夫检校习空云南节度使上柱国大理国王,这次官家册封吗?”

恩?赵桓一愣,这大理国上赶着想当大宋的藩属国,怎么这都没有册封吗?

而且赵佶册封的是什么鬼名字?

这个名字怎么回事,又臭又长!

“说说为何?前面都不册封,太上皇又册封了?”赵桓问道。

“大理和大宋接壤也和吐蕃诸部接壤,同样和静海军节度使的李朝接壤,还有和吴哥王朝接壤,大理打不过他们,所以想做咱大宋的藩属国。”李纲小心翼翼的说道,一边说,一边看着官家的脸色。

大宋保护大理?这是在开玩乐吗?

大宋的军队现在都在北方跟金人打的热火朝天,现在南方还有个赵构,凭借着天险,想要偷自己几年税赋。

自己已经放权给武人,还御驾亲征,才勉强挽回对金人的颓势。

难道宋徽宗赵佶在位的时候,他就能保护人家大理了吗?

开什么玩笑,赵桓想起那二十六年,一百多次的农民起义就十分生气。

瞎搞。

不过赵桓稍微品味了一下赵佶的话,才想明白了。

这赵光义和赵佶,俩人都有一个喜好,那就是爱面子。

册封国王,多长脸啊!

其他大宋的皇帝没那么不要脸,知道保护不了,索性置之不理就是。

用好听点话来说,就是册封藩属国的政治价值巨大。

但是赵桓知道自己有几斤几两,先把自己这摊子事搞清楚再说。

李纲接着说道:“大理国的高氏时代为相,段氏时代为王,可是段氏并未掌权。即使咱大宋册封了大理国王,两国之间也不会有什么实质性的进展。”

“而且大理国想要成为藩属国还有这回易一事上,他大理能占不少的便宜,过去不愿意让藩属国,占了便宜,也就未曾理会。官家这次我们理会大理国吗?”

【历史事件提醒:段正严,字和誉。励精图治且四十年之久,究亦不能挽回万一,盖势之所趋如水之就下,回狂障决不可得矣。】

【他被宋徽宗册封了国王以后,稍微改变了一些高氏专国的局面,兢兢业业的经略国家,因为改良了与到大宋的关系,被评为大理头等明君。】

连个相门都控制不了,还好意思说自己的是头等明君?

按照这个标准,赵桓觉得自己可以安安稳稳的躺着了。未来肯定会被宋代史学家夸成千年少有了。

赵桓稍微考虑了一下,说道:“太宰以为怎样合适?”

李纲显然心中已经有了些答案,他立刻说道:“臣以为还是不册封的好,现在的大理国王是太上皇册封的上柱国,官家贸然册封,就要给他加一级。加无可加,晾着就行。”

“这次大理使节带来了金银、罗绮、珍宝、犀象数以万计,牛马遍点苍。按制也是要十倍还礼。”

“臣以为既然不册封,这回礼也就算了吧。十倍返还,咱大宋国库都要抽一半还礼,不划算。”李纲知道前面说错话了,这会儿赶紧改口。

赵桓稍微思量了一下,说道:“不不不,李太宰你错了。怎么能不回礼呢?不回礼,还是我泱泱天朝吗?说出也是惹人笑话,说我大宋看上了他大理那点钱货?不可,不可。”

“礼尚往来,是不能丢的。”

李纲脸上带着犹豫,这是自己认识的那个新帝?讲究实用主义的他,这会儿怎么好面子了?

李纲不解的的说道:“官家,不册封大理国王,不理会的政策,是最得御戎之上策,一百六十年来,三陲宴然,一尘不动,夷人震(she)天威,百年不犯。官家,贸然册封,贸然回礼,总会打破这种局面。”

最得御戎上策,赵桓一听这几个字,就知道是谁的主意,还延续了这么久。

驴车皇帝嘛,不说了,他太捞了。

“不,不,不,李太宰误解了朕的意思。朕没说要册封。”赵桓卖了个关子,说道:“他段正严,不是想要摆脱高氏的控制,摆脱傀儡国王吗?”

“朕送他百件步人甲,百件强弓劲弩,他要是有心,就拿着朕的强弓劲弩,把高氏的人都杀了就是。”

按照大宋的步人甲的价格和弓弩的价值,绝对比不上那数以万计的珍宝,还有牛羊。

但是这一百件的甲胄和弓弩的意义,对他段正严简直不要太重要!

李纲稍加思索,点头称是的说道:“官家是想让他们斗起来?”

“正是如此!”赵桓点头。

他们斗起来,乱起来,才是最符合自己利益的事,自己现在强兵都在北地,连扬州和临安都下不去,更别说大理国了。

他们乱起来,才不会找大宋的麻烦。

挑动他们内讧,需要的代价很小很小,就跟斗蛐蛐一样,一片草叶,就能让他们打成狗。

李纲点头,说道:“原来如此。那官家,臣以为,可以给大理国的国王,段正严更多的帮助。比如派点亲从官过去如何?正好让皇城司在大理扎下根,省的对大理国一无所知。”

“臣也是在帮段正严,反正他也没有人手用这步人甲和强弓劲弩的,帮人帮到底嘛。”

李纲啊!原来你是这样的李纲啊!

还以为你是个正臣,没想到也是一肚子的坏水!

“好,就这么办。”赵桓点头,他忽然想到了狼狈为奸这个词……

“那高丽的使者呢?怎么个说法。”安排了一项工作,并没有完,还有高丽使节,今年也稀罕了,扎堆凑热闹来了。

李纲翻动着扎子说道:“自从苏轼苏太师从高丽使节的箱子里,发现了涉及大宋机要之事之后,大宋的朝堂就知道了高丽的狼子野心。”

“他们是辽人手中的一条狗,现在是金人手里的一条狗,臣以为,这狗他们愿意给金人当,不知道愿不愿意给宋人当?”

“所以,臣就安排了高丽人入了鸿胪寺。”

“哦,太宰有何高见,怎么把高丽变成大宋的狗?”赵桓好奇的问道。

李纲回答道:“威逼利诱。手段不算光彩,但是高丽人给辽人当狗,给金人当狗,都是一个道理,为了自己的安全,也为了挣钱。”

“官家,现在拿下了平州和榆关,离他高丽可就很近了。”

赵桓点头,这才是一个宰相应该有的样子!

赵桓非常满意自己选的这个宰相,很有趣,也很有才能,做事也不拘泥礼法成规,比那个李邦彦要好很多。

“高丽人也不是空手来到我大宋,带了一百名高丽秘色,献给官家。”李纲笑着说道,这事是好事,现在官家的皇子就一个赵谌,还是个废太子。

虽然官家仁慈,并没有废了他的开封府尹的位子,理论上,赵谌还是大宋国的储君。

但是大家都清楚,在有了新皇子之后,这开封府尹的位置怕是的让出去,赵谌如果没有优秀的表现。

那皇位就跟赵谌走远了。

“不要。”赵桓异常坚定的说道,给自己身边安排敌人的间谍,是怎么一会儿事?

他到现在还记得自己唯一的儿子,赵谌吃了一个多月烙饼的事。

将门安插在宫里的人,差点把伪孤儿寡母给欺负了,自己给自己埋雷吗?

李纲你哪头的?

李纲同样想到了之前皇后的事,叹了一口气,出了这档子事,官家选个妃都要谨慎小心。

“此事暂且不提,高丽人狼子野心,朕断断不可如此。还有倭国,是怎么个情况?”赵桓赶紧岔开了话题,最近已经有朝臣上扎子,让他选妃!

朕国家大事都忙不完,哪有空想这些?你们这群大臣良心在哪?

李纲摇头,这三国里面,就属倭国的事情比较乱,他无奈的说道:“倭国的崇德天皇亲政,取‘黄帝修德立义,天下大治’中大治二字为年号,特别献上了报表。”

“此次倭国使者前来,是望官家准了他们的年号。还有鸟羽太上皇给官家送来了登基的赞表,还有白河法皇给太上皇的问候书信。”

赵桓赶紧伸手打了个暂停,他举手说道:“你等会儿让我捋一捋。这个崇德天皇是现在的日…倭国皇帝吧?”

“以后在咱大宋改称倭国国王,他现在亲政了对吧。那个鸟羽太上皇,是崇德国王的爹?那白河法皇又是什么?”

“此事说来话长。”

“白河法皇按理说来说,是崇德的曾祖父,是鸟羽的爷爷,是鸟羽父亲的堀河的父亲。”

“但是有传言,现在倭国国王崇德,是白河法皇与待贤门院的藤原璋子的所生。”

“藤原璋子一直在宫中长大,常常被这个曾祖父白河抱在怀里,有传闻白河法皇和藤原璋子生下了崇德。”

【历史事件提醒:白河法皇于大治四年,也就是1129年死后,藤原璋子立即被鸟羽所疏远,崇德也被鸟羽逼迫退位。】

【而鸟羽也立即讽刺性的迎白河法皇之妾侍藤原泰子,并且立为了皇后。】

赵桓皱着眉,听着李纲和系统的资料,老半天才捋清了其中的关系。

鸟羽是个可怜人啊,他爷爷退位不让权也就罢了,还疑似把他的皇后给宠幸了。

这也就罢了,鸟羽也是够狠的,他爷爷刚死,就娶了他爷爷的小妾还立了皇后。

乖乖,不愧是倭人,果然某些东西,果然是有传统的!

就这错综复杂的关系,足够拍一部时长四小时的动作大片了,真的不愧是倭国呀!

倭国的朝政比大宋这边还要乱,不过,发生在倭国这事看起来就不那么稀奇了。

不过赵桓有点听明白了这复杂人物关系里的一些脉络。

那就是崇德他爹鸟羽,和他爷爷的关系不是很好,而且手中权柄很大。

而崇德,正在寻求帮助。他的倚仗是白河法皇,而白河法皇快死了。

“李太宰,这倭国国王,想要朕的帮助,可曾带有诚意?”赵桓问道。

李纲点头说道:“自然是有的,美女百名,还有白银千两。”

“美女?这能不能有点特色?都送美女!等等,白银?”赵桓敏锐的把握到了一个关键点。

白银!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